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自守的王翱(圖)
 
智真
 
2018年2月19日發表
 



王翱是明朝廉吏。他雖位高權重,但始終保持公正、廉潔,以身作則,表率羣臣。

【人民報消息】王翱,字九皋,河北鹽山縣人,是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連續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場幾十年,雖位高權重,但他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質量,以身作則,表率羣臣,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爲官任事 公心可鑑

據《明史》記載:王翱任吏部尚書,以「用賢報國爲己任」,他深知任用官員賢與否關係到國家的治與亂,從不拿手中權力做交易。對權勢者的一切請託,他都「毅然拒之,辭色俱厲」,所以在其任職期間,「門無私謁,權勢請託不敢行」。他薦官以品德爲先,往往徹夜挑燈詳閱,唯恐不慎。

每次選拔官員,如因皇帝召見,便交副職代理,他回來雖晚,也抽空認真審閱,唯恐選擇不當。他奉行「論薦不使人知」的原則,向皇帝舉薦人才或選拔官員皆出於公心,從不希望得到被薦拔者的報答。在任多年,很多所選官吏都成爲賢能名臣。

景帝因王翱文韜武略功勞,封其爲「吏部天官」,王翱家人都很高興,他本人卻沉思不語。原來皇帝還給他封地,賜他一匹駿馬,讓他揚鞭打馬,跑到哪裏就歸他佔有。王翱不想因自己封地給百姓增加負擔;不從,又屬抗旨不遵,忤逆犯上。

他徹夜未眠,次日,他備百丈長繩,騎着御賜駿馬,來到常年寸草不生的鹽山大鹼窪,命人楔一鐵橛,用長繩拴上馬繮,那駿馬圍着鐵橛飛跑起來。

老百姓見了不知幹什麼,便問差役,差役說:「王天官讓跑馬揀(鹼)地哩。」百姓知道後都非常欽佩,此後鹽山東邊一塊方圓不到二、三百米的鹼地,被人們稱作「天官地」。

位高權重 廉儉自勵

王翱爲人忠厚,注重名節,對於錢財更是「淡然無慾」。他鎮守遼東時,曾與某位監軍共事,兩人相處很好。後他改任兩廣總督,臨行前,這位監軍以四顆西洋明珠相贈,王翱堅決不收。監軍執意相贈,他哭着說:「這些明珠不是受賄所得,而是先皇所賜,我得了八顆,現將其中一半相贈作爲紀念。你本來就知道我並不貪財啊。」王翱只好收下,但卻把這四顆明珠縫在披襖裏面。

後來王翱奉命還朝掌吏部,這位監軍已死,王翱找到其後人,拆開披襖,將裏面的四顆明珠轉送給他們,只見原來的封印依然如故。

王翱雖手握重權,又深得皇帝的信任,但對自己要求卻非常嚴格,生活十分簡樸。皇帝賜給他不少金玉束帶、錦繡衣服,但他總是「自奉儉素」,穿着普通舊衣服,以至出門在外,人們竟不知他是一位朝廷大官。

他住的房子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非常破舊。景帝一次微服在街上行走,有人指點說,那座破舊的宅院就是當朝吏部尚書的家。景帝目睹此景,心裏很是受到震動,回朝後下令爲他修建了一座房子,可是王翱仍堅持住在舊房子裏。

以身作則 嚴於治家

王翱的清廉不僅表現在忠於職守上,還表現在治家有法上,對家人要求也很嚴格。他有一個女兒,嫁給在京郊做官的賈傑。王夫人經常到京郊接女兒回家省親,每當這時,女婿總要埋怨:「岳父是吏部尚書,親掌官員升調大權,把我調到京城如振落葉一樣容易,還哪裏有這麼多麻煩。」女兒將此事告訴母親。

一次,王夫人婉轉請求將女婿調入京城,王翱當即大怒,說道:「以權謀私的事今後不要再提!」王夫人、女兒和女婿再也不提調動的事。

王翱的孫子王輝因恩蔭而入太學。這一年秋試,王輝也想一試科場,以圖金榜題名。他對祖父說想參加秋試。

王翱聽了嚴肅地說:「你確有真才實學,我怎麼能埋沒你的才學?可你的書底兒我還不知道嗎,若遇到胡塗主考官,你考取了,勢必埋沒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而妨礙貧寒學子的仕進之路。可你卻強所不能,僅僅爲了博取功名。」

王翱制止孫子此次應舉,並叮囑他:「你現在首先要做的是紮紮實實學習,培養德行。堂堂正正,名符其實才是七尺男兒的本色,才能讓人覺得至尊崇高!」△

 
分享:
 
人氣:31,32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