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媚态十足的希拉克 (图)
 
作者:刘晓波
 
【人民报消息】

从脚红到头的埃菲尔铁塔


为庆祝中法文化年和中法建交四十周年,胡锦涛在春节期间访问法国,法国政府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大陆媒体也破天荒地做了直播报导。在从脚红到头的埃菲尔铁塔下,希拉克夫妇和胡锦涛夫妇的留影,似乎预示著中法战略伙伴关系已经发展为牢不可破的盟友情谊。

然而,看大陆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对胡锦涛访法的直播,最强烈的感受有三:一,法国以空前盛况恭迎胡锦涛的举动,让人感到只是法国总统希拉克一人的独脚戏,似乎胡的到访,只是希拉克的家事而非国事。二,胡访法所享受到的超级礼遇,与其说是胡的胜利,不如说是东道主希拉克一厢情愿的表演,胡的风光恰与希拉克的窘迫相对照。三,两个政客都变成了「商人」,只是其地位有点本末倒置的荒诞:发展中国家的元首像个腰缠万贯的大款,而发达法国的元首倒像个掮货上门的推销员。

媚态十足的希拉克

希拉克对胡锦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亲自去接机,红地毯不仅铺到了总统府和国民议会,而且一直铺到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

铺张的仪式之外,希拉克也为北京送上实惠的两大厚礼:严辞指责台湾公投和推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另外,还在「中国文化年」里封杀著名华裔法藉作家高行健,在自由巴黎用警察对付和平示威的法轮功信徒,让人恍若是在天安门广场,甚至分不清拘捕法轮功学员的野蛮警察,是法国的还是中国的!

倒退十四年,自由法兰西对中共的大屠杀发出严厉的谴责和制裁,许多被通缉的大陆流亡者得以在法国的自由中找到灵魂的故乡。而现在,自由法国之总统对独裁中共之党魁却表现得呵护有加,无非是以放弃原则来做利益交换:首先,在国际政治中,硬撑著扮演对抗美国的国际领袖的希拉克,意欲效仿当年分裂自由同盟的戴高乐,也来个「联中制美」。其次,在国内局势上,意欲通过扩张中法之间的经贸交易,从中国捞点大额订单,以此拉动长期不景气的法国经济。

胡锦涛和希拉克的双簧,胡确实所得颇丰。不要说胡成为在法国议会发表演讲的第一位亚洲政客,单是欧洲发达大国的总统对台湾公投的严厉指责,就够北京受用。然而,中共基于「美国第一」的外交考虑,决不会冒著得罪美国的风险而倒向法国,所以,在国际政治上,胡锦涛不可能给希拉克过多的回报。剩下的,只有「经贸换政治」的老套,回报以高达十六亿美元「空客」飞机订单及九项协议,如中国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厂商TCL公司与法国汤姆森公司(THOMSON SA)达成协议,联手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公司。根据中国未来的航空市场预测,在今后的二十年里,欧洲飞机制造商可望向中国出售至少八百架民航客机。

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想起一九九九年十月,希拉克作为法国的超级推销员,在中共前党魁江泽民访问法国时,创下法国有史以来二十二位元首中,唯一在私人别墅接待独裁者的纪录。而江泽民自然要投桃报李,回赠给希拉克以大礼,在访问期伤口宣布将购买二十八架「空客」飞机,价值26.1亿美元。

但是,中共对美国的依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远远超过中法关系,仅就中美贸易的规模之大和增长之快而言,也绝非中法贸易所能比拟。此次,胡锦涛给希拉克带去的这点好处,与温家宝访美前后的大规模采购相比,与历届中共高官访美时的大肆采购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从中也能看到中共决不愿意为了反美的希拉克而得罪布殊政府。

同时,欧盟就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表决,更加凸现了希拉克与独裁共舞的不得人心。由法国推动的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提案,在欧盟外长会议上遭到否决,甚至连法国在欧洲的铁杆盟友德国,也对法国的提案不以为然。因为,对华武器禁运是对中共迫害人权的制裁,在中国的人权状况没有重大改善和军费增长迅速的情况下,自然谈不上解禁。欧盟十五国有十四个国家不同意法国的提案,也说明:欧洲毕竟是自由之洲,其它欧洲国家的政治领袖还不愿像希拉克这样赤裸裸地拿人权原则作交易。

「中法文化年」封杀中国文化

在胡锦涛踏足法国之前,中共政权为了保证胡的访法成功,不惜耗费钜资来营造这场中法友好秀。中国政府前所未有地空运了约五千人规模的「中国代表团」到巴黎参加游行,仅北京一地就有七百多人。还从中国用集装箱运来一条高九米,长一百米的长龙,这条龙能在巴黎出现,花费约二百万欧元。北京要求把游行搞大,让当地华人社团帮助请人,每人四十到六十欧元。当然,每个参与游行的华人必须通过不修练法轮功的「政审」。在胡锦涛到达法国之前,大陆媒体就开始高调报导了中法文化年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对巴黎著名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巡游表演,更以「北京风情动巴黎」的大字标题,给予浓墨重彩的报导。同时,央视采访参加巡游表演的各类人员和旅法华人,背景衬托大都是「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凡是接受采访的,几乎众口一腔和千篇一律地感叹:「祖国的强盛,我们的自豪!」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为保证中法文化年的各项庆祝的「政治正确」,宣扬中国文化活动却在棒杀某些中国文化的作品。不仅巡游表演拒绝法轮功参加,而且巴黎将举行的「中国文学」主题书展邀请者的名单中,独独排斥高行健。众所周知,高行健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

这显然是出自中共政权的压力和法国政客的利益考虑的合谋。其原因,无非是高行健本人曾触犯过中共当局:一九八九年六四大屠杀后,高行健公开宣称与中共官方决裂并取得法国籍,他获得二○○○年的诺奖,流亡作家身份显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中共当局极为尴尬,因为这决不是中国官方希望得奖的人选。

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学」书展,却封杀具有诺奖头衔的法籍华语作家,岂非咄咄怪事!但对中共政权来说则是常态行为。为了党权利益,中共政权不惜耗费钜金,一方面在国内外宣扬党所钦定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在国内外打压党所厌恶的中华文化。所以,无论是法轮功还是高行健,只要中共当权者不高兴,就统统在封杀之列。而法国的政客则完全违背了创作自由的原则,只允许中共钦定的「中国文化」进入中法文化年,而不允许中共封杀的作家露面。希拉克已经变成了中共扼杀文化的帮凶。

希拉克挺独裁中共的背后

在希拉克力挺独裁中共的举动背后,我看到的是不讲原则的政客希拉克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孤立窘境。就国际局势而言,首先,伊拉克战争的迅速结束、萨达姆的落网和伊拉克重建进程的加快,使反战的主要国家只能被迫在事后追认萨达姆倒台,也就等于在事实上承认了倒萨之战的合法性。其次,美国在战后尽力争取国际社会对伊拉克重建的支持,德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成为美国优先说服的对象,致使带头杯葛美英的法国政府愈发尴尬。希拉克虽然也想向美国示好,但美国则有意亲近德国而冷淡法国。再次,在强硬美国的威慑下,「邪恶国家」开始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纷纷开始对自由同盟作出妥协,显示出「先发制人」战略在反恐上的功效。就法国本身局势而言,希拉克在国内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想做国际领袖,除了道义上的感召力之外,还必须有本国实力做后盾。但法国经济长期低迷,增长率过低(二○○三年只有千分之三),失业率和政府赤字的双高,致使低迷的法国经济至今不见多大起色;对二○○四年的乐观预测,增长率也只能达到1%左右。更要命的是,尽管拉法兰政府推出一系列改革计划,但在传统体制的瓶颈制约中和不断的罢工浪潮的冲击下,尽显举步为艰之态。法国的所有公营行业几乎都举行过大罢工,甚至连法国外交官和科学家也加入罢工的行列,这在当今世界上实属罕见。如此不景气的国内经济,绝非中共给出一点点的订单所能拉动。

法国舆论不认同向中共献媚

好在,法国毕竟是自由国家,民间舆论并不认同希拉克向胡锦涛的献媚。

虽然,希拉克在与胡的会谈中,象征性地提到中国的人权、政改等问题,希望中国的改革能够让经济成长与自由民主同行;胡锦涛在法国国会发表讲话,也表示要继续进行法治改革,再次承诺条件成熟时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希拉克向独裁中共过于示好的行为和中国糟糕的人权现状,仍然受到诸多的抵制和批评。法国议会的577名国会议员中,仅有二百四十名议员出席,其余议员因为不满中共政权侵犯人权,抵制胡锦涛的演说,使议事厅显得冷清。一名出席的议员则在胡锦涛发表演说的半小时内,全程站立,并在嘴上贴上白胶布,以示抗议。国际上多个人权组织也批评中国政府迫害人权。

法国的在野党和学者也纷纷批评希拉克。法国国会中在野的社会党领导人埃洛尔说:我们必须发展法中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忘记指出我们之间的分歧。在野的社会党议员认为:国会不允许议员向胡锦涛提问的做法是丑陋的。绿党议员马麦尔说:希拉克在人权问题上的沉默不会使法国从中国那里得到更多的订单。法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白夏先生批评:法国在台湾问题上为胡锦涛说话,这是不能接受的。法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更是毫无意义。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布里塞说:希拉克及其助手期待与中国成为密切的经济伙伴,这只是一种梦想。

法国及欧洲的诸多媒体也批评希拉克的媚态,质疑卑躬屈膝到底能为法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法国右派《费加罗日报》评论说,「法国公司不需要通过阿谀奉承北京政府取得合同,而是要通过证明自己技高一筹赢得合同」。《世界日报》认为:「对中国糟糕的人权纪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原谅。」《新苏黎世报》甚至发表《法国向胡锦涛磕头》的标题文章。这些舆论,已经凸现了希拉克的亲中外交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在法国、在欧洲,在世界……曾经自视为欧洲领袖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自由联盟内部屡屡制造麻烦、想与美国争夺世界领袖的希拉克,似乎越来越陷于形单影只的处境。希拉克在拿到独裁中国的大笔订单的同时,正在失去作为欧洲政治领袖的信誉。

独裁与自由之间的歧途,在希拉克的盛宴中变成了投桃报李的交换,穷国的独裁款爷用大把金钱向富国的自由总统购买政治利益。而舍弃自由同盟的希拉克,像当年的戴高乐一样,似乎除了投进独裁中共的怀抱之外,再也找不到提升法国威望的方向。

二○○四年一月三十日于北京

(《动向》杂志2004年2月号)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2/17/2997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