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紐約時報:中國鎮壓異議人士轉趨強硬
【人民報消息】(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二日專電)紐約時報今天表示,就在中國大陸釋放知名異議人士徐文立後的一個星期,北京當局開始在東北進一步鎮壓較不爲人知的反對人士,兩位去年三月被捕的工運領袖姚福信和肖雲良,本週便遭到足以判處死刑的顛覆罪名起訴;一名剛獲釋的工人也重新被捕。

文章認爲,選擇在新年假期公佈以顛覆罪起訴兩人,顯示北京當局有意儘量減少外界的關注。總部設在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人權組織指出,這代表中國大陸將繼續以重罰,嚴懲抗議的勞工領導者。

文章同時指出,中國大陸決定釋放七零年代末期便投身民主運動的徐文立,被美國及西方人權評論家視爲一種有意義的讓步,但一些團體則警告,北京釋放徐文立是好壞參半的事,就像其他著名異議人士命運,他仍被驅離中國大陸放逐到海外,除無法再集結羣衆以外,也大大地削弱這些人在大陸的政治影響力。

而且,中國大陸經常利用某種讓步爲障眼法,而展開新一波鎮壓異議人士的動作,並自認爲西方國家不太可能會在他們剛表示過善意後,就反目做出強烈反應。

另一個加強鎮壓的跡象,就是北京當局再度逮捕剛獲釋的另一位遼陽工運領袖王兆明。王兆明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獲釋,據「中國勞工觀察」指出,王兆明是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被遼陽市公安從家中帶走。

報導說,姚福信和肖雲良兩人今年三月被控的「非法組織遊行示威」罪名,頂多判刑五年有期徒刑,但顛覆罪名一旦成立,兩人可能面對的是無期徒刑或死刑。

姚福信女兒姚丹(譯音)說,她絕對相信父親沒有破壞國家體制的意圖。姚丹認爲,她父親只不過是試著幫助工人,滿足他們的需求,而被控顛覆罪很明顯是政府高層領導人的意見,而不是針對她父親的行爲而來。

姚福信、肖雲良、王兆明等人,去年三月分別領導約三萬名遭解僱的工人舉行多次示威,抗議遼陽市政府和工廠管理階層。

這些示威者曾受僱於已倒閉的國營企業「遼陽市鐵合金廠」,工廠關門後,失業工人並未獲得退休金及欠薪,並懷疑工廠管理階層侵吞公款,於是上街遊行,是中國大陸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大陸兩勞工領袖將被控以可被判處死刑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名 2003/1/1 (19,988次)
警方以「非法集會遊行示威罪」正式拘捕遼陽工人代表 2002/3/31 (13,333次)
遼陽工運領袖可能將被中共判刑 2002/3/30 (11,688次)
遼陽工潮領袖姚福信恐怕很難活着走出中共的監獄 2002/3/29 (12,853次)
遼陽工人代表姚福信受公安虐待可能已死亡 2002/3/29 (11,471次)
遼陽公安拘捕示威工人領袖 2002/3/18 (11,054次)
我真不敢相信新華網首頁會刊登這樣的圖片!(圖) 2003/1/4 (29,152次)
羅幹擺出架式和總書記對着幹(多圖) 2003/1/2 (30,222次)
一張透露中共無第五代的玄機照片(多圖) 2003/1/2 (54,884次)
老江,我爲您急!趕快照一張把胡錦濤這張圖片比下去(圖) 2003/1/2 (53,043次)
老江,人代會還做報告不?我教您個絕招兒!(圖) 2003/1/1 (26,303次)
小曾政治局越權稱霸 老江欲聽政簾後跺腳(多圖) 2002/12/26 (32,323次)
卡斯特羅一封信搞定百姓 老江一縮頭傳言四起(多圖) 2002/12/26 (25,631次)
祝善良的朋友們聖誕快樂!(圖) 2002/12/25 (16,112次)
江簽訂賣國條約!斷絕子孫向俄國討還領土之路(圖) 2002/12/25 (28,404次)

歷史將記載!朋友,到這裏來投下您反對23條立法的神聖一票(多圖) 2002/12/23 (21,867次)
十六大失意說真話!李鐵映說三個代表有缺點(圖) 2002/12/7 (24,100次)
爲何九常委公開亮相推遲38分鐘? 2002/12/7 (31,896次)
得到35美元的報酬就是爲歡迎這個人 (多圖) 2002/12/3 (31,663次)
綁架政治局!江澤民張萬年搞一場驚魂破膽的軍事政變(多圖) 2002/12/3 (61,875次)
江澤民賣國大追蹤 2002/10/2 (26,770次)
看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江澤民最怕的!(多圖) 2002/9/16 (52,660次)
小笑話:江澤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語言(圖) 2002/3/9 (24,548次)
一個神奇的故事和幾張令人震撼的圖片(多圖) 2002/1/7 (30,232次)
小笑話:江澤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話:張愛萍教訓江澤民 (圖) 2001/5/20 (39,19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