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這篇新聞不應該有圖片(多圖)
 
辛馨
 
2008年3月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有的新聞有圖片可以增色,有的新聞沒有圖片可以加分兒。

下面這張圖片,誰看了也得說:這仨人家裏保準有什麼倒霉事,否則不能這麼痛苦和心神不寧。


這仨人家裏保準有倒霉事,否則不能這麼痛苦和心神不寧!

新華網3月2日有一個新聞,題目是《海南昌江農民捐出稀世珍藏的乾隆聖旨 圖》。由於想看看民間珍藏的乾隆聖旨,我急急點開,意外的是,字跡又小又模糊,聖旨看了和沒看沒有任何區別。


圖片上的乾隆聖旨字跡又小又模糊。

這張圖片佔據顯著位置的不是乾隆聖旨,而是捐獻的海南昌江農民三兄弟。一般情況下,怎麼着,拍攝的一霎那也得把他們逗的露出微笑,但是在圖片上看到的卻是三張痛苦的臉。


海南昌江農民被迫「捐出」稀世珍藏的乾隆聖旨!

沒看文字報道之前,我在想,這八成不是自願捐獻的,否則怎麼會有這種表情。一看報道才發現,不是八成,而是十成!

說實在的,現在人都是打破腦袋的要搞活經濟,恨不得自己家的地下埋着什麼寶貝,這樣的稀世真跡要是賣的話,那可是幾輩子都吃不完花不完吶。

據周氏兄弟說,先祖曾相當榮耀。正因爲此,文革「砸碎舊世界」時,周家祖宗的牌位曾被打爛了。周家人感受到危險信號後,爲了避禍,立刻採取措施,把家裏祖傳的寶貝用箱子裝好,藏到山上,挖洞埋好,一直到文革結束後,這些寶貝才得以重見天日。

我們家就沒有如此幸運,記的小時候,北京著名收藏古字畫的「榮寶齋」隔三差五的派人到家裏來,懇求收購掛在客廳裏的那四幅古畫。爺爺鐵了心的不肯賣,結果文革時,我親眼看着紅衛兵把畫都扯破,扔在地上。

南海網記者採訪這三兄弟,問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社會上的收藏者有沒有找過你們?你們爲什麼沒把這些寶貝賣掉?

周氏兄弟:《昌江志》上有關於我們的先人周國明的記載,最近這些年,社會上有很多人跑到昌江找我們,說想看看乾隆聖旨,讓我們自己開價,多少錢都願意收購。我們一口拒絕了,先祖傳下來的東西,我們怎麼忍心把它們賣掉呢?


報道表明是黨強迫周氏家族捐獻!
當記者問,爲何他們願意把寶貝捐給檔案館時,周氏兄弟吐了實言:省檔案館的劉副局長和幾個處長到我們家,與我們談過好幾次。

原來,聽說昌江農民家藏乾隆聖旨的消息後,2007年1月31日,在省檔案局劉玉峯副局長的帶領下,管理編研處處長林玉美、法制宣傳處處長李浩波等人親自到昌江海尾大安村,擺出不達目地決不罷休的架式,要「徵集檔案實物」。

林玉美承認說,「我們去了三四次,做周國明後人的思想工作」,……「後來他們『自願』『無償』捐贈給海南省檔案館永久收藏」。除上述乾隆敕命外,還有家傳乾隆十六年和明嘉靖元年周氏世系表二件、賀壽錦幛一件、南明鐵鐘一口。

我的眼前一直閃動着那無可奈何的痛苦眼神。

報道說,昌江周氏家族所捐贈的實物是非常珍貴的民間檔案,是省檔案館在挖掘歷史檔案過程中的一次重大發現,它使海南省檔案館館藏檔案的時間上限從1668年上推到1522年,足足向前推進了146年,它對研究古代海南歷史和族羣的移民演變提供了最爲可貴的檔案實物。

爲此,周氏先祖傳下來的光宗耀祖的「傳家寶」變成了海南省檔案館的永久「鎮館之寶」。

儘管周氏兄弟是「自願無償」捐贈,但黨決沒虧待他們,報道說,2月29日,來自昌江海尾鎮大安村的周立功、周立葉、周忠良三兄弟作爲周氏家族代表,被「戴上了大紅花」、接受了「捐贈榮譽證書」、整個周氏家族還得到「獎勵人民幣一萬元」!

啊,黨,不愧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

(人民報首發)


神韻晚會巡迴演出,看了好福氣!
新唐人電視臺首屆「全球漢服迴歸設計大獎賽」公告




 
分享:
 
人氣:32,12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