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但愿胡锦涛不以悲剧收场
 
作者:王丹
 
【人民报消息】萨斯风暴稍有平缓,胡锦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展开外交活动了,他急于树立自己国际形象,走出江泽民阴影的用心清晰可辨。在这种心情下,对胡锦涛来说,做出与江泽民有区隔的动作就很具备象征性。举凡在萨斯问题上有限度的透明度,对高级官员的快速惩处,出访时轻车简从,并取消迎送仪式等等都可以看出这种区隔。外界尤其是西方媒体因此普遍地对胡锦涛抱有期待,期待他成为叶利钦似的人物,作中国共产、集权制度的终结者。

这种期待显然太乐观了,我们把胡锦涛与中共前任总书记赵紫阳做一个比较就可以知道了。赵紫阳在1988年兼任总书记之后,在邓小平的默许下,政治上也颇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如设立国务院政治改革办公室,十三大上提出社会对话,停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等等,当时国内外对他的期待更甚于今天的胡锦涛。然而赵紫阳带来的一切希望很快就全面地破产了。客观地讲,这当然有邓小平支持保守派反扑的原因,但赵本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不能彻底地下与旧体制决裂的决心,对保守派的进攻没有进行破釜沉舟似的反击,也是令人遗憾的失败原因。

在“六四”已经14周年的今天评价赵紫阳的功过是非,我们当然钦佩他不计个人名誉的勇气和坚决站在人民一边的良知,但也遗憾地看到,受了中共几十年栽培的赵紫阳即使再具备改革意识,他也仍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样我们也不能不指出,无论胡锦涛多么形象清新,仍不应该忘记他也是共产党员,无论是从利益因素考量,还是从他的成长经历分析,他都不具备任何与旧体制决裂的基础。

这里就带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胡锦涛肯定会做出一些江泽民不肯做的改革,包括政治上有限度的改革,但是他的改革到底是为了改变中国,还是为了区隔于江泽民政权,从而巩固他自己的权位呢?动机上的不同,才是确认他是否是真正的改革派的标准。外界不能只看他的作为,而忽略他的动机。第二,从各方面分析,胡锦涛的处境与所作所为与赵紫阳都有相似之处。赵紫阳的结局证明在中共旧体制内,任何冲击性的政治改革尝试,都会引起强大的反弹。胡锦涛要想以政治改革区隔于江泽民的经济改革,如何规避政治风险,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历史教训是很清楚的,以赵紫阳、胡锦涛这种历史上的迟疑者的处境,如果他们不痛下决心,彻底与旧体制决裂,最后只能以悲剧收场。而胡锦涛如果不想重蹈赵紫阳的覆辙,应当深思这个历史的教训。

(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5/31/2655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