科学家对中子星的新发现咋就没价值(多图)
 
华世谷
 
2020年3月18日发表
 



科学家说,一般的中子星相当于将两倍太阳质量的物质塞进一座城市大小的空间内。



行星,伽玛斯特拉尔,爆炸!



科学家称此现象为Pipsqueak星星释放怪物耀。



太空望远镜提供的小鼠脉冲星云。

【人民报消息】为什么无神论的天文学家们对于天体的研究没有价值呢?如果各位认真阅读他们的论文,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都是分析出来的。分析嘛,有很大成份是猜测、大约、估计、可能等等,并不严谨。一份近期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就是如此。

报导说,一个由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成员负责的国际研究组,用新方法分析得到中子星的半径大约在11公里左右。研究者称,这比以前研究结果得出的范围缩小了两倍。

◎ 科学家说中子星合并事件犹如「金矿」

中子星是目前科学家观测到的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就像把整座城市大小的物质压缩到一个原子核这么大的空间内,还有其它的说法是,相当于将近两倍太阳质量的物质塞进一座城市大小的空间内。

这是人类科学家对中子星密度的比喻,这种比喻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是超乎想象的大了。但是,这样的物体究竟有什么样的特性,科学家不可能知道,因为宇宙中只有地球,包括人呼吸的空气,是分子构成的,其它任何宇宙空间的生命都不是这样存在的,所以在地球的任何实验室环境中,科学家都无法模拟出其它宇宙空间的真实景象。

科学家说,通过测量中子星的各种特性,有助于了解亚原子层面的物理定律。主要研究者卡帕诺(Collin Capano)说,发现两颗中子星的合并事件对科学家来说就像发现「金矿」一样,可以获得大量有意义的信息。

通过对天文事件GW170817「多信息渠道观测」,即引力波数据结合电磁频谱的观测,了解到这是两颗中子星的合并,并探索到中子星的一些简单特性,比如半径大小和质量。

「太令人震惊了,GW170817是两座城市般大小的天体在1.2亿年前相撞而成,那时恐龙还在地球上行走。」卡帕诺说。

「我们发现最典型的中子星,大约是有1.4倍太阳的质量,半径约为11公里。」合作研究者克里希南(Badri Krishnan)说,「我们得到的结果认为一颗典型的中子星的半径范围在10.4~11.9公里之间。这个范围比以前的结果缩小了两倍。」

◎ 科学家永远不可能研究明白外太空

研究者称,这份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了中子星半径的测量的准确度,还了解了中子星与中子星、黑洞与黑洞,以及中子星与黑洞合并事件的一些观测特性。

这份研究声称,对于两颗中子星合并的情形,比如GW170817的情形,未来仅使用位于美国的LIGO 和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这是两颗中子星合并、还是两个黑洞的合并。科学家说,不过目前,电磁频谱的数据也起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认为,中子星和黑洞的合并,光靠引力波观测,就难以将其与两个黑洞合并的事件区分开来。这还需要结合电磁频谱数据,或是合并之后的引力波的数据,才能将两者区分。

我们得知,科学家研究的是肉眼看到的冰冷物体,而那里存在的,千真万确是繁荣的宇宙与层层生命。

这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还认为,对于中子星和黑洞的合并事件,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多信息渠道观测」。因为几乎所有的这种合并事件中,中子星直接被黑洞吞噬,无法进行电磁频谱观测。只有在黑洞非常小,或是黑洞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的情况下,中子星才会先被黑洞撕裂后再被吞噬,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进行电磁频谱观测。

研究者预计未来十年,现有引力波探测仪的敏感度将更高,结合更好的多渠道观测技术,将能探测到更多中子星的合并事件。他们认为,每一个合并事件都是一个「金矿」,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中子星和核物理的大量新信息。

看起来天文学家们研究有术,其实根本没有价值,因为外层空间是众神的世界,科学家们是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神的存在,他们怎么能研究明白呢?也不允许他们研究明白。(文/华世谷)△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337,46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