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人民激愤的背后──历史已无数次告诉我们
 
【人民报消息】在一些特段时期,不管是在可以“放言无忌讳”的网络,还是在神圣的中央电视台,或者是千人一面的党的报纸上,都可以看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以及普普通通老百姓愤怒的表情和激昂的话语。

我想这种激情没有错,我也决不敢怀疑民众的感情,我相信他们的激情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毕竟即使我们是最普通的人,我们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本能和认知,对自己察觉到的事实作出反应。

注意,我说的是觉察到的事实,而不是事实。因为,对于任何社会性事务,我们所能接触的并不是真正的事实;我们都不能去现场,无法做到眼见为实;相反,我们都是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得关于事实的信息的。因此,我们并不是对事实本身作出反应,而是对有关事实的信息作出反应。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信息都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告诉我们的,简单地说,就是形形色色的新闻媒体告诉我们的。因此,我们作出的情感反应,其实是对相关的新闻报道作出反应。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正是这一点把我们完全私人性质的情感反应与社会的基本宪政框架连结了起来。在现代大社会中,国内的新闻媒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框架中运作,及其跟权力的关系如何安排,直接约束着我们的情感反应。

比如,电视上告诉我们,是美国到中国领土上搞霸权主义来了;广播告诉我们,美国飞机竟然故意地撞我们的飞机,而且竟然给撞掉了,竟然找不到烈士同志了;报纸告诉我们,美国飞机未经请示就直接降落到我们的机场;网络现在也对我们说,美国人竟然不准备对中国人民道歉。听了这所有的报道,但凡是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哪能不生气?

然而,我们需要问自己,让我们义愤填膺的新闻报道本身是否公正?是否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对此,我倒宁愿保持一点怀疑。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无数次地教育我们:在中国,当所有的媒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党的喉舌、宣传机器)都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时候(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所有的新闻稿都来自世界上员工最多的新闻社--新华社),里面肯定有问题;那些话如果不是说全不可信的话,起码也有部分不可信。比如前一阵的江西小学爆炸案,总理自己似乎就推翻了其本人曾斩钉截铁地说过的话。在中国,当所有的媒体都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在掩盖什么,还想灌输什么;当然是消灭“不正确”的事实,宣传“正确的真相”,其做法就是用“正确”的“事实”狂轰滥炸,而所谓的“不正确”的事实你根本就看不到;那么,在所谓的“事实”重复了几百几千遍的时候,除非是圣人才会不相信。

那么我们是否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事实真相?理论上我们的确不可能了解到真相本身,我们最多只能逼近事实、更接近于真相;在现实中,我们解决此一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倾听不同来源的各种声音,从而运用我们自己的常识和经验,对什么是真相作出自己的判断。我相信,在我们比较了不同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之后再作出的情感反应,似乎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激情。然而在中国,越是关系重大的事件,我们却越是听不到任何不同的声音。那么,我们根据新闻报道中完全一致的舆论所作出的情感反应能算得上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吗?

这么多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传统,凡是涉及军事、战略、外交,那都是少数捏估于密室中的事,普通百姓最好是莫谈国事,否则就是“泄露国家机密”。而媒体对于这类事件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报道,比如,中国、俄罗斯的边界谈判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具体内容谁告诉过我们吗?甚至连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协议内容,在美方已经公开之后,我们的政府也没有告诉我们实情。我们大部分时间在对自己国家的安全、战略、外交、军事等等所有这些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可以说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我们丧失了公民的一切知情权。

然而,有趣的是,在遇到某种特定事件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却异乎寻常地慷慨,向我们透露我们非常希望了解、平日里相当神秘的信息;当然是有计划、按步骤地发布,而且只准用新华社的通稿,任何媒体不得私自报道和发表评论,而且使用的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话语,一整套非常具有煽情效果的词语系统,炮制那些文字的人们还没有动笔,就可以预料到自己的文章将会激发出读者什么样的情感反应。

因此,当所有的重大问题自己捏估的时候,军国大计固然只能由人家制定,在所有人的感情都动员起来的时候,主动权又何尝不是仍然操在人家手里。不信,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所有关于这件事的报道都消失了。你再想上电视表示一下自己的爱国热情?门都没有。你觉得你真的爱国,你可以对老婆孩子表示去;想跟全国人民讲?小心触犯刑律。这就是说,在中国,爱国也得分场合,爱国热情也得服从命令听指挥。在中国,任何人都没有按自己的方式爱国的权利。

我不想简单地说,我们现在的情感反应都是被操纵的,毕竟那确实是我们的真实情感,谁也无法代替或者指挥我们愤怒、喜悦;然而,当我们赖以作出判断和反应的信息却是被操纵的时候,这种情感就成了可以被人利用的力量。

我们仍然可以愤怒,可以爱,这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们需要质疑的是,权力控制社会信息传播、有选择地透露和封锁信息的做法的合法性。一个社会,不管由于什么原因,面对什么问题,哪怕是所谓的对一个国家、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或者不同的声音被刻意地压制,其结局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可怕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17/1708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