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大写中文数字的玄机
 
BBC 江迅
 
【人民报消息】读古诗,常常为古人以数字入诗词的才华叫绝。初唐骆宾王的诗词中好用数字,被称作「算博士」。骆诗有「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写得颇有气势。苏东坡邦使臣的掌故众人皆知,苏东坡以「四诗风雅颂」回应「三光日月星」终让辽使称臣,传下一则数字对的佳话。旧有一副对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和插地,七层四面八方」。「六和」指杭州六和塔,此联十个数字用了八个,自然熨贴。

今天中文里的数字,愈来愈流行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大陆,官方规定文字中使用阿拉伯数字。今年4月25日,上海某报第14版共八篇文章,其中有五篇文章的标题含有数字:《体育彩票新版22选5赢得市场青睐》、《22选5,你真懂我们心》、《体彩10周年》、《「幸运35」为何调整规则》、《福彩5月1日暂停兑奖》。数字在文章题目中,在书名、影片名、歌名中也运用不少。

如今的香港和台湾,也纷纷与时并进,采用阿拉伯数字成为一种潮流,用100代替一百,1000代替一千,50%代替百分之五十。香港电影《女人四十》,没有一个香港人会读错。但新影片《20 30 40》,却有香港人读成二零、三零、四零,从香港人的习惯看,确实没有读错,但电影说的是年龄,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读成二零岁、三零岁、四零岁,不免捧腹。假如《千机变》写成《1000机变》,《四千金》写成《4000金》,《十面埋伏》写成《10面埋伏》,「百年好合」写成「100年好合」,「小泉纯一郎」写成「小泉纯1郎」、「姑娘十八一朵花」写成「姑娘181朵花」,「记童年二三事」写成「记童年23事」,就十分搞笑了。

中国人对数字有不少忌讳,有的高楼楼层没有4楼、13楼。其实,美国人也忌讳13,而日本人也忌讳4。最近,广州和深圳有一个新措施,入户的机动车号牌尾数不再出现4字,尾数带4字的号牌,已从计算机随机选号库中删除。据悉,「删4之举」将会在广东全省各地推行。对此,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有说是「体现人性化管理和对民意的尊重」;也有人说,这是「对迷信思想的妥协」。

不少司机忌讳4字(与「死」谐音),由此产生心理暗示,主观上增添了行车的风险。于是,车主往往为了心仪的车牌号,避免有4字出现,不惜花钱托关系,走门路,滋养了一些车行和中介机构的不法行为,受贿时有所闻。政府删4之举,满足了市民的需求,无疑是务实和亲民的。

贪污贿赂总是与数字有关。去商店购物,在食堂用餐,付了钱而开发票,发票上都有大写的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写成壹、贰、三、肆、伍、陆、柒、捌、玖、拾、佰(最初写作陌)、仟(最初写作阡)。中文字数字大写,堵住了帐册上的漏洞。

据说,数字大写这一行为准则,是明朝的朱元璋规定的。朱元璋执政不久,发生了重大贪污案「郭桓案」。户部侍郎郭桓大肆侵吞政府钱粮达 2400万石粮食,与当年全国秋粮实征数相当。此案涉及12个朝廷高官、6个部的大小官员和各地许多大地主,令朱元璋十分震惊。案情处理完,他制定一系列法令,采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把记帐的中文数字改作大写,以防涂改。

当今贪污的手法不在于涂改帐目了,即使涂改也有了种中新科技手法。不过,数字大写,依然是一种防贪手段。

数字该怎幺写,看来还真有学问。

(BBC)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5/4/3100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