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BBC透视中国:海归派沉浮谈
 
BBC中文网记者 魏城
 
【人民报消息】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的"出国热"似乎一直长盛不衰。

根据中国官方最近的统计数字,中国自从1978年以来的20多年中向海外派出了近40万名留学生,远远超过1872年到1978年近百年中派出的留学生人数总和(13万人),但归国的中国留学生只有14万人。

这仅仅是公派留学生,还不包括人数要大得多的自费留学生、出国经商的"国际倒爷"、非法偷渡的所谓"人蛇"以及其他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的"八仙过海者"。

当然,中国官方更为担忧的似乎还是高技术人才的流失。每年中国人大政协"两会"都有人痛陈此事对中国发展的危害之巨。一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无奈地指出,中国精英学府清华大学的电子系,其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美国,以至于他们同窗聚会的最佳地点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硅谷。

"海龟" 登陆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相形之下的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尤其是美国硅谷不断传来大幅度裁员的"噩耗",近些年来逐渐有一些在海外学有所成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寻求更好的发展。

对待这些人,中国传媒有个称呼:"海归派"(也就是海外归来派),以与在中国国内接受教育的"本土派"相对照。

这自然是雅称,中国民间对这两类人则不太客气,戏称他们为"海龟派"(大概是取谐音)和 "土鳖派"。

不知道这一次"海归"的人数到底有多少,但多年来一直感叹北大、清华等中国名校成了美国大学"预科班"的中国传媒自然为之雀跃,《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甚至这样做标题:《回国潮初见端倪,"海龟派"结队登陆》。

一时间,中国大陆的传媒和民间充斥着什么"海龟" 登陆中国硅谷、 "海龟"抢滩中国股市、"海龟"占领中国互联网业的报道或传言。

中国政府也频频为吸引"海归派"制定优惠的法规,中国国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更是以高薪、要职、大房等优惠条件招聘"海归派"人士。

进军政坛?

更有甚者,台湾《工商时报》认为,中国大陆的"海归派"目前除了遍布大陆学术界和企业界之外,如今也在北京官场中日渐崭露头角,逐步取代过去的"留苏派"。该报还举出了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中国"国台办"副主任周明伟等进入政界的"海归派"代表人物。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前副主委林中斌甚至预测,今秋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大陆部长级的官员中,应该就会出现"海归派"。他认为,过去,留学生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台湾以前走过的路,也会在中国出现。"

最"玄乎"的是,林中斌预言说,大概在2030年左右,中国最高领导人也有可能是"海归派",甚至可能与美国总统是"同窗"。他绘声绘色地描述说:那时,访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与美国总统举行完高峰会后,"两人来到了美国总统的书房,坐在火炉旁边,开始谈论起了当年两人在学校中点点滴滴的往事。"

但一位笔名为"京东山人"的中国网民却对"海归派"掌控中国大陆政坛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

"京东山人"认为,"海归派"吃洋面包过多,对中国国情体会不深,所以难以在中国政坛成大气候。

他引经据典地说:"想当年,'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是不折不扣的'海归派',但险些葬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最好还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没有留洋背景的毛泽东力挽狂澜,拯救中国红色革命于既倒。"

他认为,"海归派"最多在文教、技术和实业领域中能够有所作为。

抑"龟" 扬"鳖" ?

然而,就是在这些不涉政治的领域,近来有关"海归派""走麦城"的消息也纷纷传来。

一时间,中国大陆的传媒又充斥着这样的标题:《"海归"人才为何"水土不服"》、《 "海归派"激情遭遇碰撞》、《"狮子"不再大开口,"海龟"自我大降薪》······

曾经认为"海归派"有望逐渐掌控中共政坛的台湾《工商时报》后来也报道说,现在有些"海归派"人士在求职纯属科技、金融等行业的公司时也开始频频"吃闭门羹"。谈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该报指出,中国经济近来也受国际不景气的影响,导致大陆企业意图节省工薪开支;另外,部分"海归派"人士傲慢、奢侈,引起了同事的反感。

《香港商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更耸人听闻:《"海归派"成为中国股市下跌的替罪羊》。在中国大陆,还有人撰文把中国互联网业的不景气归咎于"海归派"的"不了解中国国情,死搬洋人模式。"

还好,稍微令"海归派"感到安慰的是,中国总理朱镕基最近为"海归派"撑了一下腰,他说: "有归国留学生向我抱怨,我们这些'海归派'现在被戏称为'海龟派',但这无伤大雅,我不但支持他们,而且祖国需要更多的'海归派'。"

谈到"海归派"受攻击的原因,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一些中国境外传媒引述一些政治观察家的看法说,适值中共最高领导层即将改朝换代之际,打击"海归派"的言论背后另有政治目的,因为"海归派"通常与中共财经部门中力图推动中国改革的官员有联系。

不管这场风波背后是否有政治动因,留洋派和本土派的冲突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中的一个老话题,用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的话说,这其实是所有落后国家试图赶超西方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话题。

确实,如果你熟悉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坎坎坷坷,你也就不会奇怪近来"海归派"在中国的浮浮沉沉了。

(BBC)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4/15/2032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