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大選落幕才明白!布什贏在這一點(圖)
 
作者:李天笑
 
2004年11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許多人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004年,全世界見證了美國總統是怎樣煉成的。

美國總統是人民的選票一票一票鑄成的。他的好與壞,真誠與虛僞,誠實與謊言,功績與錯誤,他的性格和操守都要一一受到選民最嚴格的檢驗。這是專制者連想起來都膽戰心驚的,更不要說會敢於一試。如果說,勝選者是高大的,那麼,他的高大是人民的選票壘起來的。布希不但贏了選舉人票,而且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普選票。如果說,敗選者是值得尊敬的,首先在於他敢於一試;其次勝選者的勝利便有了價值。布希稱呼凱瑞是「值得、強悍與可敬的對手。」

然而,在勝選者與敗選者之間並沒有天然的鴻溝。如果昨天布希拿不下小小的俄亥俄州,歷史就重寫。俄亥俄州並不是布希當然的鐵票。民主制度也不允許有鐵票。布希在俄亥俄州的勝出是一票一票構成的。但是,布希的勝出決不是偶然的。

其實,俄亥俄選民並不滿意他們所經歷的失業狀況。布希上臺以來俄亥俄人丟失了23萬多個工作。據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曾在俄亥俄州舉行現場聽證會,俄亥俄州的製造業,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生産、鋼鐵、機器製造等産業,受到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和低人民幣匯率的負面影響。俄洲本土的工廠紛紛倒閉,大量工作機會外流。業主和工會都認爲布希政府在平衡美中貿易方面做得不夠。但另一方面,俄亥俄民風純樸、保守、人們重視道德和信仰。NBC和ABC的民調都發現,在美國中西部的廣大地區,選民對涉及價值觀的問題(如同性戀婚姻、墮胎)的重視程度超過了經濟和反恐。

因此,俄亥俄選民要在利益和信仰之間進行選擇。這裏,俄亥俄州的布希競選班子做出了一個看來毫不起眼,但舉足輕重的行動。他們寄出了約250萬封信。信裏附有一座漂亮的教堂和一幅傳統家庭的照片,上面寫著:布希同你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婚姻,生命和信仰。

正是這封信中的道德信仰的感召力,加上85000名共和黨志願者在俄亥俄城鄉遠郊挨家挨戶的遊說,提醒選民布希在社會問題上的價值觀,特別是反墮胎及主張修改憲法,明令禁止同性戀婚姻,使遭受了嚴重就業危機的俄亥俄州選民在道德信仰和個人利益的兩極天平間最終擺向了道德信仰,促成了布希最後的勝利。這一點,由在本次大選中俄亥俄州(包括其他十一個州)絕對多數通過修改州憲(確定合法的婚姻僅系一男一女之間結合)得到了證實。

數月以來,難分軒輊的民調百分點使人感到眼花撩亂。大量評論都淹沒在反恐及經濟的分析中。選舉專家們都在精心判研各種選情拼圖。而俄亥俄州布希競選班子獨具慧眼的戰略幫布希拿下了俄亥俄州。不是布希的這幫人比凱瑞競選班子智商更高,是因爲俄亥俄選民的信仰和價值觀與布希的信仰和價值觀起了強烈的共鳴。俄亥俄選民是把選票投給了布希的信仰和價值觀。布希認爲,「自由是上帝給人類的禮物」。這是他解放伊拉克與反對同性戀結婚、反對墮胎、反對殘害生命的胚胎幹細胞等所有政策的出發點。而凱瑞雖自稱是天主教徒,但信的不真。他把墮胎當成是當事婦女、醫生、上帝之間的事,把上帝與人的利益放在同等地位去考量。凱瑞所在的麻州最高法院今年5月17 日准許同性合法結婚。

換一個角度看,這場美國曆史上空前激烈的、人類歷史上驚心動魄的民主選戰,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念和利益兩種競選立場和理念的角力。布希對神的信仰奠定了他堅定的人格和充滿正義感的決策。在布希看來,薩達姆剝奪了神給人的自由的權利,所以剷除薩達姆,是正義和必要的。這樣,世界和美國才會更安全。布希也考慮利益的平衡,但神的旨意是第一位的。而凱瑞更多的是基於對利益的考量和人的機敏,由此産生變化不定的立場。布希對神的堅定信念最終決定了選民對他的信任。儘管凱瑞贏得了三場辯論,儘管他風度翩翩,比布希更擅長言詞,具有東北部英格蘭貴族的高雅氣質,美國選民還是把選票投給了耿直的南部牛仔布希。據投票後的選民調查,在認爲道德觀念最重要的選民中,80%都支援布希;凡認爲宗教信仰是人最寶貴品質的選民, 91%把選票投給布希。而那些認爲經濟或就業最重要的人,則有80%支援凱瑞。同時認爲智慧是人最寶貴品質的選民,則有91%把選票投給凱瑞。

這一點根本區別,直到大選落幕才爲人注意。當密切關注俄亥俄選情的專家們和凱瑞的競選顧問們恍然大悟時,凱瑞只有認輸。俄亥俄前民主黨主席、凱瑞的非正式競選顧問提普斯說,「福音教會的信徒也來投票了,非常明顯,是同性戀婚姻公決讓他們出來的。我相信對布希的支持者來說,道德觀比反恐、經濟更重要。我感到驚訝。我過去未注意這一點。歷史上,俄亥俄總是優先考慮經濟問題的。」當然,有的凱瑞支持者至今仍不明白,打電話給電視訪談節目,問道,如果再追加更多的廣告費,是不是凱瑞就可能勝選?專家無語。

下多少錢,能贏得美國?布希信神,神讓他贏。

原題爲:《總統是怎樣煉成的》

 
分享:
 
人氣:19,66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