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還能再玩幾次火 (圖)
 
作者:華風
 
【人民報消息】最近,中國民間興起的反日活動,包括抗議日教科書,抵制日貨,以及幾千萬人的「反日入常」簽名,起初的規模之大,確爲開國以來所僅見,事件表面看來,是日本編篡「新歷史教科書」爲侵略戰爭辯護,反對日本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然而再看事態的最新發展,以及當局後來的打壓,這場原本由中共媒體煽動挑起的反日風潮,真是大有文章。




中共幕後操控,北京爆發大規模反日活動。
(圖爲激亢的民衆聚集在日本駐北京大使館前)

事實上,中共的反日和所謂「愛國主義」,不過是一個利用來實現政權的幌子,它在歷史上就沒抗過日﹝就像毛澤東曾說的「沒有你們的到來(日入侵),就沒有我們(中共執政)的今天」﹞,現在更是清楚和日本的各種利益關係。當今日本,是中國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進口國,抵制日貨的結果也將損害中國經濟,以及導致外資進一步撤出,這是不利於其政權穩定的。中共也不可能真反對日本「入常」而在聯合國投否決票,因爲那將導致中日關係徹底惡化,長期低息貸款受損,受打擊的仍是中共的經濟命脈。

反日的挑起,也非爲維護國家領土或主權,對中日釣魚島之爭,中共長期採取妥協退讓,無論是對海外或國內的保釣活動都從不支持,實際上默認了日方對釣魚島等地的佔有。

正因爲這樣,在全國各地抗議示威和抵制日貨期間,中共反而隆重接待了由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率領,包括「新教科書」主要資助者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訪華團,並對中國民衆封鎖日本國內正爆發要求「與中國斷交」的大規模示威消息。

顯然,中共不過是利用民衆的愛國心煽動反日,真實原因是由於「九評」和退黨衝擊下的執政危機,是想緩解自身困境轉移矛盾的一招。貪官腐敗、貧富分化、失去土地、工人下崗、民間維權等,嚴重的社會危機已使其坐臥不安,而大紀元此時發表的「九評共產黨」,使世人進一步認清了中共的本質,隨之而來的「告別中共」退黨潮,從根本上動搖着它的統治,令其束手無策。利用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以達到轉移國內矛盾之目的,就成了中共眼下的救命草,所以,全力掀動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狂潮,製造敵人來轉移目標,如同歷次製造的國際敵對勢力、反華勢力、美帝、蘇修等,其目的都是爲了把人們的反對視線轉移到製造出來的敵人身上,而反對它,也就成了判國賣國的民族罪人。五十多年來,共產黨用這種手段使多少人上當枉死。

可悲的是,中共就能這樣一再操縱國人的思想情感。但令其始料不及的,是民間高漲的愛國聲浪,在各種壓抑的不滿情緒參和中,在「九評」的實質影響下,已有違其初衷超過了它的底線,大有引火燒身演變成反中共的民主示威的危險了,因而不得不趕緊打壓,撤掉了新華網、新浪網上的簽名活動,開始驅趕、監控、警告抗議者。近日並有消息透露說,中共對各媒體下達了嚴格規定不得炒作涉及中日關係的最新指示,媒體對民間反日遊行、抵制日貨等活動一律不報道,凡是涉及中日關係敏感問題的內容如歷史教科書問題、釣魚島問題等,一律採用新華社稿件,不得擅自發稿和評論。很清楚,中共所煽起的這場反日愛國,是早有預謀和計劃的,其實只是利用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至於民衆,非但被剝奪了民主自由的權力,連愛國的權力都是沒有的,黨需要你愛國你才可愛國,黨不要你愛國時那就是找死了。

然而,這次真能再借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度過危機嗎?玩火者必自焚,這場「反日高潮」,以及中共慣用的兩面手法,隨着「九評」的傳播和人們越來越看清其本質,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無論哪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是渴望自由、民主、和平,反對暴力、專制、謊言的,只要中共本性不變,危機就隨時會爆發,退黨潮就越來越盛,崩潰在即,中共還能再玩幾次火?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4/9/3536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