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表現令朱熔基抱怨
 
2001年11月2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過去兩年來,一些中國公司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市,籌集了一百億美元以上的資金,但是許多中國公司在治理方面遠遠達不到西方國家的標準,令那些擁有少數股權的美國投資人以及一些關心美中關係的人士感到憂慮,也使中共高層失望。

海外上市公司表現不盡人意

據美國之音報道,僅僅在2000年一年內,光是[中國石油]、[中國聯通]和[中國石化]三家公司就在美國股票市場籌集了超過一百億美元的資金。調查報告還顯示,美國投資人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價值超過300億美元。美國人在中國公司中的巨大投資引起許多投資人、學者甚至政治家的憂慮。

首先,許多投資人看到他們在中國的投資沒有產生多少回報。[中國聯通]去年六月在紐約證券市場上市的價格是每股20美元,現在價格跌到12美元;[中國石油]去年三月的上市價是16美元一股,現在的價格仍然在這個價位上徘徊;去年十月,[中國石化]以每股20美元上市,現在的價格跌到了每股14美元。這些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不良表現,進一步加深了那些擁有少數股權的美國投資人對投資風險的擔憂。

經濟學家對公司治理的概念包括公司在財務和審計方面的透明度,董事會對管理階層僱傭、罷免和監控的獨立性等等。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部份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掌握在政府手中,大多數公司的董事會是通過政治程序產生的,由共產黨以及主管政府機構控制,因此,董事會沒有多少自主權和獨立性。其結果是,黨和國家成了公司的主要決策者。

美國前J.P.摩根銀行家約翰.朗格盧瓦說「在中國,作爲一個公司董事會,你不能決定誰來做公司的主管人員,你要是經營金融業務或者企業,你不能決定業務的發展方向。沒有國家的批准,你不能自己決定公司的經營模式。不經過十分困難的審批手續,你不能改變企業結構。」

連朱鎔基都在抱怨

至於中國公司在財務和審計方面的透明度,連中國領導人都對中國公司目前的表現感到失望。

朗格盧瓦說:「中國的公司會計標準本身是從稅收的角度來制定的,不是象西方公司那樣從財務報告的角度來制定標準,而公司報稅的意願很有限,甚至政府和朱鎔基總理都在報怨中國的會計政策。據調查,至少百分之80的中國上市公司在財務報告中報假帳,或者有相當多的虛報行爲。」

公司治理不善影響美對華政策

由於許多美國人在中國的公司中有相當大的投資,中國公司的治理問題也成了美國政策決策人關心的問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詹姆斯.施恩說:「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基於所謂的有條件的接觸政策,也就是認爲美國跟中國進行貿易和投資至少會在商業上產生鬆綁的效果,時間長了也會對中國的政治產生類似的效果。而中國的公司治理是美國跟中國進行貿易和投資的主要議題。中國不良的公司治理會使人們對美國有條件跟中國接觸的政策基礎產生懷疑。」

中國方面也注意到美國人對中國上市公司的企業治理問題的擔心,同時承認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實、公司被集團和控股股東[掏空]的嚴重問題。中國證監會表示要在這個月底宣佈新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對公司設立獨立董事會、公司管理人員的獎勵政策以及上市公司跟控股股東之間的關係做出詳細的規定。

美國投資者應該有自我保護對策

美國人對中國的最新行動感到謹慎地樂觀。前J.P.摩根銀行家朗格盧瓦列舉了中國上海銀行聘請他作爲獨立董事的實例,說明中國正在朝制定好的公司治理準則的方向做出努力。不過,分析人士認爲這只是中國方面做出努力的開始,美國人自己也應該想出自己的對策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施恩說:「作爲一個美國投資人,你應該通過自己能利用的有限力量、比如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爭取中國放鬆金融環境,美國的證券主管部門則可以要求中國在美國的上市公司遵循國際公認的準則。另外,美國的投資銀行作爲幫助中國公司上市的中介人,也要注意自己的名聲,爲投資人負責。」

要作好最壞的準備

不過一些人士指出,中國上市公司要完全達到美國的治理標準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有達不到這種標準的可能性。

在華盛頓開展業務的中國律師徐罡說:「可以說,大家有這個意識,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難改過來,沒有社會保障,不是一個企業治理可以解決的,如果沒有社會保障制度,沒有配套措施在,單獨光談公司治理,特別是美國的標準來衡量,是比較片面的。」

徐罡認爲,雖然國家控制大部份上市公司的股權確實帶來了很多問題,但是假如國家一下子撤出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權、把公司完全交給獨立董事會,擁有少數股權的普通投資人可能會更加感到不踏實。


 
分享:
 
人氣:9,65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