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慎终如始 唐太宗奠定三百年大唐基业(图)
 
柳笛
 
2018年6月20日发表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 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中外领导者的必读经典。

【人民报消息】贞观十三年(639年),在大唐繁盛辉煌的时期,魏征上了一封奏折,里面引用《道德经》中的话:「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是说知道它不困难,困难的是执行它;执行它也不难,难得的是善终。 魏征意在劝谏太宗,坚持奉行德政,慎终如始。太宗英雄出少年,不到二十岁就领兵作战,打下大半江山。即位之初,勤政自律,实行俭约无为、道德教化的政策,几年之内开创国泰民安的贞观治世。然而太宗并不满足于此,他一直思索着如何保障大唐帝业长久地延续下去。 这是一个自秦始皇起就被提出的重大命题。秦始皇说:「朕是始皇帝,后代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至无穷。」然而由于秦二世的残暴无道,秦朝早早灭亡,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也大抵如此。因而,即使身为天子,太宗依然居安思危,和大臣探讨、从历史取经,寻找保全国家的良策。 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说:「居安不能忘危,治平不能忘乱。」这时,外族归顺唐朝,国中五谷丰登,盗贼不起,正是国泰民安的清平时期。太宗却不敢居功自傲,认为是文武百官鼎力辅佐的结果。他也说:「即使明知国家没有祸患,也要考虑如何有始有终。而且经常这样反复思索,才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年,太宗向大臣分享读史的心得。太宗发现,很多古时候的君王都想为百姓做事,建功立业,但可惜的是不能坚持到底。比如刘邦,从一介泗水亭长起义,终结秦朝统治,成就帝王大业。但如果他再多当十几年皇帝,一定会贪图享乐而使国家变得衰败。因为他被宠妃迷惑,想要废掉恭谦仁厚的太子;残忍地对待开国元勋,谋杀韩信,把萧何打入大牢,导致其它功臣意图谋反。 太宗说:「汉初的君臣、父子之间竟然荒谬到这种地步,难道不是难以保全功业的证明吗?所以我不敢因为天下安定就掉以轻心,而是常怀忧患意识,用历史上的教训警戒自己,以此激励自己将德政坚持到底。」 贞观九年,太宗再次提出「善始善终」的话题,希望君臣同心保大唐江山稳固。这样,数百年后的人读史书时,能够为唐朝创造的丰功伟绩而赞叹。 太宗还列举当时的唐朝超过千代功业的方面: 前代起于乱世的君主大多超过四十岁,而唐太宗十八岁征战,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登基称帝,武功方面远超古代;天子登基后手不释卷,以史为鉴,施行仁政教化万民,社会上再现纯朴的民风,这在文化方面胜过古代;周、秦以来,少数民族屡次侵犯边境,唐朝时他们大多归顺,这是在民族关系胜过古代。 太宗因而感叹:「我何德何能,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既然已经取得这三个方面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治国基础,我们又怎能不善始慎终呢?」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有的朝代出现君明臣贤的景象,他们却无法创造堪比上古圣王时代的盛世。贞观十二年,魏征这样回答太宗:历代帝王刚即位时,确实以尧舜为榜样,励精图治;天下太平后,却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无法善始善终。大臣也是,起初受到重用时,他们追慕古代贤臣的风范,怀抱高远志向;等到荣华富贵时,就开始追名逐利,忘记尽忠职守的责任。 魏征认为:「如果君臣双方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国家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也能超越古人的功绩。」太宗称善,并且终其一生用古代圣王比照自己的言行,虚心纳谏,爱民如子,终于将唐朝经营成中华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 (参考数据:《贞观政要》《史记》)△

 
分享:
 
人气:38,24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