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新加坡海峡时报点名批评江泽民赞扬温家宝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刘冉编译报导) 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21日发表Ching Cheong 的评论文章说,中国因处理SARS不当付出了深重代价,问题是它的领导人从中吸取教训了吗?北京目前象是在朝正确方向发展,但彻底解决这一危机的障碍仍然存在。

文章指出,最近,十位著名学者参加了一个关于SARS的研讨会,他们总结出至少十二个导致疫情爆发的因素,包括缺少危机处理机制,官僚主义盛行。但这些只是外在因素。

事实上,去年十月,一份官方内部文件通知国内所有新闻媒体不得报导负面新闻,以便在11月初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能够顺利召开。媒体在三月份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前也收到了类似的文件。

最初SARS爆发时,它被当作是每年在冬春季发生的流感而未予报道。新闻封锁导致全球失去了宝贵的五个月时间,在这段期间新型的致命病毒不仅肆虐中国还蔓延至全球。可悲的事实是,最高领导人出于明显的政治目的而命令封锁消息。

在这五个月期间,江泽民如人们预料地那样,从党总书记和国家主席职位上退了下来。但却保留着握有实权的军委主席一职,并成功地将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党的高层领导职位上。

评论指出,SARS危机的根源在于这个政治体制──执政党拥有绝对权力却没有任何限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处于权力顶峰的人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然而,在中国人们主要讨论的不是这一点。

在抗SARS中表现突出的温家宝总理称这次危机是“发生在政府过渡时期的突发事件”。他恳求国际社会的同情和理解。

文章认为,一个重要教训是,在任何政治体制中都应该有足够的检查,监督机制,尤其是自由,负责的新闻媒体,这样可以防止错误的政策演变成大的危机。

如中国在这次SARS危机中,政府隐瞒致命病毒的蔓延情况,直到退休军医蒋彦勇打破沉默说出真相。他写信给中国的国家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台揭露掩盖的事实真相,但都没有成功,或许它们不敢调查这一事件。蒋医生随后投信给「时代」杂志,该媒体报导了此事,最后导致中国政府出来澄清事实。

由一个美国媒体来揭露中国政府的错误行为是一个让人难过的事情。

长期以来,中共内部的一些改革者意识到自由,负责媒体存在的必要性,这样可以限制共产党,中共犯下了一些非常可怕错误,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的文化大革命。

15年前,在前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的支持下,起草了一部关于新闻的法律草案,赋予媒体报导事实真相的权力。遗憾的是,这个草案在江时代被束之高阁。SARS危机再一次突出了自由负责媒体存在的必要性。

文章说,如果中国政府能吸取教训的话,那么SARS危机就变成了中国改善其体制的动力。但有许多令人人忧虑的迹象表明中国人没从教训中学到什么。

在网上的论坛中,许多网民,按理说他们是中国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活跃的,有思考能力的群体,他们却因SARS的爆发而指责他人。一些人声称是美国发动的反华生化战,一些资深政治家居然称病毒是美国人制造的,用以转移全球对美国占领伊拉克的注意。许多人相信世卫组织建议不到中国部分地区旅游的警告是一个阴谋,因为它响应了美国媒体孤立中国的呼声。

这些不理智的观点以及不检查自己错误的行为,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新加坡总理因为SARS而取消访华后,全国猛烈抨击新加坡的行为,许多人形容这一举动是“在朋友背后捅一刀”。

如果中国在这一危机中没有总结出经验教训,继续为自己的麻烦而责怪他人,那么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所付出的代价就白费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5/22/2641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