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呈異象警示人君的天人觀(圖)
 
2016年7月9日發表
 



明清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天壇,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祭祀建築羣。

【人民報消息】「天人感應」是指人與自然萬物同類相通,相互感應。正如《易經》上所講,如一個人心性潔靜,那麼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上天賜禹《洪範》九疇

天人感應思想源於《尚書‧洪範》。從前,鯀堵塞洪水,胡亂處理了水、火、木、金、土五種用物。上帝震怒,不賜給鯀九種大法,治國的常理因此敗壞了。後來,鯀被流放死了,禹於是繼承興起。上天把九種大法賜給禹,治國的常理因此定了下來。

九種大法包括: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計時方法),建用皇極(君王的法則),乂用三德,明用稽疑(用卜決疑),念用庶徵(天降徵兆),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君王之所視察,就像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像月,統屬於歲;衆尹就像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穀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穀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星喜歡風,有的星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孔子作《春秋》

孔子作《春秋》,認爲災異是國君失德而引發的。孔子曾說:「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又勸國君:「正刑與德,以事上天。」

《春秋》之所以重災異,是因爲孔子認爲天人之間有感應關係,人類的行爲會上感於天,天會根據人類行爲的善惡正邪下應於人,天下應人的方式即是用災異來譴告人,使人反省改過。

《中庸》中有段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意思是說:極端真誠可以預知未來的事。國家將要興旺,必然有吉祥的徵兆;國家將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現象。呈現在卜筮之着草龜甲上,表現在舉止威儀態度上。禍福將要來臨時,是福可以預先知道,是禍也可以預先知道。所以極端真誠就像神靈一樣微妙。

天人感應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論。他應漢武帝之對策雲:「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意思是說:臣小心查考春秋的記載,根據前代事來看天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覺得很值得敬畏。國家將要發生違背天道的壞事,天就先降下災害來譴責、告誡他;如果不知道醒悟,又顯示一些怪異的事情來警告他;仍然不知道改變,而後災禍才來到。由此可見,天對人君還是愛護的,而且要替他防止災禍。只要不是十分無道的時代,天總是要扶助和保全他的……

古人把日蝕、地震、火災、水災等陰陽不調而引起的災禍視爲天譴,《漢書》認爲,天譴之因是「人主不德,佈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

《春秋公羊傳》何休注曰:「旱者,政教不施之應。先是桓公無王行,比爲天子所聘,得志益驕,去國遠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

《後漢書》中記載:「國大旱,冤獄結」。史書中對水災的產生有很多的論述,如小人專政弄權、妒忌賢者、褻瀆神佛都會導致水災或地震,是五行失調的結果,與暴君暴行、大臣專權相關。△

 
分享:
 
人氣:22,40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