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一條支持胡的標語摘下空軍司令的烏紗帽(圖)
 
肖慶慶
 
【人民報消息】十六大之前,由於江澤民執意不想退,所以有勸江澤民留的,有勸胡錦濤進的,中央內部目前鬥爭激烈。

五月以來,新一輪的「勸留」運動重新啓動,江澤民的「文膽」、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是「勸留」運動的「總指揮」。滕文生「上竄下跳,或策劃於密室,或點火於基層」可謂不負江澤民厚望。

政治局的成員中不乏江系人馬,如丁關根、李長春、吳邦國、張萬年、賈慶林、黃菊等。他們之中不少公開表態要江澤民繼續留任。當然,他們不是真的那麼愛江澤民,而是打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明知道自己根本不合格做領導人,下面人對他們也怨聲載道,所以江澤民在任一天,自己就當一天官,江澤民下臺,自己不但會被立即清洗出局,說不定還會被「雙規」或判刑。至於黑材料?中紀委那裏都是現成的。

目前被上海幫控制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西等,都表態要求江澤民留任。這回「勸留」運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用軍人打頭陣當槍使。

找軍隊幫忙造輿論

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七月初在陝西考察說:軍隊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精心做好維護大局、維護團結、維護穩定的工作,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江主席的指揮;在這個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務必特別清醒、特別堅定、特別過硬,絕不允許有絲毫的含糊和動搖。

《解放軍報》八月六日的一篇文章說:「忠於黨」就要堅決維護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權威,維護各級黨組織在部隊的核心領導地位。

該報八月七日又有文章說:「槍桿子永遠聽黨指揮」,既是我軍的建軍之本,也是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維護核心,就是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地聽黨指揮,同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

在江澤民到站該下的時候,強調要忠於江澤民,只不過是向外界透露江澤民有堅決要維護他獨裁地位的意願,這恰恰說明他很難如願,所以才需要有人來幫忙造輿論。

空軍司令支持胡而丟官

世上有相生相剋的理,有勸江澤民留的,就有勸胡錦濤進的,永遠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軍隊中也是一樣,有擼胳膊挽袖子要誓死捍衛江獨裁的,必然就有支持胡錦濤接班的。

空軍司令部大院最近出現「衷心祝願胡錦濤當軍委主席」的大標語。這種明目張膽和「勸留」江的運動對着幹的行爲,說明報紙上看到的軍隊「呼聲」並不是廣大官兵的心願,那只是江人馬在虛張聲勢而已,否則這條大標語就不會出現。

(左圖:曾慶紅的人馬喬清晨因劉順堯丟官而當上空軍司令 )

不過,在江澤民還任軍委主席時,他的獨裁還在發揮着作用,所以空軍司令劉順堯上將就因此而丟職,由政委喬清晨中將取而代之,繼任空軍司令。喬清晨在九六年還不是少將,年前剛當上空軍政委,軍中很多人都不知他的底細,空軍中流傳他的外號叫「喬老爺」。據稱,喬是曾慶紅的人馬。

劉順堯上將丟官之事的內情雖然沒有披露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不是江系人馬。而且不管他和胡錦濤的私交如何,起碼他默認胡錦濤在十六大上應該按規定接班。

燒死25人賈慶林劉淇官位依舊

從這件事上不能不想到藍極速網吧縱火案燒死25人,賈慶林當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當北京市長,他們的地盤上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卻都沒有事!而劉順堯上將卻爲了一條「祝願胡錦濤當軍委主席」的標語而被撤職!空軍司令員可不是個燒鍋爐的,他能在這個位置上肯定有他的功績在。江澤民就這樣把他撤職了,不是別的人怎麼看劉順堯,而是怎麼看江澤民,怎麼評價江澤民,怎麼議論新上任的喬清晨!

江澤民再編出多少個「講」來也沒有用,他的醜行讓人一目了然。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9/6/2288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