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腐聲依舊!尉健行講貪腐驚人內情(圖)
 
林凌
 
【人民報消息】


胡錦濤只有逆「江」行舟才能逃生!


去年僅一年軍費逾三千億元

據國防大學研究室透露:中國2002年度國防費用爲三千二百億元,公佈的白皮書所說的一千六百九十四億元,並沒有包括軍事科研、新一代軍事裝備生產和工程建設。

國防費用消耗

各大軍區、集團軍轟轟烈烈搞「軍官、幹部減肥運動」,分「連營」「團師」「軍」三級,減五公斤以上者獎一千至二千元;減七點五公斤以上者,獎二千至五千元;減十公斤或以上者,獎五千至一萬元。

2002年夏季,江澤民在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調整退役、退休將級、校級軍事人員安置、補貼待遇》的報告上,大筆一揮,把一次性增撥款項「五十二億」圈掉,批上「一百二十億」;把每年增加的特撥款項「二十億」圈掉,批上「三十五億」。

鎮壓法輪功所用逾七十億元

財政部長講,2002年拖欠百姓工資六十五億元

中南海唱歌音響效果不夠國際標準,兩億元裝修

江澤民批准四十五億元建中國大劇院,現正緊急施工

年度反腐經費是年度軍費的兩千分之一

中紀委年度經費爲一億六千七百萬元,僅夠三個月不到的開支。年度軍費三千二百億元是中紀委年度辦案經費的兩千倍,中紀委年收舉報十六萬件,百餘省部腐敗大案積壓,沒錢辦案!

江澤民爲首的黨中央反腐決心有多大?數字已經替他說了話!

《動向》1月刊發表了岳山的文章《尉健行講貪腐驚人內情》。文章說,去年十二月底,中紀委新老班子完成交接。尉健行在交接時披露:從一九九八年以來,中紀委收到舉報年達十六萬多件;積壓的省、部一級單位腐敗大案四十多宗;省、部一級幹部腐敗大案一百十多宗,地、廳一級單位腐敗大案一百八十多宗;地、廳一級幹部腐敗大案四百五十多宗。

這僅僅是被舉報的。

胡錦濤高度評價受夾板氣的中紀委老班子

去年十二月底,中紀委新老班子工作交接告一段落。這是中共的幾個「基柱」中,工作尚屬順利的一個。其他幾個「基柱」,如國務院黨組、人大常委會黨組、政協黨組、中央軍委黨組,在交接中都出現一些積壓舊賬的爭議。

胡錦濤出席了中紀委常委會,在會上對上屆中紀委工作及領導班子,予以高度評價,對交接工作的評價是「踏實、認真,對黨、對職責作出了交待」。

胡錦濤談中紀委工作

胡錦濤在會上說:在法律制度還不完善,在黨內舊的習慣勢力還佔有很大市場,在腐敗、違法活動還是很嚴峻,在反腐敗鬥爭工作機制還不能有效發揮戰鬥威力的情況下,中紀委同志是忠實地履行了職責,頂住了主要是來自黨內種種人爲阻力和干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要取得反腐敗鬥爭工作的基本勝利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治系統和監督機制,今天僅僅是邁開第一步。問題都集中反映在政治體制和監督機制上、黨的幹部隊伍建設上。

具體的「人爲阻力和干擾」來自何方?

2002年12月4日召開的紀念憲法公佈實施二十週年大會,胡錦濤在會上的講話,令三千與會者自發地響起九次熱烈的掌聲,講話有三次被掌聲所打斷,會後,中共中央收到了二千七百多件來自省、部黨政部門、科研部門、大專院校、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工商聯的支持函電,而江澤民拒絕出席,新的中央書記處二次討論未通過以重要文件的形式要求學習胡錦濤講話,中央書記處曾慶紅、中辦主任王剛都指示:當前至明春第十屆人大、政協兩會期間,政治學習,以十六大文件爲主題。

胡在中紀委常委會上還說:社會上的強烈呼聲、人民的強烈呼聲,是對共產黨前途發出警告,對共產黨的命運又一次敲響警鐘。很憂慮、很危險的是,不少領導幹部已經喪失了危機感。

其實不是「喪失了危機感」而是增強了危機感,貪官們不在乎共產黨會不會倒臺,他們擔心的是自己還沒貪夠之前黨就垮了,另外江家幫越貪越升官的榜樣也是貪官隊伍迅速壯大的原因。

當代包青天沒有實權也當不成包青天

胡錦濤還高度讚揚了上屆中紀委副書記曹慶澤、劉麗英,在黨內反腐敗鬥爭工作中敢碰硬、敢撼有後臺的「大老虎」,是紀委戰線的楷模,還說:紀委工作需要曹慶澤、劉麗英,黨的事業需要曹慶澤、劉麗英,人民的呼籲需要曹慶澤、劉麗英這樣的楷模。

如果中紀委能夠先把江綿恆給「雙規」了,把江澤民給制裁了,老百姓才覺得中國真正有了「包青天」。

尉健行只敢「沉重」不敢行動

岳山的文章說,尉建行在交接工作時,神情沉重地說:工作沒做好,包袱很沉重,心情更沉重,主要責任由我來承擔。五年多前,對人民、對黨的承諾,還歷歷在前,是想盡全力履行好職責,事實上腐敗局面還是這樣嚴峻。在履行職責時,也常違背自己的信念,違背對職責的承擔。這個過失、教訓,希望新一屆紀委同志能引以爲戒,不要犯;這個包袱也不要再背上,要對歷史、對人民有個合格的交待。

尉健行的這番講話,觸動了與會者,往日的酸甜苦辣一起湧上心頭,不少紀委委員掉下了眼淚,沉思片刻後,會場裏響起了雷嗚般掌聲。這掌聲中包含着責任和希望。

紀委工作的一切阻力、壓力和困擾來自江澤民

尉健行在工作交接時坦承受到阻力、壓力和困擾的情況;從1998年以來,有關積壓着、無法展開調查的省、部一級部門、單位的腐敗大案有四十多宗;省、部一級幹部腐敗大案有一百十多宗;地、廳一級部門、單位腐敗大案有一百八十多宗;地、廳一級幹部腐敗大案有四百五十多宗。大多數部門、幹部,動不得、碰不得,照樣幹着腐敗、違法、違紀的活動。

通過十六大的召開,每個人都看到這些貪官污吏之所以敢這麼猖狂,就是因爲到目前爲止黑根子還沒人敢觸動。

中紀委每年收舉報十六萬多件

尉健行披露:從一九九八年以來,中紀委每年收到部門、團體、個人和境外公司、個人,反映黨政部門、幹部的舉報信函達十六萬多件,經分類後,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信函,要列入初階段調查的。人員和經費嚴重短缺程度,遠超過外部想像。據知:中紀委目前編制人員僅五百八十多人,專職處理案件人員僅四百人,長期借調五百人。根據正常程序處理人員,短缺至少一千五百人。根據中紀委工作內部守則,凡屬地廳、省部一級部門、單位集體腐敗,要在一年內初步有調查報告及分類定論,其中包括提請檢察院批准立案。但,中紀委年度經費爲一億六千七百萬元,僅夠三個月不到的開支。這證明江澤民多次所講的「誓言反腐」不過是用來迷惑人的。

每年送條子說情者有二三千人次的原因所在

尉健行還披露:以個人名義、以組織名義、以知名人士聯署,爲被列爲審查對象、已被「雙規」人員打招呼、送條子來說情、摸底的,每年有二、三千封次。其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的人,也有黨政領導幹部。中央金融機構、公安部、駐港中資機構、海關等部門的腐敗情況,是國內、外聞名的。如朱小華、王雪冰、李紀周等,還是有人要保,要爲他們開脫罪行。這就是關係網,就是特殊人物。賴某能通天,走私上千億的貨物,用了百億行賄,難道當地黨政領導沒有瀆職之過?從法理上都通不過。這樣的幹部在位上,有的還晉升,那叫人民羣衆怎麼能接受?

其實朱小華、王雪冰、李紀周等人不必作爲成績再提了,爲什麼會有那麼多說情者?各位都清楚。賈慶林貪腐怨聲載道、羅幹殺人證據確鑿、黃菊淫亂四季發情,可是他們都升到政治局作常委去了,別人爲什麼就不能通融通融?要想沒有送條子說情者就先動動江氏父子,這比什麼都靈。真把江澤民處置了,誰還會敢乍刺兒?

不敢動真格沒有用

尉健行代表上屆中紀委黨委交代給中紀委常務委員會一致通過的一項決議的建議《黨政領導幹部自身建設若干守則》也經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通過,但遲遲未能公開及貫徹。《守則》中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中央、省部一級幹部,必須向全國及本地區、部門,公開經濟收入、配偶經濟收入和擁有財產,公開家庭子女及直系親屬工作單位、部門;黨政幹部必須公開用匿名、假名及他人之名開設銀行帳號和物業;黨政幹部必須公開個人、配偶在境外、國外的資產、物業、存款;黨政幹部必須登記、上交以非法正常途徑、非正常市場價格購入的物業;幹部工作地方調動,不得同時享有原工作地方、單位以國家優惠政策產權所屬個人的住宅,和新工作地方、單位以國家優惠政策產權所屬個人住宅,必須作出選擇其中之一,爲產權所屬住宅。

尉健行披露:有關準則,從1990年以來,中央有過決議八次,某些領導同志也作出行動,但決議還是在無聲中夭折。對此,李瑞環、尉健行、宋平都曾指出:共產黨連這一條都要反覆十二、三年,那麼,反腐敗鬥爭工作,接受人民監督,都是空洞的,還遠不如資本主義社會執政官員要對人民負責。

反覆的這十二、三年正是江澤民帶領中國人民與時俱進地「光輝十三年」,這段日子已經過去了,無論如何,時光不會倒轉,那麼現在呢?現在只要江澤民還能在中國呼風喚雨,中紀委對人民的期望就無法有個切實的交代!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5/248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