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董樂山爲何拒絕把骨灰埋在中國(圖)
 
袁斌
 
2017年2月20日發表
 
中國著名翻譯家董樂山先生。
董樂山先生翻譯的世界名著《一九八四》。

【人民報消息】中國人愛說葉落歸根,所以有些海外華人到了晚年,會選擇回國定居,有些人即便死在國外,也會讓子孫把骨灰帶回祖國安葬。與他們相比,著名翻譯家董樂山先生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臨死前他竟留下遺言:骨灰不埋在中國。董樂山的兒子董亦波在一篇題爲《與命運抗爭》的序文中告知世人:「1999年3月的一天,董樂山的家人將他的骨灰帶離祖國。他在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經結束。」 那麼董樂山爲什麼拒絕把骨灰埋在祖國呢?我相信,像他這樣一個著名的文化人,如果不是曾經在自己的祖國有過痛徹心扉的大悲涼大絕望,是絕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的! 讓我做出這種判斷的根據是董樂山獨特的人生經歷。 1924年,他出生在一個逐漸沒落的寧波中產商人家庭,年輕時思想左傾,在上海讀中學時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雖然後來因故失去了聯繫。1949年,許多朋友勸董樂山去香港,但被急於投身爲新政權服務的他斷然拒絕了。1950年,董樂山考上了新華社外文部,馬上一封信把五妹董木蘭從上海叫去:「只有參加革命才是出路」。過了兩年,四弟董名山從浙江大學畢業後也分到了北京。董樂山囑咐他:「一旦你入了黨,就要一輩子爲共產主義理想服務。」 然而,董樂山熱烈擁抱的新時代和新政權卻很快對他本人露出了猙獰。1957年,剛在中共「八大」上與錢鍾書等人一起擔任過英文翻譯的董樂山被劃爲右派。直接原因是:他主張職業自由,開放職業市場,並認爲蘇聯的產品質量不好。「董樂山那人性格特別耿直,孤傲。這樣的人不當右派,誰當?」他的妹夫,同時被劃爲右派的伍文煦說。 「文革」期間,有位友人因受不了逼供,胡編亂造,編出了一個子烏虛有的特務組織,董樂山的名字也列在其中,於是他被關入了牛棚,受到長期關押、審訊和逼供。因爲不肯誣告他人,董樂山一直被關到只剩他一個人。再後來,他又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期間因疲累過度,從拖拉機上摔下來斷了一隻胳膊。 受董樂山影響來到北京工作的四弟五妹,也都沒有躲過一輪輪的政治運動。董名山質疑蘇聯出兵匈牙利,董木蘭對當時的支部書記提意見,後果可想而知。後來,有一次相見,董樂山抱歉的對妹妹說:「我對不起你,把你叫到北京來……結果你們都成右派了。」 文革後,平反了的董樂山可以說是時來運轉功成名就,他翻譯的《1984》、《光榮與夢想》、《中午的黑暗》、《第三次浪潮》等外國名著風靡一時,但他耿直孤傲的內心卻並沒有因此從毛時代的創傷中平復過來,不但沒平復,越到晚年還變得愈發敏感抑鬱。 據說,董樂山生前很少向人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即使他的親哥哥董鼎山從美國歸來,想要了解弟弟所遭受的苦難,他也只是稍微講了一些皮毛,「此後就封口」。在親人們的回憶中,董樂山憂鬱焦慮,「好似有種有苦難言的神態,他的愁眉苦臉好似已經成型,笑顏難開。」即使到美國旅行探親,董樂山也常常陷入憂思,對觀光毫無興趣。只有在和侄兒董森林的一次談話中,他才偶然袒露心跡。據董森林回憶:「一九九八年,三叔病重,我去京探視。……那天他精神尚好,對我說,二十世紀是黑暗、恐怖、殺人、專制的世紀。他一生追求社會公正、公平的理想已付之東流。」有論者分析,董樂山說上面這段話的時間是1998年。如果說,像他這樣在八十年代平反的老右派,在當時還曾對共產黨的改革寄託過一點希望的話,到了「六四」鎮壓之後,他對那個政權已經徹底絕望。這個分析我想是有道理的。 在董樂山翻譯的諸多外國名著中,有不少都極權主義有關,這一點絕非偶然。其實,何止是他的譯着與極權主義有關,他的一生不亦如此嗎?他的大悲涼大絕望,乃至他拒絕將自己的骨灰埋在祖國,都可以從中得到解釋。 清人有詠梅詩云:「老死空山人不見,也應強似洛陽花。」1999年1月16日,病入膏肓的董樂山拒絕了最後搶救,靜靜的在北京一家醫院去世。如今,他長眠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臨近太平洋的一個山崗上的陵園裏。骨灰安放處座東朝西,面對太平洋遙望着中國。△

 
分享:
 
人氣:234,10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