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遷都?━ 北京被列爲四大惡心城市之首
 
作者:張民(加拿大)
 
2003年8月2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不久前,韓國當選總統盧武鉉宣佈韓國將遷都,準備將首都從漢城遷至韓國腹地忠清地區,四年後動工,七年後搬家。這一消息又一次激起了中國也需要遷都的議論,連前總理朱鎔基都表示:如果沙漠化問題不能予以控制,遲早要將首都遷往它處。而韓國遷都的理由:人口急劇膨脹、交通堵塞、大氣污染、住宅擁擠、房地產投機、戰略安全問題等等問題,北京都存在,而且有過之無不及,另外北京還要加上極度缺水、沙漠化逼近北京等更嚴重的問題。所以,北京比漢城面臨的危機更大。

長期以來,特別是元明清以後,近七百多年北京一直作爲歷代京城國都、國家的政治中心,使北京人有了一種深重的自大感,認爲,北京就應該是中國的首都。聽到遷都的議論不免嗤之以鼻,不以爲然。其實,從各方面看,北京現在都存在著很大的危機,如不及時研究解決,遷都將是很正常的選擇。

北京曾經是一個城內河湖縱橫,城外清泉四溢、稻花飄香,水資源很豐富的城市,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急劇膨脹,現在北京卻成了有河皆臭,有水皆污,泉幹河枯,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城市。儘管市政府已投入巨資進行治理,但距一個現代化首都的要求則還相差甚遠。所以一談到北京的問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水資源危機問題。現在北京人均水資源只有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32,不及聯合國確定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警戒線下限的1/3,而且科學家預言,由於受地球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未來很長時間內,氣候將更趨乾燥,淡水缺乏將更加嚴重。

另外,北京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材料稱:北京1999年的空氣污染程度位居全球第三。儘管北京市政府已拿出了巨大力量改善空氣質量,但北京氣候條件不夠好,冬春多風沙、沙塵暴,供暖期長達四、五個月,加上機動車數量急劇增長,光汽車已近200萬輛,即使在空氣質量二級的天氣裏,上下班高峯時間,汽車尾氣也讓人喘不過氣來,比北京郊區相差甚遠。

過去垃圾包圍北京,通過近些年的努力,已建改露天堆放爲填埋。但垃圾填埋並不是垃圾處理的最佳方式,還會污染地下水,一些塑料製品等化學物質需幾百年才能分解。北京每天都要產生一萬多噸垃圾,而且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垃圾量還要日益增加。

更何況沙漠化的威脅直逼北京,最近的沙丘羣距北京只有70公里,而且處於北京的上風向。沙塵暴不斷肆孽北京。如果氣候持續乾燥,北京的水資源危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北京會變成沙漠並不是危言聳聽。

北京的人口危機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數量方面,一個是質量方面。 數量方面,北京市社科院研究的結論是:北京市可支撐的人口容量的最大值是1277.77萬人,但實際上,到1997年北京的總人口就已突破1500萬人,預計到2010年就可能達到2000萬人,超過允許容量近兩倍。

質量方面,北京曾多次自豪地宣稱,北京是全國人口素質最高的城市。北京有全國最多的大學、最多的科研機構、最多的中央機關,2000年第五次普查人口時,北京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的人數佔17.5%,遠高於全國平均4%的水平。但是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人口質量則十分令人擔憂:1、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2001年,北京市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8.4%。早已超過7%的進入老年型社會的標準。2、人口貴族化。老百姓中流傳著一首民謠:」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錢少。」其中北京就指的是北京的官實在是太多了。報載,我國解放初期,官民比爲1:600,現在已達1:28。北京大大小小的中央和地方單位中,官員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所以老百姓說:北京是「局級滿街走,處級不如狗」,另外,北京有車有房的大款多,官多高幹家屬子女也多,高消費的人多,消費水平高。加上衆多官員們的公款消費,整天飯局不斷,歌舞昇平,形成了嚴重的奢糜風氣、官僚貴族作風,連普通老百姓也養成了北京大爺,髒活累活不願幹。

北京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比外地要低100多分,70%以上的考生都能上大學,孩子們大學畢業也就不肯再去當普通勞動者。所以北京的建築、市政、環衛工人;家政、商業服務行業的售貨、服務人員都要依靠外地打工人員,新一代的八旗子弟正在形成。

3、人口道德劣化:前不久,鳳凰網登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道德荒蕪的中國都市》,指出:「通常而言,愈是現代化大都市愈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國則不然,僅北京上海兩地便有一種普遍嚴重的都市病態人格,京滬人那種沾沾自喜的優越感與其國際大都市的地位極不相稱。」最近甚至有一個人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四大惡心城市排行榜》,竟把北京列爲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四大惡心城市之首,稱爲最令人噁心的城市,令人汗顏。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已經是多年受到指責的老問題了。

(議報)

 
分享:
 
人氣:14,2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