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南京大爆炸炸出半个黑幕(图)
这起南京市区近60年来最大的爆炸事故,其惨状与384年前明代天启年间(1626年)王恭厂大爆炸有相似之处。当时在北京王恭厂,即工部制造、储存火药的仓库一带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两万多居民非死即伤,断臂者、折足者、破头者无数,尸骸遍地,秽气熏天,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天启大爆炸”中最奇异的是“脱衣”现象: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天变邸抄》)。后人估计这是爆炸后的冲击波所至。无独有偶。在南京大爆炸中,许多人衣服也全部被烧尽或震掉,附近上百棵法国大梧桐也被震得光秃秃的,震到地上的树叶虽是绿色,但一触即碎。 中共当局应对大爆炸的方式与明代皇帝有根本差别。熹宗当时受到震撼,下罪己诏,大赦天下,祈天安民,发府库万两黄金赈灾,此事被载入明朝正史。但中共当局到目前为止,没有半点引咎自责的表示,非但不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反而封锁消息,淡化灾难,推卸责任,尽量掩盖已经被炸出的黑幕。 首先,中共当局极力掩盖死亡数字。南京官方曾给各家媒体派红包,要他们把死亡控制在“10人以内”。南京市长曾给医院下达指令,所有重伤患者一定要撑过三天,三天以后死亡就是因伤死亡。中共官员阻止了一开始的直播,尽管直播的原意也是歌颂领导人抗灾,然后按统一口径报导。截至到8月4日,官方只承认有13人在事故中丧生,120多人住院治疗,包括14名重伤者。同时,超过4,300户居民遭受财产损失。 许多目击者强烈质疑官方的数字,因为这个谎撒得实在太离奇。一名事发后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的市民表示,他亲眼所见,一间房屋倒塌后,一家六口仅有一人生还,此外一家名为中华饭店16名员工仅有1人生还。也就是说,仅这两处已有20人丧生,而现场是繁华地带,有多少民居和商家?另外爆炸是在堵车时发生的,现场施工拆迁的也有不少人,死亡数字应该是官方提出的几十倍才对。有网透露,死亡人数为259。但他很快被警方抓捕,说他散发虚假消息。实际中共当局是利用对新闻的垄断权在发布真正的虚假消息。 其次,南京大爆炸实际至少是两次,但官方说只有一次。当时在栖霞区万寿百江液化气厂有一次爆炸,稍后一次在栖霞区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而且是持续爆炸,从西霞大道烧到晓庄,范围2公里。官方只报导了后一次,说施工挖断了丙烯管道造成丙烯泄漏,遇明火引发爆炸,对前一次绝口不提。 再次,官方称事故现场明火当天上午被扑灭。但根据龙虎网报导,实际上明火烧了近 20小时到第二天(29日)早晨5时23分才被扑灭。也就是说,爆炸后20小时内地下管道的丙烯可能仍呈流动状态,而非官方所称的已呈非流动状态。 最后,在查找事故原因时,急于推出替罪羊,丢卒保帅。中共当局很快刑拘了四名肇事者,分别为扬州鸿运基础设备开发有限公司(“鸿运基备”)负责人绍建军,绍的亲戚董来荣,董某妻弟方强锋以及原塑料四厂安全工程负责人蒋山尊。中共明显把责任推给底层的包工者。这些包工者不但违规转包,而且缺乏拆迁资质,中标靠的是行贿。 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09年“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其中应当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并要进行专家论证和有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问题在于“鸿运基备”不但不具备这些技术条件,而且在扬州市工商局无备案,是个皮包公司。它只是借用其他有资质公司的名头拿项目。是谁得了好处纵容和批准了这些包工项目?一个外来的扬州非法公司为何轻易拿到南京的项目?现南京市市长来自扬州,并在扬州有“拆迁市长”之称。他与这些包工项目有何关系?这些都是另一半待揭的黑幕。 看到这里,很多人自然都会想到一个问题,中共当局为何要死捂另一半黑幕?第一,这直接关系到中共地方各级官员的乌纱帽。死亡10人以上就要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地方政府须不但要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并接受上级单位的问责,而且连续或者多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发生特大责任事故的,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甚至决定对责任人大处分或刑责力度。所以,中共官员说谎不仅是个人行为,还是体制性弊病。 第二,这直接关系到中共政权的总体形象和维稳。封锁消息、编造假象,推咎下属才能保住中共整体。压制事故新闻不只是南京地方官僚的腐败,总后台是中宣部和中共高层。28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晚19时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是“西部开发十年成绩辉煌”的专题,而南京大爆炸被放在国内新闻的最末一条。当天《新闻联播》的重点是中央领导致电慰问“巴基斯坦客机坠毁152人遇难”。许多人会愤怒地对着电视画面质问中央领导:为何只慰问外国事故受难者,却不及时安慰本国的“南京大爆炸”受难者? 其实很简单:中共领导人关心的不是中国人的命,而是中共的面子。于是在吹捧歌颂中共领导人救灾的造假片未剪好之前,宁可不报或只报外国人。因此在中国,LV不是奢侈品,真相才是奢侈品。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