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找不着北的赵本山喝水又塞了牙(图)
 
【人民报消息】赵本山就因为能逗几句乐子,成了名人,后来拍上了江泽民姘头宋祖英的马屁,好象就成了文艺界说不得动不得的人物,照人民网的说法是狂得「找不着北」。

今天新华网有一篇文章《“鬼子装事件”侮辱东北文化》,批评的还是赵本山,这篇文章不是转自其它网站的,而是新华“网友”写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注意。

下面全文转载网友李先梓的文章:

据报道,赵本山的爱徒张小飞(曾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扮演二柱子)在“《马大帅》封镜主题晚会”上,穿着日军服装,登台吹奏萨克斯《北国之春》,据说,张小飞还在脸颊两边分别画上了白底红点、类似日本太阳旗的图案。不仅如此,在整个节目的演出过程中,张小飞除频频穿插模仿日本军人行军礼的动作外,还“冒”出了好几段日语“独白”,此举顿时激怒了广大的东北观众。影响更坏的是,该表演还被收录进二人转光碟《刘老根大舞台第四部》,已经在沈阳各大音像市场销售。但张小飞对此却矢口否认,只承认5年前曾经做过这类的事情。(《华商报》7 月9日)

对于这则消息,笔者是相信其真实性的,因为,事情发生后,赵本山曾经亲自向有关媒体打招呼,希望不要炒作此事,而且赵本山师徒的手机都一直关着机,很显然,这师徒俩在试图回避着什么。

对于此事,好多人都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赵本山,因为《刘老根大舞台第四部》的制作总监就是赵本山本人,赵本山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觉得,赵本山固然应受批评,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目前东北二人转的演出现状?

不能否认,东北二人转是东北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赵本山本人对此更是爱若性命,曾经极力想把二人转“转”进中央电视台,但去年全国喜剧小品大赛颁奖晚会上的“叫停”风波,使得二人转至少在目前仍在央视的门口“转悠”。

笔者认为,真正败坏东北二人转声誉的还不是央视的"叫停",而是东北二人转的“变种”──粗口二人转。这种粗口二人转显然走进了媚俗的怪圈,长期发展下去,被广大的东北人所喜好的东北二人转文化,发展成垃圾文化不是不可能的。


有人想收拾一个劲儿下作的赵本山!
问题就出在这种二人转的“变种”上。正是由于这种已经"变种"了的二人转一个劲儿的媚俗,一个劲儿的下作,所以才有央视上的"叫停"风波。央视再怎么希望提高收视率,也不可能以完全的媚俗为代价的。

但其他地方尤其是东北就不同了,媚俗的尤其是充斥了大量荤段子的粗口二人转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于是包括像张小飞这样已经具有了初步影响力的准明星,虽然经历了央视的“叫停”风波,但毕竟时过境迁,为了吸引观众,还是需要另外谋求新的取悦观众的招数的,于是,就拾起了5年前的老招数──身穿鬼子装出场表演了。但他没有料到的是,即使是东北观众也不买他的帐。

由此我想起了一度被掀起轩然大波的赵薇“军旗装事件”,如果说赵薇的做法真像她所说的那样是无心之失、无知的话,那么张小飞这次的做法则是彻头彻尾的无聊了,而且这种无聊还真像他师父赵本山指责央视“叫停”风波时所说的那样:是对东北文化的一种侮辱!不,应该说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侮辱!(完)

看来,有人想收拾一个劲儿下作的赵本山,他的麻烦似乎超出了艺术领域,打击他等于不给宋祖英面子,宋祖英的面子是打哪儿来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7/10/3182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