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評:快看五中全會公報,曾慶紅沒升政治局委員 功成而弗居
 
[博訊論壇] 老子說,功成而弗居,因爲弗居,是以不去。看了新聞,想起這句話。

  最早聽說曾慶紅,是關於打垮北京幫和修理太子黨。這實在是好事。可聽完總覺有點不對勁。可也不知道爲什麼。

  後來知道,曾又變相掌管了中紀委,據說還是別有目的。感覺象吃了只蒼蠅。覺得此人邪門,不走正道,不是個好主。恐怕這也是第一次感覺不對勁的原因。

  等到榮升組織部長,強奪胡核心大權,不免要拍案而起,你想幹什麼??

  轉念一想,哼哼,物極必反,小子,你玩完了。物種全會是給你個警告,好自慰之吧。

  再想到江兄,送您一句話,就是本文第一句話。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先人職責多做實事。有的人有功,但他不居,是以不去。不用我說是誰了。有的人沒功,可偏偏又好大喜功。還看不得別人有功。我看他是適得其反。當心反成笑柄,進了歷史垃圾桶。

  網特兄弟,請你奉勸江兄,文選別出了,硬出的結果是擦屁股都嫌髒;偉大也別提了,如果不想被後人拿你說事。站好最後一班崗,正確看待你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舉賢讓能,和平過渡,這才是真的,青史也能留個好名。

送交者: 火力 於 北京時間October 12(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2/4314.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我所知道的江澤民之妹--江澤慧 (32,460次)

2. 小笑話: 江澤民上廁所 (31,330次)

3. 題《中南海情史》之三四五 (31,167次)

4. 江澤民最後的瘋狂 (30,532次)

5. 姬勝德案驚暴江澤民借反腐敗剷除軍中異己的黑幕 (28,941次)

6. 中秋夜訪花花公子江澤民主席 (28,846次)

7. 這不是一個政治笑話:妖氣 (26,874次)

8. 北戴河權爭驚心動魄 朱李胡喬共倒江 (26,121次)

9. 李瑞環:江澤民人事佈局中最頭痛的定時炸彈 (25,643次)

10. 政治笑話:克林頓罵江澤民 (24,360次)

11. 曾慶紅怎樣幫助無能的江澤民坐穩了中南海? (23,518次)

12. 義軍報告震動中南海 (連載之一) (23,323次)

13. 豐城農民大暴動的啓示 (23,195次)

14. 劉華清沒有緊跟江澤民?---- 劉華清兒媳涉遠華案被捕 (22,483次)

15. 江澤民政府培養了一個「多有出息」的外交官啊! (22,226次)

16. 小笑話:江澤民發行肖像郵票 (22,198次)

17. 中南海內鬥好戲連臺、黨政軍倒江暗潮洶湧 (20,813次)

18. 拯救中華 揭露江澤民黑政內幕 (20,269次)

19. 剝開共產畫皮,看看中共真相:我爲什麼研究延安整風 (19,072次)

20. 如此「國慶慶典」:天安門廣場抓打上千名法輪功成員 (18,455次)

21. 中共中央紀檢委與監察部好大膽,治腐敗竟敢拿江澤民開刀? (18,140次)

22. 江澤民孤家寡人好悽慘:五中全會曾慶紅失利 (17,986次)

23. 從江綿恆、陳章良和王丹談說開去 (17,338次)

24. 江澤民時代面臨全面崩潰 (17,230次)

25. 義軍報告震動中南海(連載之二) (17,101次)

26. 五中全會質疑鎮壓法輪功 江澤民震怒無奈 (16,685次)

27. 中共貪官情色醜聞實錄 (16,340次)

28. 王炳章: 放棄革命的權利就等於放棄了一切-----南斯拉夫的革命昭示了我們什麼? (16,283次)

29. 豬的哲學 (16,211次)

30. 羞也!休矣!天安門成了中共向全世界宣揚暴力的場所 (16,069次)

31. 驚世之謎:甘肅一村寨全是歐洲後裔 (15,788次)

32. 朱鎔基講話開門見山 (15,783次)

33. 捨得一身剮,敢把江「皇帝」拉下馬! (15,508次)

34. 義軍報告震動中南海(選載之四) (15,468次)

35. 法輪功,壓不垮 (15,458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