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美智囊建议华盛顿重新审视中国政策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钟原编译报导)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约翰-卡西克(John J. Tkacik, Jr.)去年12月底在传统基金会网站上发表长篇文章“现在正是华盛顿务实地检讨中国政策的时候了”。作者全面讨论了911之后布什政府的中国政策,以及中国在重要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建议华盛顿重新审视中国政策,并且加强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关系。

2000总统大选年,国家安全顾问康朵莉札-莱斯(Condoleezza Rice)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发表文章,同意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不是克林顿政府认为的“战略伙伴”。卡西克相信,在加入布什政府之前,莱斯(Rice)、苏利克(Zoellick)和阿米提奇(Armitage)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以及如何把握美中关系的分寸,有十分清醒、现实、理性的认识。

2000年乔治-布什就职总统后,改变了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绥靖”政策,2001年4月1日的海南撞机事件也使布什政府认识到中国渐渐成为维护美国在亚洲利益的严重挑战。2001年911恐怖攻击事件后,美国政府急于在反恐、伊拉克战争和北朝鲜核武问题上寻求中国的支持和合作,华盛顿低调处理中国对美国在亚洲与其它地区活动的反抗与敌意,宣称“对美中关系的现状与未来非常乐观”。

文章认为许多美国的决策者、学者和记者不注重现在的中国,而是注重他们希望未来变化了的中国,这无疑增加了对中国的误解。因此作者从七个方面讨论了911之后的中美关系。

一、反恐怖战争

北京基于担心美国过多地卷入其影响范围内的中亚地区,对美国计划攻击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基地一直冷淡处理。911之后,中国用谨慎的言辞对是否支持酝酿中的反恐怖主义战争不予正面响应。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加压力,让他们约束美国的行动,表示中国必须有联合国的认可且无法反驳的证据,才能支持对美恐怖攻击的武装报复。解放军日报引述总参谋部部长傅全有的话说,「反恐不应被用来实行霸权」。2003年2月,一位有名的中国学者在中国外交事务期刊中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美国利用反恐这个机会来进行它的霸权策略,同时在反恐掩护下实行霸权主义。

正因为此,中国在美国的反恐怖行动中没有帮上什么忙。2002年4月,胡锦涛访问华盛顿之前,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到利比亚及伊朗进行访问,强调中国与那些国家的紧密关系。依据伊朗新闻界报导,江泽民向美国政府传递明确的讯息,他不会遵守美国的支配,并决定继续独立的外交政策。在胡锦涛访问华盛顿之后的一个星期,中国对中亚同盟国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坦施压,迫使他们不要支持美国。在北京的压力下,哈萨克重新盘算提供给美国军队的领空和基地。

二、伊拉克战争

2002年10月25日,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私下告知美国总统布什,中国不会阻碍美国对抗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行动。然而,到2003年1月,当中国看到法、俄试图阻止美国想要获得联合国批准的军事行动后,北京开始站到了反对华盛顿的行列中。2月4日,国务卿鲍威尔在纽约会晤中国外交部长唐家旋,唐私下里保证,正如江泽民去年十月在德州科沃福布什农场中向布什总统保证的一样,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将“处于旁观状态”。但同时,唐部长还告诉法国外交部长,中国支持法国“强硬的原则性立场”。美国及其盟国最后在没有获得明确的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军事入侵伊拉克,中国谴责“纯粹是一次战争犯罪”。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俄、德、法,敦促美国尽早制定从伊拉克撤出的时间表,并将伊拉克的管理权和经济重建交给联合国监管。

三、北韩核武问题

中国始终是北韩的支持者,也是北韩石油与粮食的最终依赖者。早在1999年,现任副国务卿的理查德-阿米提奇(Richard Armitage)就相信中国有自己明确的议程,来阻挠美国诱使北韩放弃核武。在2003年8月的六国多边会议结束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宣称:“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非北韩的装模做样,而是美国对北韩的政策。”到了2003年后期,北京的立场很明显地不是站在华盛顿那一边,甚至不中立。华盛顿希望北京引导平壤至美国希望的方向,然而相反地,北京却花费所有精力在促使美国转向平壤上。

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WMD)的扩散

国家助理秘书波拉-德苏特(Paula De-Sutter)2003年7月说:“原则上说,中国已宣称反对导弹扩散,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显示中国一直向伊朗、利比亚出售相关技术和物质。中国一直大力支持巴基斯坦和北朝鲜的导弹研制,北朝鲜的核武器研制也得到中国直接和间接的帮助。

2002年5月,美国制裁了8家向伊朗出售导弹设备和其他WMD相关物资的中国公司;7月9日,美国制裁了向伊朗提供有关巡航导弹技术和物质的中国公司;2002年1月和7月,美国还制裁了向伊朗提供化学武器技术和物质的中国公司。到2003年5月中国仍向伊朗出售导弹元件和技术,为此,美国对中国北方工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军工生产商)进行了经济制裁。2003年7月3日,布什政府对另外5家中国公司实施了制裁,7月30,美国宣布进一步制裁中国公司。

五、海事纠纷

2001年4月的海南撞机事件之后,美国侦察机、美国海军海洋考察船和日本战机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及领空,仍然近距离遭遇中国战机的骚扰,这些行为无疑反映了中国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采取新的强硬政策。根据新华社的报导,中国有意扩展海洋监察控管权,欲逐步将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视为领海,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距离海岸线12海里范围内才可以视为领海。在2003年1月,美国新闻报导说,中国已经采用新的法令,要求美国军事及非商业的政府船舰,要先得到中国的授权,才能在距离中国陆地200海里内的海域从事海洋侦察,而美国则要求在公海上有“接近的自由”。假如中国政府对南中国海,琉球岛链及台湾的广阔领土主张成立,中国不但会与美国在未来几年内发生摩擦,而且与亚太地区的所有其它国家都会发生摩擦。

六、人权状况

自从1989年六月的天安门悲剧到今天,中国的人权或公民自由一样没有获得显著的改善。中国有时为了某种目的释放一些著名的异议人士,做出改善人权记录的姿态,但是每一步前进都伴随著一步或著两步的倒退。比如,2003年,一位年轻的西藏政治犯在从监狱移到医院后不久即宣告死亡,一位帮助上海居民控诉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家的律师被判监禁三年,还有一位前高中老师因为在网路上贴文章而被法院判以试图颠覆政府的罪名。

七、军事扩张

美国五角大楼估计,中国每年花在防卫扩张上的总数约为四千五百万到六千五百万美金,这数字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排名第二大军事预算的国家。根据国防部报告,中国政府大部份的防御扩张是花费在长程和短程飞弹。中国的军事扩张对于台湾的安全是一个明显的威胁。如果以武力方式取得台湾,中国政府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以避免美国政府的介入。中国政府同时也改善军事训练,将美国当成是军事演练的假想敌。

结论

在回顾了中国过去两年来在外交、贸易与国家安全方面的政策之后,卡西克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利益经常持反对态度,有时保持中立,但是从没有协助美国达成目标。

他建议,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国应该加强与日本和澳洲的伙伴关系;政府和国会讨论中国问题的基点应该从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出发,将中国的民主改革列为美国对中国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且重新评估中国对台湾日益强大的军事威胁,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国际行为保持公正态度,避免在美中关系上涂脂抹粉。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2/7/2985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