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父爲劉華清戰友 李紀周悔恨跌深淵
 
【人民報訊】在廈門遠華走私案開審及首犯賴昌星加國落網之後,長期爲走私犯罪充當保護傘的前中國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也將在近日被押上審判席。這位在最高執法機關主管反走私的高官,是如何墮入罪惡的泥淖,與賴昌星等人沆瀣一氣的?本報將以系列故事予以披露,以饗讀者。

上月十五日,北京剛剛迎來入冬的第一場小雪,關押李紀周的解放軍總政治部招待所走進幾名檢察官,將北京中級人民法院的起訴書交給了李紀周,接過起訴書的李紀周雙手顫抖,神情緊張。在長達兩年的囚禁後,他往日躊躇滿志,頤指氣使的傲氣一掃而光,面容憔悴,臉色蒼白的他急切地向來人要煙抽,在煙霧繚繞之下,他內心真是五味雜陳,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落到如此地步,只有深深的嘆息和懊悔。

夫妻同被捕女在美讀書

自九八年十二月被中央調查組實行「雙規」,一年後被宣佈正式逮捕,李紀周的妻子程辛聯也被調查組實行了「雙規」,兩夫婦分別被單獨關押在不同地方,有專人日夜看守,由於李紀周曾是公安部高官,中央高層考慮避嫌,不能將他關押在公安系統所屬的監獄或看守所,故專門將他安排在總政位於西山的一個鮮爲人知的招待所中。

夫婦都被囚禁,女兒遠在美國,收到起訴書的李紀周只得委託妹妹替他聘請辯護律師,雖然明知自己的案子再好的律師也起不了甚麼作用,但死到臨頭,唯一的稻草也要拚命去抓。如今,李紀周唯一的要求就是能撿回自己的一條命,但僅此,他明白,可能已是奢望。今年五十六歲的李紀周出身於高級幹部家庭,是響噹噹的「根正苗紅」的「紅五類」,父親李連富是參加過萬里長征的老紅軍、老革命。

聘律師惟求免一死

據說,當年打江山時,與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是一個班中並肩作戰的戰友,並曾任解放軍朱德總司令的警衛排長,在軍政界有不少老戰友。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李連富就在中國公安部任職,直至離休前,官至公安部辦公廳主任,是名副其實的「老公安」。

作爲「老公安」的孩子,李紀周在公安部大院裏長大,大院裏的樹木樓房,留下不少孩提時代玩捉迷藏的記憶,公安部裏高官,都是他父輩的同事和下屬。文革動亂之中,李紀周在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由於不願離開北京工作,他通過父親的關係,不久進入公安部消防局任職,後調職治安局。穿上警服的他,在父蔭之下,生活無憂,仕途平順。

八十年代初,封閉多年的中國對外打開了大門,執法部門享有的特殊權力令他比一般老百姓更早並更有機會接觸來自西方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自那時起,李紀周就開始利用工作之便獲取外國名煙、美酒、家用電器以及各種各樣的時髦物品。正如許多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官員一樣,李紀周的貪慾也是從菸酒等小物品開始的。

貪慾膨脹始自菸酒

據一位熟悉李紀周的人回憶稱,八十年代中期,外國一家著名菸草公司首次在中國舉辦汽車拉力賽,李紀周作爲公安部官員參與負責活動的組織安全工作,活動期間,他有機會結識了一些外商,見識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十分□慕。拉力賽結束後,主辦機構帶去北京送禮的香菸還剩下兩箱(每箱五十條),服務人員按照規定將這兩箱煙上交參與舉辦活動的公安部,但嗜煙如命的李紀周竟然沒將此煙交公,而是公然搬回了自己家,據爲己有。按當時的市價,兩箱這種牌子的名煙價值已達近萬元。除此之外,李紀周還向旁人炫耀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獲贈的名牌鍍金防風打火機。由此可見,從菸酒等小物品開始,李紀周的胃口不斷擴張,在貪慾的引領下,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泥淖。(未完待續)

[星島日報]記者鄺同舟(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6/768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