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連續4年乾旱 北京水荒制約經濟發展 (圖)
 
【人民報消息】水資源緊張已經成爲制約北京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北京已經出現1949年中國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供水形勢。近日,中國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辦公室主任張基堯指出,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區因持續多年乾旱,目前缺水形勢日趨嚴峻。

北京市已經連續4年乾旱,4年年均雨量僅爲多年平均雨量的70%。2003年以來,北京降雨量仍比多年平均雨量少30%。目前北京市主要水源地密雲水庫,蓄水量僅7.76億立方米,可供水量僅3.5億立方米,而每年需供城市生活用水量爲5億立方米。長城附近的官廳水庫,每年約有290萬□泥沙流入水庫,淤積量超過6.19億立方米,約佔總庫容的27%。在人口急速成長下,2010年北京全市將缺水11.85億立方米,如遇枯水年將缺水19.99億立方米。

爲解決北京水荒危機而啓動的「南水北引」工程,計劃從長江將水抽送到北方。但工程浩大,需穿過長達1200公里的山脈、及沙漠,總建價高達1490億人民幣,最快只能在2010年完成。「南水北引」工程完工後,也僅提供12億立方米水,並且成本極高,用戶難以承受。

張基堯說,今後幾年如果持續乾旱,北京市將加大節水、污水處理回用力度和儘可能挖掘當地應急水源等措施。但是從2007年至「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前,北京當地水資源也將難以爲繼。

北京除了嚴重缺水問題,還有水質污染嚴重問題,北京的污水集中處理率僅達40%,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和滲井、滲坑,加之農藥和化肥的過量使用,許多地下水和河湖受到嚴重污染。城市下游的河道多爲超五類水體,基本沒有生物存活。

水荒意味着未來5年北京市資源利用形勢將進一步惡化,而這將對北京的投資環境和工業結構調整帶來嚴重影響。耗水量大的工業的成本將顯著增加。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錢易的對北京水資源危機的看法更爲悲觀,他認爲,倘若水源和污染不能有效解決,北京已到了不得不考慮遷都的問題。

儘管北京的水荒特別突出,中國城市普遍缺水:中國的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嚴重的城市達130多個,大城市大都缺水。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立方米,日缺水量超過1600萬立方米。目前中國因污染而不能飲用的地表水佔全國監測水體40%,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飲用不合格的水源。中國河流近二分之一河段受到污染,十分之一的河流長期污染嚴重,其水已失去使用價值。專家估計,中國缺水的高峰在2010年和2020年出現。

很多人只看到中國呈現的勃勃商機。但是這種繁榮可能只是以過度開採自然資源和犧牲可持續發展而造成的一時一刻的表象。一個生命之源都處於危機的國家其經濟很難取得長足的發展。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1/16/2876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