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 神在地球上造了三種人(多圖)
 
齊禪
 
2019年10月25日發表
 



石頭構築成5個2公尺高的同心圓,據說中間是墓室。

【人民報消息】《聖經》是歷史的記載,最近美國《赫芬頓郵報》的一個考古報導證實了這一點。

根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位於以色列的吉爾加巨石陣又稱爲「巨人之輪」(Wheel Of Giants),以5個同心圓構成,最中心是墓室,這與英國巨石陣矗立的形狀不同,它主要是平石墩,考古學者認爲古人將此當做「祭臺使用」。也就是說,5,000多年前,這些石頭是用以天祭的祭臺,平臺上一道道凹陷的坑洞,則是每個被祭祀者所躺的地方,着實讓人毛骨悚然。

以色列考古局烏里.伯格(Uri Berger)說:「這個地方仍然是個謎。我們已經獲得一些數據,但是不全面。科學家們來這裏都感到很驚訝,他們提出各種推想。」

考古學家推測,戈蘭高地的巨石陣在天祭時把人體放置在石頭堆上,任禿鷲撕咬,並以石頭構築成5個2公尺高的同心圓,據說中間是墓室,現場也發現了陶器碎片和燧石工具。學者普遍認爲其動工的時間爲公元前3,500前,外圍結構在這之後被新建起來。這就意味着巨石陣的天祭儀式至少持續了千年之久。

《聖經》中提到古老「巨人種族」,很多人認爲那是神話,但考察顯示,玄武岩重量超過40,000噸,每個祭祀的人體坑的長度達到5公尺,這說明巨石陣是巨人族建造起來的。這也證明《聖經》不是虛擬的故事,而是一部歷史的記載。

還有人在2010年的《聖經考古評論》(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中提出,同心圓是古代曆法工具,其中的墓室爲2,000年後所加。古代中東人可以計算夏至及其它天文事件。

在中東,約旦和敘利亞也發現不少這樣的巨石陣,科學家無法判斷這些巨石陣是否有聯繫,而對其用途至今也無定論。

考古發現巨人小人不僅僅是傳說

在世界各個民族的傳說中,巨人和小人幾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巨人和小人的傳說真的存在嗎?中外古籍中都不乏這方面的記載。中國的《山海經》、《鏡花緣》、及國外的《格列佛遊記》都有關於小人國、巨人國的記載,在正史中也有許多這種記載。比如,《漢書》、《後漢書》,《太平廣記》、《夢溪筆談》、《宋書》中都有關於巨人的描述。而《史記》、《列子》、《太平廣記》中都有關於小人的記載,小人只有幾寸高。最家喻戶曉的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現在已經找到證據,原來真有白雪公主,也有小矮人。

在希臘神話「奧德賽」裏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島上遇到的獨眼巨人,格林童話裏傑克的豌豆與巨人,葛列佛遊記裏的「大人國」等等都描述了巨人。後來巨人消失了,傳說也就變成了神話故事。然而,最近的一些關於巨人的考古發現,證實那些神話故事、童話故事不僅僅是故事,而是曾經發生過的一段歷史。

恐龍的石雕




ICA博物館的石頭上刻着一個驚慌的人被暴龍追着跑。

首先讓我們從南美洲發現的ICA石雕進入那段歷史吧。這些珍藏在Dr.Javier博物館裏的石頭,雕刻着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在這些圖畫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情況,恐龍像是一種家畜,或是當時人們的寵物。而人和恐龍的比例不那麼懸殊,根本不像現代人和恐龍的比例。科學家認爲恐龍早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消失了,那麼這些圖畫究竟是誰雕刻上去的?

其中一顆石頭上刻着一幅圖,一個驚慌的人被一隻暴龍追着跑,他很害怕地向前跑。這個暴龍跟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看到的暴龍是一樣的,是一種站立的恐龍,後腿非常強壯有力,而前面的手很短,好像發育不良,看起來跟牠的龐大身軀很不相稱。

這些石頭上雕刻的圖畫太令人費解,怎麼會把恐龍跟人畫在一起呢?再看看另一塊石頭,上面雕刻的是一隻三角龍。這種恐龍長得很像巨型的犀牛,以頭部的三隻角得其名。圖裏雕刻的是一個人騎在三角龍的背上,手裏拿着像斧頭一樣的武器揮舞着。在一顆石頭上,我們還看到一個人騎在翼龍背上。

幾乎比較著名的恐龍類型在這些石頭雕刻裏都有出現,令現代人不可思議的是,人和恐龍總是一齊出現在畫裏,似乎恐龍跟雕刻石頭的這些人的生活有密切關係。

仔細地比較這些石雕,會發現一個更令人驚訝的事實。在這些石雕中,人與恐龍的大小比例差不了多少。以現在發現的暴龍化石爲例,暴龍身高約有三層樓那麼高,在「侏羅紀公園」電影裏我們可以看到暴龍是非常巨大的,一腳可以把人踩扁。我們看所有的石雕裏,恐龍雖然還是比人大,但比例並不懸殊,三角龍對於騎的人來說,好像是現在人與牛的比例。那麼這說明了什麼?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恐龍時代生存的人類是很高大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巨人」。

這樣的想法雖然乍聽之下有點難以令人接受,不過如果大家知道在恐龍時代的蜻蜓,翅膀張開足足有1公尺寬,那麼說恐龍時代的人是巨人就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了。

特大號的大腿骨及腳印




據推算這腿骨來自5公尺高的巨人。

1950年代後期,土耳其的山谷地區發現了許多的巨大骨頭化石。經調查證實與人的骨頭十分近似,只是比例出奇地大。其中的一個人大腿骨化石,長達120公分。依照這個比例推算,這個「人」的身高有5公尺,稱其爲巨人真的一點也不爲過。

下面這張照片裏的腳印是杜赫地博士(Dr. C. N. Dougherty)在他的書「巨人之谷」(Valley of the Giants)中展示的──在美國堪薩斯州發現的巨大腳印,估計若真的是巨人腳印的話,這個人大約高25英尺(7.62公尺)。

各地的巨人傳說

另一個相似的發現在美國。印地安人有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種紅髮巨人族,身材十分巨大,也十分地兇悍,印地安人的祖先經過了長年的征戰,才把巨人趕走。這些巨人居住在美國內華達州垂髮鎮西南方35公里處,一個叫做垂髮洞的山洞。這個傳說人們起初並不重視,直到公元1911年,礦工在挖掘垂髮洞的鳥糞之後,發現一具巨大的木乃伊,身高達2.2米,紅色頭髮,這才引起了考古學家的興趣。

這個發現揭露之後,學者們想到了印地安人古老的傳說,並且開始調查。加州柏克萊大學與內華達歷史學會均派出人員前往調查,此時山洞已經因爲開礦造成了破壞,勞德只找到了一些印地安人的遺物。接着,垂髮鎮的採礦工程師李德與其他人員測量了挖掘出的一些股骨長度,發現股骨所屬的那些人,身高可達2~3米。在同一個地方也發現了一些紅髮。這些骸骨直到現在還被內華達州的亨波特博物館收藏。

在馬來西亞的沙勞越一帶,也流傳着巨人的傳說,本世紀初,有人在沙勞越的密林中發現了一些巨大的木棒,這些木棒長達2.5至9米,據說是巨人使用的工具。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巨人真的給現代人留下一些痕跡。而這些發現都強烈的衝擊着達爾文的進化論。

中國的《史記》、《列子》、《太平廣記》中都有關於小人的記載,小人只有幾寸高。關於小人的傳說也不僅僅限於空談想象,在七八十年前還有人看見過小人,不但有文字記錄,還有考古上的實物發現,甚至還發現了小人的骸骨,都說明了小人曾經與現代人種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五千年前的12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發現




考古學家發現矮人人種的骨骼,其大腦相當於當代人類的四分之一。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着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12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爲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印度尼西亞小人種的考古學發現

據《自然》雜誌2004年10月27日報導,考古學家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Flores)島嶼上發現了身高只有約1米的小型人種遺骸。這種小型人種的腦子只有正常人腦子的四分之一大小。科學家們認爲至少在一萬八千年前,他們還在該地區存在。

另有地理學方面證據顯示,大約一萬二千年前,弗洛勒斯島發生火山爆發,島上絕大多數獨特的動植物都遭到滅頂之災,但是考古學家認爲弗洛勒斯人很可能沒有在那次自然災害中完全消失。因爲根據當地民間傳說,一直到荷蘭探險家在數百年前來到這個島嶼的時候,當地仍然有小矮人的存在,而最近的一次發現,據信是在100年前。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17期,羅桂生撰寫的「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灕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着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後曬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佈下走出兩個「小黑人」,他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他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着。我舉起筷子,他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他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他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這些發現一直困擾着考古學家和目擊者,爲什麼能看見、碰到,但只能驚鴻一瞥?後來有人透露了一位高人的解釋:

很久很久以前,神在地球上創造了三種人:大人(即巨人)、中人和小人,由於平均身高5米的巨人身材巨大,消耗太多的地球資源,同時他們巨大的身材使得地球的距離和時間相對來講變短;而幾寸高的小人卻因爲太小,面對到處都是的森林和無法跨越的大洋,要想小人創造出我們今天這樣的文明來講實在太困難了;而平均身高不到2米的中人,也就是我們現代人類的這種人,相對於地球的大小時間距離與地球資源來講,比較適合。基於以上原因,神挑選了中人,而巨人和小人,就被淘汰,所以地球上的巨人和小人就慢慢消失了,在兩百多年前,地球上基本看不到巨人,小人呢,在七八十年前還有人見過,之後也不見蹤影了。(文/齊禪)△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291,0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