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倒下,只是中國新一輪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開始
 
文建
 
2023年10月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多年以後回眸,歷史學家覆盤中國紅朝,按許成鋼教授的診斷,紅朝亡於該蘇俄孵化政權的基因缺陷,其制度根本上與自由不能兼容,於是短暫的經濟自由與局部開放,很快被執政安全的恐懼所摧毀。而按陳志武教授開創的量化歷史研究的思路,尋幽探微,發現紅朝的大崩潰,竟然始於爲打壓私營房地產業而設定的「三道紅線」,標誌性事件,就是恒大公司的倒下,成了導致紅朝財政崩潰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而非民選政權的傾覆,必定都從財政崩潰開始。 土地由政府壟斷下的中國私營房地產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的包稅人,包稅是爲了降低政府徵稅成本,提高徵稅效率。但在政府自家的國有房企發展壯大之後,政府開始以「四限」(限購、限貸、限價、限售)來強化對房地產業的控制,但地方財政仍高度依賴包稅人的貢獻,四限之下包稅人仍然生龍活虎,還在跑馬圏地擴張地盤,於是龍顏震怒,於2020年8月20日再下「三道紅線」令(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死死勒住了奔跑中的房企脖子。 跑在前面的私營房企恒大率先窒息倒下,碧桂園、融創、奧園等所有私營房企都奄奄一息,唯國有房企靠國資壟斷的銀行輸氧,勉強苟延殘喘。但由於打壓房地產業摧毀了公衆對房地產的信心,人爲刺破了中國房地產泡沫,作爲國人主要財富貯存工具的房產價格縮水,加上「動態清零」暴力防疫,民間投資與消費的信心也急劇下降,疊加俄侵烏戰爭帶來的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經濟主要靠政府投資拉動的弊病,急速凸顯,中國經濟迅速陷入衰退萎縮。 (中國政府打壓私營房企的套路,並不新鮮。知道1953年開始的「對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怎麼做的嗎?從對原材料的統購統銷開始,從源頭控制私營企業的原料供給與終端銷售,定量定價供給,限價出售,資本家們虧不起,除了跳樓做「空降兵」,活着的只得哭求政府接收企業,雖稱「贖買」,誰還能討價還價? ——而土地與資金就是房地產業的原材料,「四限」又卡住了終端銷售,上述做法與1950年代的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手法高度相似。許家印沒有跳樓,比1950年代的很多老闆們還算幸運一點。) 新一輪對中國房地產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效果也立竿見影: 2020年中國土地出讓金收入84142億元,2021年靠慣性衝到了最高點87051億元。加上房地產業的其他稅費收入(契稅7428億元,土地增值稅6896億元,房產稅3278億元就,耕地佔用稅1065億元,城鎮土地使用稅2126億元),2021年中國房地產業直接帶來的稅收收入107844億元,還有不少雜費,都主要歸地方政府使用。而2021年中國總稅收爲172731億元,土地出讓金接近國家稅收的一半。 到2022年,中國名義上土地出讓金收入66854億元,但其中約90%是地方政府讓下屬城投公司出面買地,從銀行抵押套現供地方財政開支。中國地方債總額實際已超過百萬億元,抵押物主要就是政府擁有的土地。私營房企已不敢買地,政府靠城投公司買地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不可持續,土地不能出售變現,中國銀行業也面臨全面破產,地方政府債務擊鼓傳花的遊戲玩不下去了。 自1994年開始的分稅制導致「財權上收,事權下放」,地方財政對房地產業的依賴越來越強,如深度上癮的吸毒者,如一下子斷了供應,必然陷於癲狂。官員爲「搞錢」,什麼下作手段都會使出來。竭澤而漁之後,減薪、裁員、羣訪現象必然遍佈全國,許多原來的維穩者將變成被維穩對象。 但搶救中國房地產的時機被一再延誤。2021年9月恒大債務爆雷後,當時恒大資產2.3萬億,負債1.95億,淨資產還有3500億,資產大頭是沿海土地與深圳市舊城改造項目等,只要注入一點流動性,或者由一家或幾家大型國企、AMC公司介入,就可穩住。同時應迅速放開「三道紅線、四限」等破壞市場正常運行的行政限制,如此危機不至於波及到整個房地產業及相關上下游行業,或至少也可大大減輕其振盪烈度。 但中國政府從上到下都沒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政府只強調「保交樓」,各地方政府都競相控制當地房地產項目售樓資金,進一步加劇了房企的資金枯竭。同時引發了社會普遍的恐慌,私營房地產企業的信譽被全面摧毀,房地產市場急劇萎縮。二手房都賣不出去了。 2022年國內嚴苛的「動態清零」防疫措施,與2022年2月24日開始的俄侵烏戰爭,中國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進一步惡化了中國國內外政治與市場環境。這期間中國政府仍然堅持「房住不炒」,雖出臺了不痛不癢的「金融16條」等措施,卡私企脖子的手卻一直沒有鬆開。這是明顯的經濟自殺,但他們就這麼幹了。 終於到2023年7月,中共政治局提前開會討論經濟問題,明確提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供需出現重大變化,不再提「房住不炒」。但太晚了。 這期間中共官員對外回覆如何處置爆雷房企的詢問,就是不斷重複一句話:市場化、法治化。但如對恒大企業,不能還債又不讓破產,還不讓降價賣樓,所有市場化的自救手段都不行。市場化、法治化的套話成了笑話。 恒大事件是外資觀察中國政經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中國政府每一步都作出了最壞選擇。本來按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中國政府還是有足夠的計劃手段去解決問題的。但各級官員都徹底躺平,無市場,無計劃,連做做樣子的安民措施都沒有。 紅朝應該有人知道其後果,至少當時負責經濟工作的劉鶴懂一點點市場規律。但就是完全無人負責,麻木得如紅樓夢裏說的,推倒了油瓶兒不扶。爲什麼?因爲自2013年開始以反腐爲名的內部大肅反之後,2018年修憲,標誌着中共政權從集體產權,完全淪爲了一尊私有產權。自蘇俄以風險投資創辦中共以後,產權不清晰一直是中共痼疾,無休止的內鬥伴隨中共始終,鬥就是爭產權,但連毛也未能將中共產權完全佔爲已有,對共同創業的老臣多少還有所忌憚。但一尊無知無畏,悍然將集體產權歸了自己一人,讓其他小股東都成了打工仔,於是全部躺平,眼睜睜看着中國的房地產業全面淪陷。房產是中國民衆貯藏財富的主要工具,國民資產大大縮水。 許家印入獄,其實只是恒大資產處置的開始,中國政府意識到不能再以「市場化法治化」套話敷衍下去,須正式着手恒大企業的資產處置了。讓許入獄既是找替罪羊,讓許爲政府摧毀房地產業的亂管控行爲背鍋,一些愚衆也總是喜歡看到富人名人倒霉,彷彿自己在陰溝裏也可因此感到安知非福了。地方諸侯還可藉此撇清自己與私企勾兌的嫌疑,可以運用更多手段去處置恒大資產。皇權之下,官員既須爲今上的顢頇行爲後果擔責分憂,還要避免被猜疑。於是許家印必須入獄。 對恒大企業的下一步如何處置?事到如今,個案處置已完全不可能「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了。中國政府大概率會無錨印鈔,由國有房企或AMC公司「贖買」下恒大企業的大部分房屋土地。現在買下,救市效果比等碧桂園、融創們都倒下後再去買,又要好一些。當然買方與賣方事實上必都是政府把控,價格與什麼時候付款、什麼時候給債權人付多少錢,都只能等中國政府來決定。 印鈔是最省力的徵稅手段,各國政府都在努力爭取多印鈔,公權力不受限制的中國政府更是一直在大力印鈔,但訖今起碼都會找個錨(自中國政府決定以債爲錨後,其實已經可無限發鈔,但前任李總這方面還有點底線)。以後必定會無錨印鈔,若干年後的人民幣大概率會變成與日元等值,再進一步與韓元等值。當然官方匯率可能仍然「堅挺」,但普通人換不到外匯。那時,大城市房產與金條,又成爲國內唯二可保值的財產了。 恒大只是率先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私企罷了。曾被寫入憲法的市場經濟(雖然仍帶了社會主義定語)在中國紅朝結束了。接下來是新一輪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雖然可能會鑑於當前經濟嚴重滑坡的現實,並接受1950年代手段過於暴烈、「步子邁得太快」帶來的教訓,進程上與手段上可能會略爲緩和,但結局一樣。一尊在,方向不會改。 現在起到紅朝終局,是中國歷史的「垃圾時間」,沉悶無聊猥瑣,還夾雜血腥與慘烈。個別有機會逃生的抓緊。上一次大門於1952年底關閉,一關三十年。△ 來源:義報 yibaochina.com
 
 
分享:
 
人氣:51,62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