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賣柺》被捧紅了 高秀敏心臟病死了
 
作者:歐陽非
 
【人民報消息】2005年10月中共在美國舉行文化節,一些涉嫌誹謗法輪功的演員和劇組來不來,演不演,包括趙本山的《賣柺》,引起外界的關注。

2001年初上演的小品《賣柺》,因被認爲是在誣衊法輪功,該劇相關人員趙本山等人被「追查國際」(www.upholdjustice.org)列入到追查公告中。

有的人不明白,《賣柺》戲中並沒有提到法輪功,爲什麼「追查國際」會追查該小品的編劇和演員呢?

其實,如果要攻擊一個人,除了明目張膽的謾罵之外,還有一種更陰險的招術,就是用隱喻和暗示的手段來「含沙射影」﹑「指東罵西」﹑「醉翁之意」﹑「暗箭傷人」。

凡事離不開一個環境,人說話更是如此。在江澤民集團和中共對法輪功鋪天蓋地的輿論誣陷之下,特別是江澤民一夥剛剛在天安門廣場上演」自焚」僞案之後出臺的《賣柺》,加上採用了讓觀衆極具聯想的特定語言和動作,其「含沙射影」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是爲什麼在《賣柺》公演之後,中共媒體馬上開始從看《賣柺》來揭批法輪功。

只要去網上查詢一下,就能找到一大堆這樣的文章,比如:

從春節晚會小品《賣柺》看「法輪功」伎倆
(源自檢察日報,各大網站包括新華網,新浪網都有轉載)

「觀衆評委」爲春節晚會亮分
(雲南日報,中間提到《賣柺》「鞭笞法輪功,表演很到位」)

由趙本山《賣柺》看心理暗示
(大陸網站大量轉載,文章落腳到揭批法輪功上)

從「賣柺」說起(東方老年網)
(大肆攻擊法輪功創始人)

「趙本山」的三大騙術(人民網)
(文章落腳到攻擊法輪功創始人)

爲《賣柺》叫好(今晚報)
(說《賣柺》是揭批法輪功的絕妙註腳)

大型滑稽戲《夢醒時分》見雛形(新華網)
(《夢醒時分》是明目張膽的揭批法輪功的荒誕戲,文章引用《賣柺》來壯膽)

……

顯然,《賣柺》與誹謗法輪功脫不了關係,特別是利用羣衆喜聞樂見的小品形式,利用趙本山受觀衆喜歡的知名度,「無罵勝有罵」,起到了更加隱蔽邪惡的毒害作用。

據大連市「學習創業」報告團成員張鵬在其彙報中稱,2000年,在全國上下揭批「法輪功」的鬥爭中,張鵬爲了演誣陷「法輪功」的小品,在趙本山、姜昆來大連期間,他一天往返兩三次大連,面對面、零距離向趙、姜取經求教,最後張鵬的誹謗小品獲得全區一等獎被選中參加了全市詆譭「法輪功」的文藝演出。

這些誹謗法輪功的事,不能說與趙本山沒有關係。就如同有人要去殺人,而且你知道他要去殺人,你還教他如何更加巧妙的殺人,甚至把刀借給他去殺人,難道這不是助紂爲虐的幫兇嗎?

趙本山自己在《賣柺》上演後接受採訪時,說的也是所謂的什麼「許多人信神、信鬼,其實什麼也沒有,有的只是對科學知識的匱乏。」一語道破《賣柺》實際上是爲配合中共的主旋律,特別是對「有神論」信仰的攻擊,是地地道道的江澤民集團迫害法輪功的輿論宣傳的重要內容。

有神無神,這豈是什麼科學知識的問題?西方社會普遍信神,在科學上不知道要比不信神的中共治下的社會發達昌盛多少!

一個人有名了,做好事能影響很多人,但是,做壞事,同樣也能影響很多人。趙本山有名,但是他參與配合中共去誣陷好人,那他就是在做大壞事。

善惡終有報。參與小品《賣柺》演出的高秀敏於2005年8月18因爲「心臟病發作」突然死亡,才46歲。《賣柺》的作者何慶魁的大兒子2005年8月8日在廣州因車禍死亡。如果高秀敏、何慶魁沒有參與迫害法輪大法,這一切悲劇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生。

(原載明慧網 有刪改)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0/4/3782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