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後院燒起一把火──《大國政治的悲劇》
 
【人民報消息】最近一份中國官方媒體向讀者推薦了一本名爲《大國政治的悲劇》的書。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主旨是「探討大國關係悲劇性」,力證「大國外交」的不可行;而搞「大國外交」,正是江澤民時代的特色。

據亞洲時報曾慧燕3月30日報導,中國官方中國新聞社主辦的《新聞週刊》3月29日的「讀書」一欄介紹《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文章引述該書提到,大國政治的悲劇「幾如一種無法逃避的宿命」;「歷史的考驗提供的幾乎都是悲劇性的證據,而展望未來,人類也沒有找到能夠確保避免悲劇的康莊大道」。

可圈可點的是,文章指出:「強國夢最後變成了過把癮就死。曇花一現的富強之後就是深重災難。」自江澤民時代,中國即着重所謂「大國外交」,主力發展跟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大國」的關係。這種概念轉變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尤其顯眼,且悄悄演變成主流意識。

有趣的是,《大國政治的悲劇》雖然言明強國外交不可行,和江澤民外交路線相左,但出版此書的,竟然是上海官方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江澤民曾任上海市長和.市委書記,因此上海被廣泛視爲其勢力範圍;此書早於2003年3月出版,《新聞週刊》於一年後又再撰文提及,使此書的出現看起來更加不尋常。

《大國政治的悲劇》的作者約翰.米爾斯海默是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國際安全政策項目主任,美國國際關係的著名學者。該書以長時段的歷史考證,認定國際政治即大國政治。

該書指出,大國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權利最大化及地區霸權,因而大國間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衝突。但由於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權不可能獲得,故此它倡導美國仿效英國曾經扮演的角色,即不要指望成爲全球霸權,最好是扮演最後關頭的評定者角色,防止歐亞大陸出現潛在霸權。

米爾斯海默把人口與財富視爲軍事權力的原動力,而軍事權力又決定了一國的外交走向,軍事權力中最重要的是陸地力量,即征服領土的軍事能力。因此,「國際體系中最危險的國家是擁有龐大陸軍的大陸強國」。在作者看來,中國正是這種具有龐大陸軍的大陸強國。

亞洲時報在線在「體制中人看胡溫領導一週年」系列報道時已曾指出,中國在江澤民時代,企圖擺脫鄧小平六四後指中國「不強出頭」的勸戒,許多本來與其關係不大的問題上,想方設法都要擠到世界舞臺的中心,而且動輒說「不」,結果往往是前倨後恭,或前恭後倨,每每無端捲入國際政治的旋渦,應付前南斯拉夫之變、結果就是一例。

「強國外交」這個外交方向在胡溫上臺後獲得修正,「十六大」後中國的外交政策趨向鄧小平的實用主義外交思想。在中美、中日、中俄、中歐等關係方面,都力求實效,而且已逐步顯現出實效。中國更着重發展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採取利己利他的雙贏或多贏思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3/31/305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