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不止火箭军在终止专家与供应商资格 目标非张又侠 |
|
梅凌霜
|
【人民报消息】据中共官媒近日报导,8月28日至9月1日,中共火箭军后勤部采购和资产管理局连发180条公告,称74名评标专家和116家供应商被终止参与军队采购资格,原因或是「评审错误,影向结果」,或是「串通投标」,或是被定性为「掮客」等。其中有一个专家是因2016年项目评审失误被处罚的。
显然,火箭军的公告剑指中共军队采购中的腐败现象,此次指向的是军外人员。按照中共官方说法,评标专家是通过限定设备接口型号等参数,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制标书;而「掮客」则以咨询费名义收取好处,不直接参与资金往来。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专家还是「掮客」亦或是某些公司,都必然与军方人员有著某种关联,或是军中子弟,或是家族中有人在军队中,或是攀上了某些军方人员。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今年7月21日被判死缓的中国电科集团原副总经理何文忠一案。何文忠既是电子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又是军工采购的关键决策者。从2006年至2023年,他利用在中国电科集团第十一研究所和集团总部的职务便利,在电子设备采购、货款结算等环节持续受贿,最终创下军工领域单案17年受贿2.89亿金额的新纪录。
当时有报导指此案揭露了军工采购最隐秘的暗流——当技术权威与权力勾结,战士的生命可能成为交易筹码。判决书显示,何文忠的受贿行为直接导致部分军工产品质量不达标,在中共看来,这种「技术型腐败」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危害远超普通贪腐案件。
何文忠是如何透过重重监管而获取利益的呢?报导指有三种方法,一是操控参数,将招标变成少数企业的「定制游戏」。如某型雷达组件采购中,何文忠团队设定的技术参数与特定供应商专利高度吻合,直接排除其他竞争者。
二是构建围标串标生态链。作为评审专家组组长,何文忠长期控制评标结果,与5家供应商形成固定利益输送关系。
三是验收环节舞弊。何文忠指使下属降低检测标准,使某型电子对抗设备在未达军用标准情况下顺利验收。
而何文忠17年安然无恙,自然少不了向军队后勤部门某些特定人员的利益输送,而像何文忠贪了这么多钱的军工评审专家,还有多少呢?何文忠的落马,极有可能与军中关联人员、甚至是火箭军将官被查有关。
无疑,官媒报导的火箭军倒查九年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有分析认为,这项倒查,与其说是追究专家腐败,不如说是对前任相关领导的倒查。由于张又侠2012年10月接替常万全出任总装备部部长,2015年11月张又侠任新成立的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首任部长,2017年9月卸任,因此张又侠可能是终极目标,这也意味著习还掌握军权,准备要拿下张又侠。
此种观点不成立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此次终止专家和供应商参与军队采购资格的,不仅有火箭军后勤部采购和资产管理局公布的名单,还有空军后勤采购部、网路空间部队后勤采购部、联勤保障部队后勤采购部、陆军后勤采购部、国防科技大学管理保障部等,可以说是一次全军后勤部门的大清洗,清除的就是与军方内部人员有勾结的外部腐败人员。具体名单可参考军方采购网。
那么,如此大的动静真的是习主导的吗?显然对于种种迹象表明已经丧失军权的习而言,发起全军后勤部门反腐并不容易,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此举说是针对张又侠实在有些牵强,而由张又侠主导的确无法排除。
二是此次发布公告终止专家和供应商参与军队采购资格的,主要是各大军中的后勤部采购和资产管理局。2016年军改后,中共成立了联勤保障部队,其前身是总后勤部,不属于任何军种,但又对各军种都提供保障。也就是说,中共军队各军种的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都主要由联勤保障部队负责;而各军种后勤的专用保障,则主要由各军种后勤力量,自行按建制关系进行保障。
同样,军改后,中共总装备部改名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总装备部负责全军武器装备的研发、采购与保障,虽然也涉及采购,但各军种后勤腐败如果倒查九年,应该查的是总后勤部,哪里与张又侠有关?
笔者推测,近期中共军方各大军种公布终止专家和供应商参与军队采购资格名单,应是军中反腐的延续,而过去一年多据传军中有几百名将官被查,除了政治问题,大概率都有腐败问题,这其中的何衞东、苗华等不少是习派军中亲信。而主导者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斩断军中腐败链条。
此外,此举也表明中共高层业已意识到了采购腐败给军队带来的实质性严重后果,对意图统一台湾的共军而言属于自毁长城。这也因此有了共军防止采购腐败新招,那就是建立立体监管网,建立军民融合监督平台,实现供应商资质、专家评审记录、产品质量数据的跨部门共享等。只是对于早已烂到家的中共和共军,在中共一党专制体制下,哪里可以彻底消除腐败呢?
(人民报首发)△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9/12/92318.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