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發現強磁場恆星 挑戰黑洞誕生理論(圖)
 


Westerlund 1恆星簇的藝術效果圖,由數百顆超大
質量的恆星組成,一些恆星的亮度幾近太陽的一百萬倍。(ESO)

【人民報消息】天文學家表示,最近發現的一顆具有強磁場的中子星,對恆星的演變和黑洞的誕生理論形成巨大挑戰。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這顆「磁星 (Magnetar)」位於距離地球1.6萬光年的天壇星座的著名恆星簇--Westerlund 1中。

自從瑞士天文學家1961年發現Westerlund 1後,Westerlund 1便成爲恆星物理學界最常用的一個觀測點。它是銀河最大的一個超級恆星簇,由數百顆超大質量的恆星組成,一些恆星的亮度幾近太陽的一百萬倍,有些恆星的直徑是太陽的兩千倍。科學家認爲,這個星簇裏面的恆星都是在350萬年到500萬年前發生的同一個事件中誕生的。

新近發現的這顆中子星是 Westerlund 1裏是爲數不多的幾顆磁星之一,由超新星爆炸形成,其磁場強度可能比地球的磁場強數百萬甚至數億倍。該研究顯示,最終變成磁星的這顆恆星,質量至少是太陽的40倍。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上。

如果其質量真是太陽的40倍,那麼將導致人們對黑洞理論產生質疑。天文學界的主流假設認爲,質量是太陽的10到25倍的恆星,最終將演變成中子星。但是質量超過太陽25倍的恆星,最終會形成黑洞。按照這種假設,該磁星的「母親」因爲很大,最終應變成一個黑洞。

不過論文作者表示,另一種可能是恆星變得越來越輕,這促使它演變成一顆中子星。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呢?論文給出的答案是雙子星系:成爲磁星的恆星在誕生時還有一顆伴星。隨着恆星的演變,它們開始產生互動,伴星開始不斷掠奪前身星的物質,最終導致它發生爆炸,演變成一顆超新星。爆炸導致這個雙星系分開,兩顆恆星從星簇中噴發而出,只留下閃閃發光的剩餘部份,就是磁星。△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0/8/20/5307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10年8月20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