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翟方进之母 舍家全子之志(图)
 
齐整升
 
2018年6月2日发表
 
翟方进的成才,与他的继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民报消息】西汉成帝年间,有一个大臣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翟方进历任朔方刺史、御史大夫,后封高陵侯,担任丞相。 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儒宗」的共有三人:一是汉初的奉常、汉惠帝的老师叔孙通;二是汉武帝时代的董仲舒;三是汉成帝时期的丞相翟方进。翟方进不是那种家学渊源深厚和天赋异禀的才子,他资质平平,苦读成才,属于中国历史上那类典型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读书人。翟方进的成才,与他的继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翟方进出身于贫困百姓之家,从小失去母亲,家境极度寒苦,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在十二三岁时,为生计所迫,他不得不到太守府当一名使役,做一些杂活。他的性格比较迟钝,理解能力很差,致使办事效率不高,常常遭到太守府官吏的辱骂,因而心情压抑,以至患病,后被辞退。回家不久,其父又不幸病逝,在这样的情况下,翟方进的家境变得异常艰难起来。 翟方进的继母虽是贫苦人家出身,却是一位勤劳、敦厚、心地善良、深明大义的妇女。她知道立志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她决心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一定要送翟方进入学读书。可转念一想,翟方进当时年仅十三岁,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还不能离开家长的照顾,她不忍心,也不放心让他孤身一人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长安求学。 继母环顾了一下穷家陋舍,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她当机立断:「做大事的人必须不拘小节,志存高远,不能为眼前的小利所束缚,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这个家我们不要了,我随你到长安去求学。」继母的这一大胆决定,使翟方进深受震撼和感动。 就这样,翟方进的继母变卖了少得可怜的那点儿家产,再加上原有的一点点积蓄,陪着儿子踏上西上长安的漫漫征途。 在长安,翟方进的继母日夜不停地编织草鞋,换来钱,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供翟方进读书。翟方进看母亲这样不知疲倦地昼夜辛劳,十分心疼,他多次要求与母亲一起编织草鞋,减轻母亲的负担。但母亲屡屡教育他:「好男儿应该志向笃定,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读书求学。」翟方进心里十分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读书,努力学习,不辜负母亲的教诲和期望。 白天,翟方进在学校从师求学,夜晚回家继续攻读,他母亲一边编织草鞋,一边陪着儿子读书,几乎天天到深夜。 就这样,他的继母以编织草鞋为经济来源,供翟方进读书,长达十余年之久。翟方进没有辜负母亲的重望,后来以优异成绩一次通过对策,考中甲科郎中。不久,又顺利通过经义考试,升为议郎。汉成帝河平年间,转为博士。过了几年,被任命为朔方刺史。不久升京兆尹,有政声。永始二年(前l 5年)擢御史大夫,不久继薛宣为相,赐爵高陵侯。 在做官期间,翟方进从不苛待百姓,不贪赃枉法,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他有知识,有才能,处理政事井井有条。由于他还兼通文法,以儒家之学的经术处理繁杂的政务,以温文尔雅的态度对待部下和百姓,说话、做事有板有眼,有章有法,从不滥用刑罚。因此,深受当地人们的称赞,被誉为「通明」,即通达事理的清官。 (参考数据:清代《渊鉴类函》)△

 
分享:
 
人气:37,150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