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每勞蒼生念 不以黃屋尊(圖)
 
宇祥
張九齡,唐朝開元年間名相,德才兼備,秉公守則,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

【人民報消息】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唐朝開元年間名相,德才兼備,秉公守則,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年幼時即聰敏,十三歲以書拜謁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贊其神童、必能致遠。青年時在鄉學教學有方,平日總是衣冠整齊,做事一絲不苟。 張九齡進士及第,其風度文章爲當世之楷模,時人譽爲「九齡風度」或「曲江風度」。其風度不僅在於爲人「耿直溫雅、風儀甚整」(《舊唐書》)的才華與儀表,更在於其心繫百姓、正義敢言的品格和節操。唐玄宗朝政時,看到張九齡總是風威秀整、直言進諫,以致後來每當有人向他舉薦人才時,他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新唐書》) 開元元年,擔任左拾遺的張九齡就上書宰相姚崇,提出「遠諂躁、進純厚」的用人重德的原則,堅持任官以「德望」爲先,反對結黨營私、假權於人、賣官鬻爵等不正風氣。在吏部舉行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時候,張九齡經常被邀參加對考生等級的評定工作,由於他公平允當,取捨認真,得到朝廷內外的好評。 開元四年,張九齡上書唐玄宗請行郊祀之禮敬天,又言:「乖政之氣,發爲水旱;天道雖遠,其應甚邇。昔東海枉殺孝婦,天旱久之……」上書指出:若失德失政,上天就會顯示災異以警告,如表現爲水旱災害等;天道至高,但其報應的卻很近。過去東海錯殺了孝婦,以致天旱很久。一個官吏不明察,一個人受冤而死,天還要昭明她的冤屈。而縣令刺史是與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應該是親近百姓的人。若所用非人,那水旱災禍之由來,豈只是因冤枉一婦人而起呢? 宰相張說很欣賞張九齡的文章,稱他文才出衆,其文「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提拔他爲中書舍人內供奉,後至中書舍人。但張九齡對張說從不隨聲附和,秉公持正,對其一些斷然行事多有勸說。 如張說奉旨籌備封泰山盛典,因封禪之後有進階行賞之事,他在隨行人員中多安排其所親近之人,令張九齡草擬詔書時,張九齡立即勸諫:「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爲先,勞舊次焉。」提醒張說要選那些清流高品之人,提出在詔命未正式公佈之前更改還來得及。張說沒有聽從,事後果然招致怨聲一片,因授爵不公而被罷相貶官。 開元十七年千秋節(唐玄宗生辰慶典),大臣們有的進獻奇珍異寶,更多的按當時風尚皆以寶鏡進獻。唯張九齡進《千秋金鏡錄》五卷,具陳前古興衰經驗及教訓,希望皇帝以人爲鑑,洞察吉凶,指出「以鏡自照見形容,以人自照見吉凶」,淋漓盡致地展示其「彰善懲惡,見義不回」的「曲江風度」。 該書引經據典,內容包括敬天、親賢、遠佞、勤民、修身等十章,以古論今講時弊所在,並指出如何改變應對。提出人們往往重視借鑑明鏡,不重視借鑑歷史,人應以史爲鑑來檢查、反省自己,以存善去惡,成爲至人。唐玄宗對此予以頒詔嘉獎。 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任職宰相,倡導仁政,推行教化。他在奉和唐玄宗的詩中說「每勞蒼生念,不以黃屋尊。興化俟羣辟,擇賢守列藩。」在爲國家起草的詔書中說「言念蒼生,必必遍於天下」、「以誠告示,其或知歸。何必用威然後致理?先務仁恕寧不懷之?」 張九齡深明教化的特殊社會功能,說「道者衆妙之門,而心者萬事之統」。他提倡少用刑獄,認真依法辦案,不徇私心,其「累歷刑獄之司,無所不察」,又能面決是非,口成案牘,均得其平。設置十道採訪使,掌監察州、縣官吏,舉善懲惡,廣開言路。 張九齡關注民生,保民育人,重視農桑,反對黷武,爲國家起草《籍田制》,從皇帝至朝廷百官都要在春耕季節參加藉田勞動,以「重農桑,輕賦稅」。他自己親自兼任河南開稻田使,在中原地區推廣南方的水稻種植技術,大興農田水利。主持開鑿大庾嶺新路,溝通南北交通且造福後人。因大力發展農業,唐朝在開元末和天寶初,國家財力和百姓福祉達到開國以來的高峰。 張九齡有着鑑人之識,擅於識別忠奸,認爲「國家之敗,由官邪也」。李林甫不學無術,卻又妒賢嫉能,擅於阿諛奉承,欺上瞞下,陷害好人,時人謂之「口蜜腹劍」。李林甫欲任宰相,張九齡上書反對:「宰相關係國家安危,李林甫非社稷之臣,像他這樣寡德少才之人當宰相,我擔心今後國家會因此而遭殃。」後來李林甫果然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奸相。 張九齡在《上封事書》指出選官重德的重要性,認爲凡是輕薄失節的人無論有才與否,一概加以抑制。強調只要是賢能,有「聲實」,就可以越級提拔。 在開元之治中,張九齡推薦任用的賢才有:嚴挺之、王維、孟浩然、袁仁敬、皇甫冉、盧象、包融、李泌、周子諒等,這些人都是稱善一時的人物,他們皆以道義相交,光明正大,始終不渝。 如王維在《獻始興公》詩中稱讚張九齡:「所不賣公器,動爲蒼生謀。」稱他身爲宰相,用人唯賢,不結黨營私,對於國家的官爵不徇私出賣;其所作所爲無不以國家利益爲重,無不爲百姓着想。 《新唐書》稱其「議論必極言得失,所推引皆正人」。張九齡多次上書直言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種種劣跡,遭其排擠和誹謗,被貶爲荊州長史。 在荊州,張九齡寫了《感遇十二首》,詩中有「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稱讚蘭桂的芳潔質量、欣欣向榮的生命力,其美好完全出於自然天性,而並非爲了求得人們的賞識,表達了自己堅守正道、不與奸佞同流合污的決心。 張九齡還寫道「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他謫居之地正是橘之產區,於是借丹橘喻己節操,說丹橘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並不是因爲那裏地氣和暖,而是因其自有凌寒傲霜的本性。後人贊張九齡「清節不染於濁流」。 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名句道出盛唐一代賢相坦蕩博大的胸懷,千古流傳。 (資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曲江集》、《資治通鑑》)△ (有刪改)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嚴正剛直的韓休(圖) 2017/5/16 (42,522次)
審查冤案的徐有功(圖) 2017/5/3 (47,301次)
救時內相 陸贄(圖) 2017/3/24 (50,136次)
左雄正直獻言薦賢 謙聽謝周舉(圖) 2017/3/17 (47,271次)
李晟慶治家謹嚴 嚴責愛女(圖) 2017/3/9 (44,524次)
陶侃以誠智感召對方(圖) 2017/3/6 (45,968次)
十三歲荀灌冒險求救(圖) 2017/2/21 (46,063次)
衆叛親離的陳勝(圖) 2017/2/19 (46,873次)
吉翂代父受死 王志薦賢遭拒(圖) 2017/2/4 (42,252次)
半條魚暢想!中共即將稱霸全球的表現(多圖) 2017/7/1 (207,381次)
江爲何把親爸曬一邊,緊抱死人喊爹(圖) 2017/6/30 (633,611次)
30日內上交手機!中共在新疆不折騰難受(圖) 2017/6/29 (220,622次)
是金子就會發光 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多圖) 2017/6/28 (236,959次)
神的恩賜!非洲生長大量美味臘腸樹(多圖) 2017/6/27 (285,655次)
破解四千年前的內布拉星象盤之迷(圖) 2017/6/26 (121,687次)
美兩州長祈雨成功 巴黎協定何須掏錢(多圖) 2017/6/24 (202,106次)
小笑話:江澤民是最勇敢的將軍(圖) 2017/6/22 (330,443次)
老江一句話 賈慶林情緒激動 (圖) 2017/6/21 (644,483次)

私人醫生李志綏泄露毛的最大嗜好(圖) 2017/6/20 (719,448次)
誰主神州!臺巴斷交背後的真實原因(多圖) 2017/6/19 (221,751次)
宇宙時空開的幾個玩笑讓人類心急(多圖) 2017/6/18 (117,094次)
扒開吳小暉外衣 裏面是隻癩蛤蟆(多圖) 2017/6/15 (679,181次)
陰謀破產!川普生日這天…開槍了(多圖) 2017/6/14 (202,513次)
江澤慧受賄450萬 副省長王懷忠爲此被滅口(多圖) 2017/6/10 (655,922次)
十六大前 江竊國200億元 劉金寶險遭滅口(圖) 2017/6/9 (606,979次)
攻擊王岐山,曾慶紅吩咐供錢無上限(圖) 2017/6/8 (634,411次)
預測英國大選:首相謝幕 工黨上臺(多圖) 2017/6/7 (192,857次)
永遠的迷!俄紅旗歌舞團精英離奇覆沒(多圖) 2017/6/5 (324,429次)
小行星滋潤逆行 科學家杞人憂天(多圖) 2017/6/2 (271,908次)
糊弄咱!最高檢拿老百姓的錢賠冤民(圖) 2017/5/31 (186,867次)
權當小笑話:吳官正留下了一句話(圖) 2017/5/30 (320,158次)
黃奇帆,你站在那兒,算是哪頭大瓣蒜(多圖) 2017/5/29 (638,346次)
三代四口被雷劈 科學家嘔心瀝血無結論(圖) 2017/5/28 (111,952次)
人間將發生大事 天文學家竟說壯觀(圖) 2017/5/26 (280,744次)
世界看似很亂 金正恩的七寸就是中共(多圖) 2017/5/25 (213,947次)
光輝燦爛的太空 科學家看是一片昏暗(多圖) 2017/5/24 (266,653次)
逃離魔窟!馬三家求救信主角現身美國(多圖) 2017/5/23 (293,138次)
江綿恆沒出國,出事了!(多圖) 2017/5/22 (686,407次)
一個慘烈車禍竟得到網友的如此評論(多圖/視頻) 2017/5/20 (254,161次)
公元前的古文明在告訴我們什麼(多圖) 2017/5/19 (271,691次)
不可思議的離奇猝死…這還不算完(下)(多圖) 2017/5/18 (287,011次)
應勇會見捷克總統 韓正去大學遛彎(圖) 2017/5/17 (197,132次)
韓總統文在寅的陽光 金正恩爲這拒收(多圖) 2017/5/16 (591,600次)
瞬間空中爆炸 女傘兵大難不死之因(多圖/視頻) 2017/5/14 (257,17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