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姜子牙不凡的一生(圖)
 
作者:阿哲
 

姜子牙畫像(互聯網)
【人民報消息】姜子牙本姓姜,名尚,字子牙,他的祖先曾受封於「呂」地,故又名「呂尚」。他是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一位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將他視爲本家人物,故被尊爲「百家宗師」。

窮困潦倒

姜子牙未輔佐周文王前,生活十分潦倒、坎坷多磨。三十二歲時,因爲商朝戰爭不斷,他爲了躲避戰禍,跑到山上修道,經過四十年的苦修,直到七十二歲才出山。出山後,因爲年紀大又沒有一技之長,只好暫時投靠在朋友的家中。爲了謀生,他曾經編制竹簍或把小麥磨成麵粉拿到市集上販賣,也開過飯鋪、賣過牛馬豬羊、爲人算過命…等等,可是每次都支持不久就失敗了,因此經常受到妻子的奚落與冷嘲熱諷。

後來他在紂王手下擔任下大夫的職務,可是紂王荒淫酒色、暴虐無道,命令他監造「鹿臺」。姜子牙看了圖樣,發現這「鹿臺」高四丈九尺,上造瓊樓玉宇、殿閣重檐,且要以瑪瑙砌成欄杆,寶石妝成棟樑。姜子牙見到紂王如此役使百姓、荒唐無度,末日必將不遠,於是對妻子說:「我不忍見萬民遭殃。娘子!你和我前去西岐,將來必有騰達之日。……」可是他的妻子嫌他沒本事,好不容易熬到一個小官也做不好,就不願跟他在一起了。姜子牙不得已只好獨自一人逃到西岐了(西岐就是後來的周國)。

姜太公釣魚

姜子牙最後到了陝西省的終南山,經常到渭河釣魚,因爲他的魚鉤是直的,所以三年過去了連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可是神奇的是:後來他不但釣到一條大魚,而且還在魚肚子裏發現了一本兵書。

有一回,周文王到渭河一帶打獵,遇見八十多歲的姜子牙坐在河邊垂釣。經過交談之後,發現他就是周朝從太公亶父起就一直盼望着的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於是周文王高興地說:「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子牙又號「太公望」,俗稱姜太公。後來他輔佐周武王滅商,屢建奇功,受封於齊地。

輔佐周室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姜太公封於齊地後,過了五個月,回來向周公報告齊地的情況,周公問他:「你怎麼這樣快就回來報告呀?」他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的禮節,一切順着當地的風俗民情做,所以齊國很快就上軌道了。」周公的兒子伯禽被封在魯地,三年後伯禽回來向周公彙報情況,周公問他:「爲什麼這麼慢才回報呢?」伯禽答道:「改變那裏的習俗、革新那裏的禮法,至少要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回來晚了。」周公聽了以後,嘆道:「政令只有平和易行,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姜太公在他著作的《六韜》一書中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他主張國君要行仁修德,不可爲己而害民,如此人民才能與國君同舟共濟,國家才會越來越強盛。

姜太公不僅爲周朝建立了完整、嚴密的政治體系,也爲齊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軍事思想,在《六韜》、《陰符經》、《太公兵法》、《太公金匱》等著作中都有論述。歷代著名的軍事家如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吸收了《六韜》等著作的精華,並予以發揚光大,故皆能在中國的歷史上名垂不朽。

圓滿成仙

據史書記載,姜太公活了139歲。爲什麼他能活得那麼久、且有那麼大的智慧呢?據了解,修煉的人達到某個境界之後,可以開智慧,也可以延長壽命。姜子牙經過四十年的苦修,不但延長了壽命,還悟到了常人悟不到的宇宙真理,然後再經過十幾年的艱苦磨鍊,最後終於成就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豐功偉業。

因爲太公的生平是如此的偉大、超常與不凡,可以說幾乎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所以齊人稱他爲「天齊至尊」。道家則傳說他已經修煉圓滿昇天成仙了。明代的《封神演義》中,更明確把他納入神仙之列。而歷朝歷代也都有人爲他建立寺廟,以供後人瞻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3/22/3981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