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北京欲超美问鼎奥运 金牌代价惊天(图)
【人民报消息】北京奥运即将来临,北京当局欲在本届奥运会上超越美国问鼎金牌榜以“扬国威”,并且在多年前就已向中国体育总局提出要求,令中国体育界压力空前。

据大纪元报导,在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二位,仅次于囊括35枚金牌的美国代表团。本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满载着中国人问鼎奥运奖牌榜的期望,将派出近600人的强大阵容,远远超过雅典奥运会的407人。

不过人们可能没想过,一个人均GDP排在一百多位的国家如何能超越人均GDP前十名的美国,成为体育金牌超级大国,其金牌背后的代价是什么?金牌对贫困百姓的生计意味着什么。金牌对于中国老百姓真的那么重要吗,特别是在中国还有二亿多贫困人口的今天?

奥运金牌代价惊天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一篇网络文章不胫而走。在《奥运金牌的陷阱》的一文中,作者展示了惊人的数字。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总局的事业费从每年30 亿元上涨到每年50亿元。按此推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花费200亿元。之后中国队在雅典获取32枚金牌,那么每枚金牌的成本约7亿元,可谓“世界上最昂贵的金牌”。

该文还指出,夺取一枚奥运金牌的7亿元,“可建造3500所希望小学,挽救35万儿童避免成为文盲”,4年备战雅典奥运的200亿元,“足够组建一只现代化的舰队”,10多年来的体育经费360亿元,则“足够搞两个载人飞船的项目”。

这样的对比令人感到震撼,在一个教育、科研、社会保障等经费严重缺乏的国家,7亿元人民币一枚奥运金牌!类似一颗炸弹在网络及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金牌自然令人神往,但为此付出是否太多,人们开始对此反思。

亿万纳税人堆出的刘翔

尽管国家体育总局从未公开过奥运备战投入的全部数据,但据该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估计,国家在一个奥运选手上投入的费用大概在四五百万元左右,按中国奥运代表团400名运动员计算,总投入大概在16亿至20亿之间。折算到32枚金牌上,一枚金牌的成本就是五六千万元的水平。

据报导,中国田径体坛明星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获得110米栏冠军,之前一年的花费约在三百多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包括超过百万元的环保型塑胶跑道和几十万元一套的新式跨栏。一个刘翔,大概就是几百个几千个“希望小学”的经费。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吴寿章曾表示这很难计算,因为即使刘翔,为他服务的还有医生、科研人员、营养师、场地工作者、资料工作人员等。更不用说上海早期的投入。

而据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奥运金牌价值报告》,刘翔的金牌商业价值去年已达到4.61亿元。

金牌重要还是民生重要

一个人均GDP多年来排在一百多位的国家欲成为金牌超级大国,一位网民哀叹:“面对这个虚浮的世界第一,我们如何将自己的骄傲说出口,我们能对那些连起码的人生自由都没有保障的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一吗?我们能对那些长年每天务工十几个小时,年终连工资都没有保障的几千万或者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说自己是世界第一吗?”

这位网民认为,数目庞大的金牌数是一种病态的倒金字塔型体育机制,与老百姓享受的体育成果不挂钩,基层的小学或初中甚至连一块提供给学生运动的草皮都没有,群众体育设施在农村几乎为零。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质疑,中国的32面金牌是怎么来的?花什么样的代价来的?国家以纳税人的钱,办理各层体校,投入大量金钱。而对比世界其他体育大国,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金牌,有些项目,譬如篮球,是自由市场的运作,但大部份却是全民体育的结果展现。

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运动场馆很多,但不对全民开放,只供特定少数人使用。体育预算惊人,但不用在国民体育上,只在培养极少数的得奖明星。西方国家竞技是为了鼓励自己国内的全民体育,培养国民体魄;中国竞技是为了对外宣扬中共当局的政治形象,国民体魄的健全则似乎根本不在思维之内。

因此金牌重要还是民生重要?一些人权人士问道:“这一沉重的发问积累到今天,就凝聚成部份觉醒者沉甸甸的痛苦呼喊:“要人权不要奥运”!

多少腐败假奥运之名以行!

而且,中共众多官员借奥运为名花费巨额公款出国考察,2004年审计风暴中又揭露国家体育总局挪用奥运会专项资金建造住房的腐败丑闻,因此有网友发出“奥运,奥运,多少腐败假汝之名以行!”的感叹。

据《美联社》报导,负责耗资几十亿美元的奥运基础建设项目的中共北京副市长刘志华在接受调查,他被指控贪污腐败。这位副市长2006年6月因贪腐案被免职后,他兼任的北京市2008工程指挥部指挥一职,已改由主管公安、国安的副市长吉林出任。

刘志华是奥运会基础建设工程总指挥。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二千八百亿人民币。海外观察家指出,刘志华能得到大笔敛财贪污的时机是在奥运工程动工前后,仅工程招标一项就能让他腰缠万贯。有分析家称,主管奥运基建工程,如同守着一座金库,是名副其实的肥差。

一些观察家分析说,奥运工程是中共官方控制的重大项目,当局和官员享有极大权力。中共独裁的政治体制不允许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所以擅权、权钱交易普遍存在。没有新闻自由和媒体对中共官员进行监督,仅依靠党内的纠贪体制,等于是让中共官员监守自盗。

实际上,中国纳税人为一枚金牌究竟付出多少代价,恐怕无人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中共政客爬升的阶梯,中共贪官污吏的囊中物,中共精心培养用以“扬国威”的少数体育精英的发财之路,而付出最多的中国老百姓却无从受益。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破迷奥运真来历(多图) 2008/7/25 (19,556次)
奥运难题 当鸟巢遇到倾盆大雨(图) 2008/7/24 (18,618次)
北京奥运 中共全面封网一个月(图) 2008/7/24 (16,606次)
北京奥运,中共拼老命只求两个字了(图) 2008/7/23 (19,482次)
奥运前夕 再播京韵大鼓《我为北京奥运捏把汗》 2008/7/23 (222,500次)
奥运前夕 青岛暴发“绝密”瘟疫 2008/7/22 (23,648次)
欧委会副主席:盼这天是中共末日开端(图) 2008/7/21 (17,289次)
奥运前夕 全球百万人签名 要求停止迫害法轮功(图) 2008/7/20 (16,569次)
预言中的奥运 2008/7/20 (40,958次)
难以置信!瞧瞧江泽民的软肋(系列图片) 2008/7/24 (55,722次)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多图) 2008/7/24 (21,809次)
一个吓死人的标志!新华网新闻到底谁雷谁(图) 2008/7/23 (33,599次)
万里上书中央 江使损招儿报复(多图) 2008/7/23 (61,224次)
谁看谁挨雷!公安部网站出了一条消息(图) 2008/7/22 (56,038次)
周永康:笨蛋,你是怎么爬上来的 2008/7/22 (35,004次)
江:给我保住这两个位子 2008/7/22 (49,509次)
惊魂!“鸟巢”上空的双虹在预演开幕式(多图) 2008/7/21 (40,164次)
王八…蛋!新华网和CCTV掐起来了(图) 2008/7/21 (39,565次)

欧委会副主席:盼这天是中共末日开端(图) 2008/7/21 (17,289次)
王军霞,这玩笑可万万开不得(图) 2008/7/20 (42,353次)
让你惊的脑袋一片空白 2008/7/20 (33,270次)
预言中的奥运 2008/7/20 (40,958次)
薄熙来最近很乐很活跃(图) 2008/7/19 (44,755次)
一件震惊中南海的奇事发生在澳门(多图) 2008/7/18 (52,921次)
延吉这不是假“伟哥”才急死人 2008/7/18 (33,561次)
继青岛后,香港奥运赛马又出麻烦(图) 2008/7/17 (34,528次)
奥运在青岛又出大事 2008/7/17 (48,929次)
退票!外国人受不了中共的“俯卧撑” 2008/7/16 (36,979次)
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没做出决定 2008/7/16 (42,840次)
CCTV:北京准备好了(多图) 2008/7/16 (35,372次)
新华网这张照片在造什么孽(多图) 2008/7/15 (35,168次)
郭伯雄找到缓解自己被暗杀的机会(图) 2008/7/15 (46,361次)
日子没法过了 懊运还有完没完? 2008/7/15 (22,886次)
绝粮!"鸟巢"这一压还真压出事来(多图) 2008/7/13 (41,625次)
奥运前荷枪实弹不如这一下震撼(多图) 2008/7/12 (46,117次)
老毛玩林彪把自己玩成痴呆(多图) 2008/7/11 (76,788次)
到时候了,胡锦涛不能不面对 2008/7/11 (36,544次)
惊人心魄!奥运纪念钞"鸟巢"暗藏杀机(多图) 2008/7/10 (66,599次)
军队后撤边界五百公里不设防 2008/7/10 (24,939次)
江泽民卖国大泄底(图) 2008/7/10 (90,433次)
一件老江最怕的事又被提起(图) 2008/7/9 (60,871次)
一张图片,陈方安生不再竞选的原因(图) 2008/7/9 (46,030次)
中青报揭露“这一行人”是啥意思(图) 2008/7/9 (41,333次)
来参与新唐人直播:纽约华裔议员惹争议 2008/7/8 (15,291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