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童年的记忆:一支烟的发家史
 
作者:曾颖
 
【人民报消息】爷爷是在我出世之前十年离开人世的,算来也有近四十年了。四十年,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祖居的小城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反反复复的表情,构成了一幕幕惊天动地或平淡无奇的悲喜剧。这些剧情,无论发生的当时激起的涟漪有多大,在时间的长河中,却很快消失殆尽了,独爷爷的故事,却被人们传了下来,而且越传越神,越来越有趣……。

爷爷的出名,是和一支烟有关的。

这烟并不是什么稀罕物,白杆,无嘴,浑身上下打着困难时期的烙印……简陋、粗糙。但这玩意是要凭票供应的,于是就有了些身价。

那是一九五九年早春,上些岁数的人都知道那时烟的贵重。但凭一支烟发家致富,听来也的确有些玄。不过你先别怀疑,听我慢慢道来。那年,爷爷从外地回四川,在成都转车时,身上已分文全无,不吃饭可以,但没车钱却不行。爷爷拿了烟,舍不得抽,决定走路回家。过梁家巷时,见那儿有人卖散口烟,所谓散口烟,就是用笔将烟划成几段,抽一口五分钱。这样,那些手中没烟票,钱又少的瘾哥可以花很少的钱过一次瘾。爷爷灵机一动,也找来一截木炭,将烟画成四等份。不出十分钟,烟就变成了两角钱。又往前走,有商店卖盐,省城的盐不凭票供应。爷爷赶紧买了一斤,装在口袋中,心想总算给家里带了点东西,心情稍好些,走得也快了。过天回镇,在一个老婆婆家里歇脚,闲聊时谈起生活情况,老人叹息说连盐也没吃的,爷爷于是分出一小撮给老人,以感谢她的开水,老人乐颠颠收了,千恩万谢。临走时,不好意思地说:同志,我看你那么大一包,可不可以换一点给我,我给你蛋。

于是,爷爷的一支烟,从成都到天回镇,便变成了八只鸡蛋。蛋在那时是稀罕物,带回家舍不得吃,煮熟了到火车站卖,一元一个。那时,由于物资供应匮乏,物价奇贵,有的干部一月的工资只能买到一只鸡或鸭,故而,被人戏称为“鸡干部”“鸭干部”。爷爷偷偷摸摸去了四晚上,居然把蛋全卖完了,共得了八元钱。

一支烟在短短几天之内变成八元钱,这似乎使爷爷看到一些门道,于是,揣上八元钱上成都,东一斤西一斤地又买了十几斤盐。又沿路换鸡蛋,换了鸡蛋又煮熟卖,这样下来,居然又积下小小一笔钱。

这时,中国的饥饿时期来了。钱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乡间的鸡也一天天少了,鸡屎也少得可伶,更甭说蛋了。爷爷眼见换蛋不成,就将就卖蛋的钱作本钱,跑阿坝,买牛羊肉干,伪装成炭,运回家乡,偷偷摸摸卖给别人,很多人就靠吃这种牛肉干磨成了粉活了下来。到被人揭发,他被捕那天为止,几乎可以买半条街。

关于这笔钱怎么被发现的,也还有个小故事。抄家那天,人们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也没找到钱,叫爷爷交待,也不说,万般无奈,就要撤退,不想这时,领队的人发觉奶奶老是坐在一个满是油腻的烂枕头上,一个烂枕头有什么好护的,显然有名堂。夺下来撕开,满地钞票……

爷爷就是因为这堆钞票而出名的,当然这堆钞票也送了他的命。

事隔多年,奶奶仍心有余悸,就连当年领头抄家的人也成了万元户,她还宣称,独生女们凡是谁想做生意,先要和她脱离母子关系。而爷爷的故事一直在小城流传着……


转自《天涯杂谈》有删节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2/13/3868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