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NASA爲何此時公佈衛星拍攝的舟曲泥石流全域圖(多圖)
 
梁新
 
2010年8月23日發表
 


NASA向全世界公佈衛星拍攝舟曲泥石流全域圖片,
中共在中國做啥動作,美國都知道,都有據可查。


中共的國網公司「CNC」24小時英文新聞炒作有什麼用呢?!

【人民報消息】8月22日,NASA官網向全世界公佈了衛星拍攝的部份舟曲泥石流全域圖片。

據NASA官網報道,「數字地球」的全球視界2號(Worldview-2)衛星帶來舟曲泥石流進一步細節圖像,展示了8月10日位於城區下游方向最大的滑坡泥石流現場的全域景象。

中共是什麼時候派出軍隊去受災現場,給軍人們配備哪個年代的救援工具,是什麼時候派人在泥石流現場插上中共政權標記的衆多旗子,是怎樣「當面是人背後是鬼」的,美國的衛星都忠實的拍攝成圖片,傳回美國。

難怪五角大樓說中共非法政權是「世界上最邪惡的軸心國」,原來是有鐵證在手!

全世界都知道了舟曲泥石流的嚴重程度,瞞也瞞不住了。

8月23日,新華網轉載了NASA公佈的兩張圖片,還有一點點含蓄圖解:「泥石流衝進白龍江中,在岸邊留下棕色的沖積扇。淤泥包圍了沿河的建築,並湧進臨近的街巷。泥石流發生後,由於持續不停的猛烈降雨,洪水留下了更多的淤泥。」

不但如此,高分辨率大圖還展現給世界,中共新聞中沒有提到的更廣地區的受災慘景:「白龍江的濁水已經入侵泥石流區對岸的建築羣,也漫到災難現場附近沿江的大道上。」

汶川地震時,中共延遲派出的軍隊什麼工具都沒給,只憑兩隻手去和鋼筋水泥、預製板較量,連供給他們果腹的食品和淨水都斷絕。舟曲泥石流,河水污染,不但沒有空軍投放飲用水,還需要災民跑幾里路去背水給幫助救援的人員解渴。「偉光正」強迫人民唱了60餘年的「我把黨來比母親」、「爹親孃親不如黨的恩情深」,我們看到的報導都是爹孃捨身救孩子,這時候「黨媽」只會要求人民:挺住,在感恩中挺住!全村全族滅頂,還要感恩,這是豺狼意識啊!

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在一天之內三次席捲美國路易安娜州,超過二十萬棟房屋倒塌,超過五百輛汽車被捲上千米高空,在狂風和海水肆虐的環境下,美軍展開大規模救援。看看民主體制下的軍隊是如何對待人民的,就知道中共爲何要封網,要實名制住旅館、實名制開手機賬號、要實名制……。△


美國大批C17戰略運輸機從機場起飛,將人員和物資運往災區。
有美國擁有戰略運輸能力,C130戰術運輸機的體形要比C17戰略
運輸機小很多,但是它可以在沒有機場的地方起飛和降落。



美國災民被接上C17戰略運輸機,轉移到美國其他城市。
中國災民得自己腿兒着,自謀生路!



C130戰術運輸機將傷情嚴重的災民直接送往醫院。中國的災民得
自家人救自家人,襠中央只負責降半旗和默哀一分鐘!



海岸警衛隊的S70J專用救援直升機,救援被困在樓頂上的災民。



一架S70J專用救援直升機將一個載人吊籃吊起。
中共軍隊會如此重視一個百姓的生命嗎?!



美軍不會用人扛着沙袋去堵大堤的決口的,那樣做一是太危險,二是效率低。
在美國,堵大堤的決口那樣的任務一般都由CH47重型直升機來完成。中共把
國庫的錢都弄自己腰包去了,軍隊救援和愚公移山時代用的工具一樣。



美軍爲救災動用了大量S70,也就是黑鷹直升機。中共空軍不是也有直升機嗎?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咋都成縮頭烏龜了?



美國一架S70直升機正在投放飲用水。舟曲河水污染,咋沒有空軍投放飲用水?
還需要災民跑幾里路去背水給幫助救援的人員解渴!這時候「黨媽」哪裏去了?



黑鷹機組人員將驚恐的孩子抱上S70直升機。除作秀之外,
中國災民的孩子啥時候享受過這種待遇?!



美軍和災民兄弟般交談,他們沒有恩人和被施恩者的心態。
因爲美國軍隊是人民軍隊,爲人民服務是軍隊的天職!



爲了給救災直升機提供一個海上機場,被稱作全球最大軍艦的S.Truman號
核動力航空母艦開赴災區外海。S.Truman號已經將所有艦載攻擊機和艦載
殲擊機卸載,留下整個飛行甲板供救災直升機使用。中共咋不這樣做呢?



停放在S.Truman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上的美國S70直升機。
中共軍隊平時總喊蹶起,受災時爲啥不空投食品呢?!



巨大的Mercy號醫療艦,是災區最龐大設備完善的醫院,中共把民脂民膏
都拿去買外國國債和佔爲己有了,沒有錢使在老百姓身上!



滿載災民的卡車在洪水中奮勇前行,他們還擔負着美國人民免於繼續陷入恐懼的使命。
而中共要求人民:挺住,在感恩中挺住!全村全族滅頂,還要感恩?這是豺狼意識啊!



美國的救災軍人辛苦了!



美國的警衛隊正在搜索被困災民。他們真心爲災民焦急!



美國士兵向災民發放食品,雙方都感覺很平常。納稅人平時供養着軍隊,
不就是在需要時用嗎?爲啥在中共國,被供養者反倒成了恩人?!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69,93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