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好戲鑼聲漸近 輕歌曼舞聞音(多圖)
————2007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廿六個國家盛大上演
 

加拿大「蓮花藝術團」首次演出「仙笛」劇照。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陳柏年12月14日臺北採訪報導)時序進入寒冬,新唐人全球華人晚會,即將在歲末引爆節慶火花,閃亮迎新春!其中備受關注的紐約主場,將從聖誕節起,連續演出十六場,預計觀衆達七萬人次,規模遠勝去年。而亞洲、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多國城市,也將有晚會的巡迴連線演出,堪稱華人世界前所未有的最大盛事!

2007年:全球廿六大城市 輝煌登場

2004年:紐約、華盛頓、臺北、巴黎、多倫多……五大城市 觀衆一萬人;
2005年:紐約、華盛頓、臺北、香港、多倫多、倫敦……六大城市 觀衆一萬三千多人;
2006年:紐約、華盛頓、臺北、芝加哥、多倫多……十七大城市 觀衆四萬六千多人。

經過三年成功籌辦與演出,新唐人全球華人晚會已成歲末華人世界動見觀瞻的節慶大典。晚會開演前備受矚目,各方祝賀不斷。去年包括英國首相布萊爾、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加拿大總理哈珀、紐西蘭總理克拉克.海倫,和歐盟議會副主席達格瑪.羅特拜倫特在內的四百多位國際領袖,皆對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傳達慶賀之忱。而晚會展現中西經典薈萃、再現動人的神話傳說與文化傳統的底蘊,水準日益精湛,獲得2006年美國頂尖音樂表演藝術專業雜誌《Billboard》評爲全球範圍內優秀大型舞臺表演第七名,令藝文界的人士刮目相看,世界級的演出備受好評!

自2004年的五大城市、2005年的六大城市,乃至 2006年的十七大城市,2007年全球將有廿六大城市參與連線表演七十場,廣獲空前的迴響,預計僅在北美觀衆將超過10萬人。全球新唐人電視臺總裁李琮表示,今年向新唐人電視臺申請舉辦演出的城市還有很多,但限於時間,許多地方無法如期舉辦,對此深表遺憾和歉意。

透過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全球觀衆可以欣賞頂級的音樂舞蹈、典雅純正的傳統文化,在極致絕美的藝術表演之中,不但使觀衆更加深入欣賞與了解敬天信神的中華文化,溫馨寧靜的晚會氣氛,更使心靈昇華凡塵俗慮,彷彿接觸到仙境般的天籟妙音——這樣的感動絕無僅有,一年一次,是您在歲末年終絕不能錯過的一場文藝盛筵!

萬裕民專訪——丰神雅韻賀新春

本屆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藝術總監、臺灣戲曲藝術大學的萬裕民老師,同時擔任「新唐人臺灣藝術團」《仙笛》一舞與「新唐人臺灣旗鼓隊」的指導老師,談到本次臺灣新唐人全球華人晚會的主題——「丰神雅韻」,萬裕民說:「最主要就是要表達人類藝術文化如何透過神的傳遞,來到人間」。

晚會一開始,將由打擊樂演奏家李慧所創立的天鼓擊樂團《盤古開天易之隨想》,結合了打擊與舞蹈,以磅礴的氣勢爲晚會展開序幕。爾後《仙笛》登場,舞者將以敦煌壁畫飛天伎樂的歌舞神韻,傳遞仙音妙語,降福人間。旅奧鋼琴家解曉菁特別創作的鋼琴獨奏——《女媧》,以晶瑩圓潤的鋼琴樂音,表達出人類的藝術、舞蹈如何自天界流傳到人間,由此切入「丰神雅韻」的主題,喚起上蒼所創造的子民重拾返本歸真的記憶。而連續三年參加演出的「新唐人臺灣旗鼓隊」,今年所帶來的《雄姿震天門》,精采更勝已往。除了雷霆般的鼓聲,還有流利圓轉的旗舞,再加上虎虎生風的拳法,雄威震天撼地,連天門也彷彿應聲而開!

今年的「丰神雅韻」,除了帶有「丰姿萬千」的意味,還有「神韻天音」的優美,展現人類藝術純淨天成的極致。從萬裕民老師透露的幾個節目中,我們已經對2007年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有了無限的期待!

「仙笛」妙音——「新唐人臺灣藝術團」

「新唐人臺灣藝術團」創立於2006年7月,隸屬於新唐人亞太電視臺,轄下有國樂團及舞蹈團。舞蹈團由熱愛傳統舞蹈藝術的學生及社會人士所組成。萬裕民老師說這十五位團員是經過網路廣召之後,由五十多位再徵選出其中的十五位學員加以訓練,另有儲備團員,但仍有一倂練習與上場的機會,希望藉此引導與加強大衆對正統舞蹈藝術的興趣與了解。而在舞蹈團成軍之後,自八月開始排練,每週的六、日都會集訓四到五個小時,爲明年一月的演出緊鑼密鼓的展開訓練。

萬裕民指出,由於「新唐人臺灣藝術團」的成員並非科班出身,因此訓練與一般學生不同,即使是舞臺上的走路都要經過特別動作的設計與反覆引導。每一個學員的肢體狀態不同,因此每一位學員所需的訓練也不同。然而所有的指導老師都悉心指導,示範尤其重要,希望更能貼切傳達本次三支舞碼所要呈現的意境與韻味。萬老師說,由於今年的節目要展現「丰神雅韻」意境,目前集訓首要加強的,爲學員的肢體柔軟度、腰與腿的筋骨鍛鏈,同時更着重舞者儀態及神韻的細緻表現,學員在家中也不斷反覆練習,希望在上場時,能有最好的表現。

萬裕民說,雖然「仙笛」一舞曾在2006年美國紐約晚會的主場,由加拿大「蓮花藝術團」首次演出,但是當時舞者拿的笛子是長穗,而在臺灣則換成了揮灑較爲如意的短穗,且整首舞碼重新編排,相信會爲觀衆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

仙女下凡傳天音

在迎春賀喜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萬裕民希望仙界祥瑞萬千的仙氣,能夠透過舞蹈與樂音,傳達到人間來。「仙笛」一舞以「笛子」當舞碼的配件,可謂是舞蹈界的一個創舉。因爲除了戲曲中的「小放牛」中牧童的對唱中,以笛伴奏;以及「八仙過海」中的韓湘子手持笛子爲法器之外,以笛爲道具的舞蹈所見不多,並且多半僅是道具,很少加入特別的表演技巧。此次在「仙笛」一舞中,萬裕民還特別融入了古畫中敦煌舞蹈的手勢,與「三道彎」那樣優美柔轉的舞姿,在配件、舞步與身段上,是一個創新與突破。

到底天界的仙女吹奏玉笛、翩翩起舞的樣子,要怎麼以舞蹈來表現呢?談到「仙笛」一舞的編排時,萬裕民說爲了展現「天上人間」的意境,在編排「仙笛」一舞時特別着重「氣質」的體現,要將中國仕女溫婉的靈性與韻致融入舞蹈。而這對舞者來說不啻是莫大的挑戰!因爲外在的姿勢容易模仿,但靈性與天成的美則需要細體會。因此在教導上,如笑不能露齒放肆,必須淺淡但又有韻味;眼神需要靈動有神,卻又意境深遠……也許舞者僅只是坐姿,或者一個簡單的眼神,都要細緻嚴格的要求。

萬裕民強調她要求舞者的表演不能「太放」,因爲放了就失去氣質;卻也不能「太溫」,因爲太溫又沒有看頭。因此如何使舞者由內而外的展現神韻與靈性,這也是舞者最難揣摩的部分。

在優美的舞姿與清靈婉約的氣質之外,「仙笛」中的仙女還要表現出信心滿懷,自在雍容的氣度。因爲仙女在新春吹奏仙樂,是爲了將天上的吉祥散播到人間,所以一舉手、一投足間,要流露出神仙的瀟灑與威儀,使觀衆在中國傳統的舞蹈裏,能領受人天人降福的祥和喜慶。

此次「仙笛」一舞,萬裕民老師期許觀衆不但在視覺上將有美不勝收、琳琅滿目的享受,更能獲得有如親臨仙宮、得聞天音繚繞那樣的福氣!


加拿大「蓮花藝術團」首次演出「仙笛」劇照。



臺灣新唐人新年晚會藝術總監--萬裕民老師。



新唐人臺灣藝術團排練。

購買新唐人聖誕晚會票
購買新唐人中國新年晚會票
各國文字介紹併購買新唐人中國新年晚會票

簡短錄像片看過之後,還想看,請點擊Watch Again就可以再看。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2/14/4254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