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史实证明康熙大帝是最博学的帝王(图)
 
舒琴

康熙读书图 绢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人民报消息】几年前,电视剧《康熙王朝》(也叫作《康熙帝国》)曾经火了一把。但这不是真正的历史,也不是《康熙王朝》剧作者的原来脚本,而是从未沾过电视剧的小说家朱苏进被临时拉进剧组,按照江泽民的旨意,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乱编瞎造,把康熙写成一个游手好闲、胸中无全局、脑里缺大事、只知道逛妓院的皇帝。

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康熙大帝

其实,真正的康熙大帝是与唐太宗李世民齐名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康熙帝八岁即位,清除鳌拜集团,南部裁撤三藩,北部平定噶尔丹,征服蒙古,满蒙联盟;东北抵御沙俄入侵签,签定和约;统一台湾,稳定江南;安定西藏、西南;等等。康熙大帝开疆扩土,奠定了中国版图,使清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康熙大帝体恤民情,在位期间为百姓造福无数,曾多次亲自参与治理黄河、运河,蠲免钱粮,惩治腐败,提倡节俭,重视士子,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天下太平,犯罪记录很少。最好的时期,每年勾决的犯人仅10余人。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当长的时期占世界51%,是全世界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康熙帝开创了一个盛世,一个新时代。

康熙帝是政治家,军事家。他懂数学,几何,天文,地理,水利。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帝王。

最博学的帝王:康熙皇帝

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博学的帝王当属清朝康熙皇帝玄烨。“国学网”上刊登了康熙如何博学这方面的史实。

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苏墨尔,孝庄皇后随嫁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跟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与奋进,受到了满洲文化的影响;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仁爱与韬略,来自汉族儒学的营养;后来,他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耶稣会士西方文化的熏染。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新进、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基础。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5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又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后来他要求皇子读书,读满百遍,还要背诵,这是他早年读书经验的传承。

康熙继位后,学习更加勤奋,甚至过劳咯血。他读书不是为消遣,而是为“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

康熙帝重视史籍,下令编纂《清文鉴》(满文字书)、《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开一代整理与雕印文化典籍之风。他还有《御制文集》(三集)、《御制诗集》、《几暇格物编》等传世,留下1147首诗词。

康熙皇帝对医学很有兴趣,也很有研究。他说自己“年力盛时,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把箭”,可见他体格强健长于弓马。他也得过几场大病,使他很早留心医药学。康熙40岁那年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进金鸡纳霜(奎宁)。康熙服用后,很灵验,病好了。他召见洪若翰、刘应等,在西安门内赏赐房屋,后这里成为天主教北堂。曹寅得了疟疾,康熙赐金鸡纳霜治好了他的病。此后,康熙便对西药发生兴趣,命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亲自临观。他提倡种痘以防天花。关外的游牧族群,特别怕患上天花。顺治因患天花而死,康熙也出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清朝在塞外建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原因之一是蒙古贵族可以不入京朝觐,减少出天花的机会。他破除因循,推广种痘,命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还给蒙古49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这就使千万人因种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剧。

康熙帝命耶稣会士巴多明将西洋《人体解剖学》书籍翻译成满文、汉文。他曾命将一只冬眠的熊进行解剖,并亲自参加。

康熙又喜爱、研习自然科学。他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个动因,是曾经因为不懂自然科学而在处理政事时遇到困难。钦天监杨光先状告汤若望,朝廷会议展开了一场关于天算历法的大争论。当时,康熙命各位大臣在午门前观测日影,但在九卿中没有一个懂得天文历法的,康熙自己也不懂。他想:自己不懂,怎么能判断是非呢?因此发愤学习。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晋、张诚等6位法国科学家在干清宫受到康熙帝的召见,他们献上了从法国带来的 30件科技仪器和书籍作见面礼。这些非同寻常的礼品,令康熙帝“天颜喜悦”,当即决定让他们入宫,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年的局面。

白晋等人入宫后,与康熙相处很融洽,工作也很顺利。他们对康熙热衷科学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曾把他们的见闻写在给路易十四(1643~1715年)的报告中。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晋著《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如下记述:

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他不喜欢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常常是起早贪黑。尽管我们谨慎地早早就来到宫中,但他还是经常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准备好了,他急于向我们请教一些他已经做过的一些习题,或者是向我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有时他亲自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宽度。他自己定位,调整各种仪器,精确地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量距离。当他看到他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他就十分高兴。

对从法国带来的科技仪器,白晋说康熙“最喜欢的是用于观察天体的双筒望远镜、两座挂钟、水平仪,这种仪器精确度很高,他让把这些仪器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他“把着直尺和圆规爱不释手”。

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2003年曾举办了“康熙大帝展”,展出故宫珍藏的康熙年间西洋科学仪器,至今仍运转自如,光彩耀人。这些展品主要有:(1)手摇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手摇计算机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如于1642年制造的,通过里面的齿轮进位进行计算。故宫博物院收藏10台手摇计算机,都是康熙年间制作,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2)铜镀金比例规。原是伽利略发明的计算工具,可以进行乘、除、开平方等各种计算。康熙的比例规增加平分、正弦等不同的计算。(3)康熙角尺:尺上镌刻有“康熙御制”四个字。(4)平面和立体几何模型,全部由楠木精制,是清宫造办处为康熙学习几何学所制作的教具。(5)绘图仪。质地有银、木、漆、鲨鱼皮等,每套6至20余件不等。盒内装有比例规、半圆仪、分厘尺、假数尺、两脚规、鸭嘴笔等。为适用野外作业,有的还配有刀子、剪子、铅笔、火镰、放大镜、黑板、画棒等。这类仪器是康熙时期清宫造办处仿照西洋绘图仪器制作的,用于野外绘图。(6)御制简平地平合璧仪:它是集简平仪、地平仪、罗盘、象限仪、矩度为一仪的多功能测量仪器,携带方便,具有适合野外作业的特点。它共分六层,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造。

白晋、张诚之后,又陆续有不少西方科学家来到清宫。他们最大的成绩,莫过于促使康熙创建了被他们称为“中国科学院”的蒙养斋算学馆,和促使康熙实施了中国地理大测绘这一伟大创举。

康熙组织的这次地理大测绘,对世界地理学的贡献不容低估。法国科学家们也因此而有机会到中国各地考查,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相当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杜德美参加了赴东北的勘测队。他在长白山见到采参的情况后,把参的性能、产地、采集、保存等等,写成文字、绘出图样寄回法国发表。没想到4年后,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参照杜德美有关人参的文章,在加拿大与长白山纬度相近的魁北克一带,也发现了相似的参。它产于西洋,就有了“西洋参”这个名字。

按照江泽民的旨意重新拍摄的电视剧《康熙王朝》虽然很火,但那毫无历史根据,不是历史剧,而是一出肆意丑化康熙、歪曲历史、气死历史学家的戏说剧、娱乐剧。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谁会最忙?有人捐赠七色康熙圣旨(图) 2006/2/17 (22,534次)
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 (2)(图) 2006/2/3 (19,513次)
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多图) 2005/12/29 (39,280次)
康熙大帝用人不疑 臣下兢兢业业 2005/12/18 (19,257次)
小故事:不可思议的唐朝宰相卢怀慎(图) 2003/8/22 (16,590次)
江卖国之事今天被胡氏人马提到了议事日程(多图) 2003/6/10 (32,372次)
没人知道这个秘密!江泽民“枪毙”了《康熙王朝》(多图) 2003/5/30 (36,269次)
伪劣之作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编造历史欺骗国民(多图) 2003/2/6 (27,177次)
改编原著只有两三个月!朱苏进为《康熙王朝》辩护(多图) 2003/2/6 (21,629次)
撂下保鲜,胡锦涛两会又玩儿起这个来了(多图) 2006/3/8 (42,273次)
瞎掰哧!中共十七大遇到了虎妞的难产问题 2006/3/8 (38,926次)
两会── 中共赤膊光腚上阵了 2006/3/8 (19,559次)
预演!元宵节中共政权出现特大凶兆(多图) 2006/3/8 (41,670次)
28个冤魂的背后没有侥幸(图) 2006/3/8 (20,830次)
两会更要说这惊心动魄的故事(多图) 2006/3/7 (45,965次)
这不要了中共的命吗?(图) 2006/3/7 (22,085次)
远离庞贝 远离人模狗样的灾星(多图) 2006/3/6 (24,884次)
侃两会:江带头眼淫 不给钱胡也得饿死(图) 2006/3/6 (40,200次)

咱打赌!两会决不敢抽一天专门讨论这问题(多图) 2006/3/5 (34,222次)
看两会:到底哪张脸才是胡锦涛的真脸(多图) 2006/3/5 (54,518次)
央视这次《对话》节目作用大大的(图) 2006/3/5 (18,618次)
断子绝孙的“太阳”终于让北京人急了(图) 2006/3/5 (25,180次)
终生难忘的奇事!憋到今天不能不说(图) 2006/3/4 (32,670次)
两会重大新闻!新华网今日头版头条居然写这个(图) 2006/3/4 (30,620次)
您感觉感觉这小故事里的内涵(图) 2006/3/4 (28,104次)
公安局是孙二娘的包子铺 2006/3/4 (18,797次)
谁让大公报透露出黄菊病势危重(图) 2006/3/3 (56,664次)
两会精华!咋能不瞅呢? 2006/3/3 (30,167次)
鲜为人知的小消息:江办的人现在惨成这样 2006/3/3 (52,265次)
小笑话:黄菊出差滞留的原因 2006/3/2 (33,993次)
怪了!谁弹劾她也下不去(图) 2006/3/2 (46,112次)
中华民族的灵魂正在被中共悄悄抽换(图) 2006/3/2 (16,936次)
认祖归宗 中共起家时就叫“共匪”(图) 2006/3/2 (21,955次)
能不乱吗?黑帮都穿上了制服(图) 2006/3/2 (18,925次)
没长……!咒语在金正日儿子身上应验(图) 2006/3/1 (38,993次)
老天也怒!旧金山著名反共侨领遭中领馆派人枪杀(图) 2006/3/1 (38,218次)
头一脚踢门框子上 周永康折腾完要溜(多图) 2006/3/1 (40,683次)
爆料!海军最大的头儿是宋祖英(多图) 2006/3/1 (46,810次)
小笑话:李肇星夜夜为她失眠(图) 2006/2/28 (41,731次)
中共体制下的怪胎教育 2006/2/28 (17,640次)
鄱阳湖老爷庙──中国“百慕大魔鬼”(多图) 2006/2/28 (37,372次)
熬飞机吃!胡锦涛在祸国殃民的路上越走越远(图) 2006/2/27 (47,660次)
妙,怎么鼓捣也把这弄成了大新闻(图) 2006/2/27 (29,365次)
花招不灵喽 2006/2/27 (19,343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