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论金刚经(九)
 
秦政
 
2007年9月23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编者按:《十论金刚经》是秦政先生与佛教界朋友探讨金刚经的一些心得。本报分十日刊载)

(接上)

十论金刚经之第九

1、“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看到须菩提的理解又出现了偏差,他没有理解好释迦要讲的本义,即上一品所说关于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的问题,由于层次和境界的限制,他简单地理解为:“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陀在给他讲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偈子后,紧接着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因为须菩提的认识所限,他执其一端了。因为佛法与果位是与成就相应的,一个如来境界的大佛从其本质来说必然与其“具足相”和圆满的佛法神通而存在,所以称为“圆满”,是无漏的。所以不让人执著相,是因为人的观念想佛,如从形象入手,就会形成强大的执著,他会以人情和贪欲而求得,这个心起,对修炼者太难去舍,就会以功利心贪著其事,就会以功利心来求成就,则这个心就邪乱了,犹如入水求月,没有捞到,以为潜水不深,愈深愈危。由于须菩提对“观想”法的精通,在向更高境界修炼的过程中,却易形成此执著,故释迦深切提醒,讲证此法。而且非常明白地给他讲了不可以相求证如来本性。这是末法时期人历来错解的,就是把如来对等成释迦牟尼佛,刚好陷入释迦牟尼佛要求弟子要避免的窠臼。但如来本身的成就实质,却又是具足圆满的。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走极端。犹如孔子讲“中庸”之道:“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象颜回这样“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的弟子,是非常难得的,是真正的为孔子赞赏的“好学”。好学不是好读书,而是善学善于膺守正道。释迦告诉弟子,真正发心证悟本来佛性,一定要对法有全面无漏的修心,决不能断章取义,然后以自己低层的理解,合于己意或自己能理解的就宣说奉行,自己理解不了或不合己意的就忽略回避,这就是对诸法断灭之举。其实这断灭,在佛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了,不止于佛教后来出现那么多的人淆乱佛讲的法,就是道教、大成儒家,同样是这样,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利用诸圣讲法,而不是放下自己按照圣者佛陀道尊的教诲去依教奉行了。这是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其实从五千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到,真正的法的败坏,往往都是本门的门徒祸起萧墙,外在的力量很难败坏得了佛法道法。而其起首,往往就是这里说的“于法断灭”。这句话的真义就是佛相庄严圆满,但人修炼却不能为了“相”而去寻修。

2、“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解决了前一个问题,释迦继续讲非常重要的心法,就是以前一直都在以积累无量功德来“循循善诱”弟子们广传佛法,济世以助佛度人。但是对这些上部座弟子,释迦发现他们因此就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连接,就是传法助度的目地就是为了自己积累福德,为此心中起矜傲与名利贪著之念,这个名利,表面看来不是贪著于世俗的粗糙名闻利养,其实也不过是人的情中欲想的转移,即它只是转移而没有灭尽代之以慈悲,它还是有为的。也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我执”在其中,表面看来又是干的很神圣的事,可是佛陀告诉弟子,这样啊,其实是不行的,也是不智的。真正的慈悲表现,是无所求的,是不求回报的。

庄子曾说:“至人无己,神人无求,大圣无功”,他们没有这些概念和贪著。以此体认,当见得什么才是觉者的慈悲之一端。所以,针对上部座的这些弟子,释迦讲出了“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菩萨心法,这是放下一切自我的,是完全无私的无求的状态。不是许多上部座弟子都达到罗汉果位了吗?许多还想向菩萨果位进步吗?但罗汉自觉觉者的心法,在菩萨果位上就是错的,或者说不是尽善的,是有我执的。而在日常行事、助佛度人的过程中会有千般苦难,能够遇事大忍,这样无执于我、无妄无求的慈悲大忍的成就,且并不是忍苦的有为,那么这个成就就很高很快了。为什么这样呢?释迦讲出了“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受福德而能有更大功德,这种“放弃”之法,乃是非常关键的升化之奥旨。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因为层次所限,一时理解不了释迦所说的意思。不是要我们努力积累功德吗?可是真正的提高却是努力做合义之事而无求。正如一幅楹联所说的:“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真正的提高正是“无求而自得”。古人讲:“自伐者无功”。也是因为神评定这个功德,是看你的心性达到什么境界,而不是看你以人情功利来衡量的事功有多大。

所以,耶稣说,一个贫穷的老妇在神庙布施的一个铜钱,远胜过一个富翁布施的一百个金币。因为用心不同,心的纯净不等。现实中一个人在自己很富有或宽绰之时偶施善行,那是中人都能做到的,甚至下士也能偶一为之。但是在自己艰难困苦之中,还能自甘困苦,将自己有限的一点东西分润与人,甚至慷慨助人,这人的心性就很高了,你不能看他这时分的是一块面包,昔日舍的一堆金银,这个功利不是高层衡量心性的尺度。古德讲:“施恩不图报。”用来理解释迦讲法就理解了。就是心里无一丝人的杂念贪著于那果报之利,这样一种无私无著的传出,才是真正的神的慈悲。这绝不是有些带着显示心其实根本不理解释迦所讲法的真义的人所说:哦,释迦在讲对法也不要贪著。什么意思呢?对“法”不贪著是什么意思?按理如来对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法理全知全悉,是不是他贪著了呢?你了解了那么一点皮毛的东西,东家学一点,西家搞一点,揉杂在一起,自己尚未觉悟呢,就讲什么“度人”。不管你建了多高的庙堂,化了多少钱来修像,或者你每天念了多少篇经,这起什么作用啊?你的潜意识里,一方面放不下人的名利,另一方面可能还在与佛菩萨做着交易呢!“不应贪著”是一种因用心不当导致“有为”的告诫和纠正。就是简单地建立了一种联系,好象我助佛度人就是为得到更大更多功德,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即使能得,那好比做加法,而佛陀讲无为法,那好比是乘方,效应是不一样的。那么,这就有一个进阶,就象先学四则运算,再说小数分数,再学对数高等微积分,每到一个进境,前此的许多原则规律,就不能在新的更高领域适用,但是不是说它在原来的界域无用,那么人都会将其“圆容”界定,这与修炼的实质,在心法上是一个道理。

3、“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论佛家道家,觉者度人,必须以人像示现于人间,用当时人使用的语言来讲法理。因为人间就是一个迷的世界,生命是因为不好了才掉到此间来,要出去就得悟。举凡释迦、耶稣、老子、孔子,也都是这样传他们的法。那么以前来此的觉者,本质上还只是为最后真正能度人的大法奠定文化,当时得度的还是副元神,连同度人觉者承载他的肉身都未得度,而人的愚见往往是受制于人的观感和智慧,佛陀讲如来,说自己证悟到如来果位,人们可能就会用他们看到的不同层次的显现和人世间的观念来衡量佛陀所讲法,同时他们搞忘记了佛陀讲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本性。如来不是指释迦牟尼一人,按他当年讲法,如来如恒河沙数,也是非常的多。主佛讲:“如来是踏着真理如意而来的这么一个世人的称呼”,一语道破极高的天机。那么如来的真实与其世间的示现本身所造成人对如来境界的理解,释迦发现弟子们在此点上的迷惑,故有此讲。因为让人看到的世间像,那只是佛的肉身,载体,是他拼凑出来在世间生活的一个条件。但真正的佛如来的真实,却不是人能够用他的思维想象的。他可以以种种像示现于他所在及以下层次,也可以在某个点以需要的方式呈现,也可以没有呈现,一切全看他的意志和想法。他是自在的。故五代布袋和尚有诗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把示人,世人自不识。”

一个真正懂得高层佛理的人,绝不会象世人有侥幸和投机的想法,绝不会有偷惰的错念,因为一切在高层神佛是全知的。为什么人一念生善恶呢?善恶的因素何以招之即来呢?什么是“上天”呢?如果人在火星上看,会不会发现地球也在天上呢?但却是在宇宙最表面的层次,而佛道神所存在的空间,是在更微观的层次。“人心动一念,天地尽皆知。”神佛全都知晓,那么神佛的存在状态难道是人用肉眼凡识所界定的那样吗?显然不是。所以,释迦在这里对须菩提所说,实是这些上部座弟子当时所面临的修炼中突破的一个问题,就是破除错识,而开启真见。△

(待续)

(人民报首发)                       


新唐人电视台首推「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



 
分享:
 
人气:15,77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