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胡錦濤有可能迫使江澤民在明年兩會前交出軍委主席
 
【人民報消息】據世界日報報道,在SARS風暴尚未退去的時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展開他就任國家元首後的首次外交出訪之旅。從國際舞臺的亮相來看,這次出訪的機遇已經超過其前任江澤民。胡錦濤不僅要訪問俄羅斯等國,更要參加法國主辦的G8「南北元首非正式對話高峰會」,這是江澤民以往想去,卻因爲要在入世上保持發展中國家地位而不敢去的外交大秀。具體而言,胡錦濤不但要與普京兩度會晤,也將在聖彼得堡和法國與美國總統布什兩次握手言歡,其受到世界輿論的極大關注就不言自明了。

或許,全球媒體希望通過這場外交處女秀,一睹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胡錦濤和其「第一夫人」劉永清的個人魅力;而各國領袖則想摸一摸這個外交對手的底牌,以便日後更好地打交道。但對胡錦濤自己來說,這次外交出訪遠遠超出象徵性的外交禮儀,而是通過對外形象的塑造,來強化對內的政治地位,通過外交的亮相,來爭取國內的民意,通過全球元首網路的建立,來打造世界領袖的印象。

說穿了,胡錦濤的這次外交之行,首要目標是走出江澤民的陰影。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般的看法是江澤民長於作秀,並在國際場合鬧出一些笑話,但他唱歌彈琴背詩講英語的「海派作風」,給人一種長袖善舞的外交內行錯覺,而舉止嚴肅不苟言笑的胡錦濤,則給人某種拙於外交,不能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縱橫自如的印象。因此,在中共外交權力交替的過程中,江澤民利用這種「外交優勢」營造不全退的態勢,並想通過錢其琛、唐家璇這套人馬控制外交決策,爲自己保留政治舞臺。

胡錦濤要打破外交上「江規胡隨」的外界刻板印象,就必須從最外在的形式上做起,改變江澤民外交作秀的「鋪張風格」,以務實簡易的作風開創胡錦濤時代的外交風範。這就是胡錦濤帶頭實行新的出訪禮賓規定,不舉行送迎儀式的背後意義所在。當然,從表面上看,這樣的新人事新作風也符合胡錦濤去年上臺之初要求全黨「艱苦樸素」的邏輯,同時在全國民衆爲SARS共赴國難的時候,這樣的低調也能夠博取民衆支持。

其實,胡錦濤、溫家寶、吳儀這代表中共新勢力的「三個代表」,已經通過「抗煞」壓過了被批評爲到上海去「避難」的江系人馬,贏得了民意的廣泛支持;胡錦濤正可以通過這次外交之行,再把內政上的優勢擴展到外交,全面壓縮江澤民戀棧的權力基礎,迫使江在明年的兩會前提前交出軍委主席的「寶座」,解決「兩個中央」、「兩個中心」的怪異局面,使權力和責任全面配套。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胡錦濤通過所謂公開化透明化的策略,來形成輿論壓力,讓江知難而退。

事實上,江要「垂簾聽政」,就喜歡暗,喜歡祕密,不把自己老態龍鍾但權力慾望很強的真面目展現在民衆眼前,因爲這個特殊狀況,人們也懷疑這次SARS疫情隱瞞的最高決策背後,有江的「黑影」,軍隊不及時支持「抗煞」,也是江貽誤「戰機」。胡錦濤借三六一潛艇失事事件,讓軍事祕密公開化;又借出訪需要在外部世界確立實權領袖的形象之理由,在公開報導的政治局會議上發表國防與軍事觀點,予人已經接掌最高軍事權力的感覺,這是另類造勢的典範。

由此可見,胡錦濤把「抗煞」面臨的政治危機,巧妙地轉化成鞏固權力開創新局的契機,江澤民全面落居下風。不僅如此,胡錦濤通過出訪前「一週自我隔離」的外交手腕,給與海內外一種理性、自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新型領袖的形象,其外交決策的內功,絕非表面的嚴肅呆板可以掩蓋得住。有趣的是,克林頓時代,國際外交舞臺講究才氣和表面光,江澤民正逢其時;布什時代,國際外交舞臺講究樸實和率直,胡錦濤相當吻合。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胡錦濤出訪帶來的內外震撼,還是有戲可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5/30/2654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