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與川普會晤或重構世界秩序
 
蒂紫
【人民報消息】克宮和白宮此前宣布,俄總統普京與美總統川普將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會晤。俄烏戰爭是否將進入停火階段?美俄之間是否展開合作?全球秩序是否正將因此被重塑?這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一、意大利智庫認為美俄將重構新秩序 11日,意大利智庫「視野和全球趨勢」主任、政治學家蒂貝里奧·格拉齊亞尼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選擇阿拉斯加作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地點,背後有雙重考量。他認為: 1.宣示外交主導意圖:此舉旨在彰顯川普政府「強化美國外交角色」的決心。 2.地緣歷史象徵:阿拉斯加與美俄兩國歷史淵源深厚,其地理位置既凸顯了川普與普京的親近關係。 格拉齊亞尼表示,雙方談判焦點將不僅限於烏克蘭問題,更可能著眼於「構建新的安全架構」。該架構旨在:化解俄羅斯對歐盟及英國意圖的存亡關切,承認美國在歐洲大陸的利益。 格拉齊亞尼稱,「他們正致力於重構世界秩序。「不過,他也強調,兩國總統目標各異:川普尋求在「新興的多極國際體系中維持其主導地位」。 普京則力圖通過將「全球南方國家納入討論與決策進程」,從而「定義新的全球秩序」。 二、烏方不接受普京條件,美方積極促成俄烏和談 對於美、俄、烏三方見面,俄羅斯要求:烏克蘭軍隊應單方面撤出其仍控制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其中可能包括軍事要塞克拉馬托爾斯克。作為交換,克里姆林宮同意凍結其他地方的防線。 澤連斯基說:「烏克蘭人不會把自己的土地交給占領者」。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週日(8月10日)表示,川普政府正積極推動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但他認為應由川普先與普京會面,再促成兩人談判。 萬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周日早晨談未來」(Sunday Morning Futures)節目專訪時說:「我們當然會與烏克蘭人溝通,我今天早上實際上還與烏克蘭人談過,馬可(盧比奧)與他們也有不少交流。我們會保持對話暢通⋯⋯但總統必須迫使普京與澤連斯基真正坐下來解決分歧。」 萬斯透露,結束戰爭的一大「卡關點」是普京拒絕與澤連斯基會面,而「川普總統已讓這一點有所改變」。美方目前正安排三人會談的時間與形式。 「我們現在正嘗試,坦白說,是在安排時間表等事宜,讓這三位領導人能坐下來討論結束衝突的辦法。」萬斯說。 萬斯表示,美國尋求的結果是讓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能「相對和平地生活,讓殺戮停止」。 不過萬斯強調,這場衝突就在歐洲自家門口,歐洲應以更直接、實質方式承擔資助。歐盟2020年至2023年,GDP由15.5萬億美元升至18.59萬億美元,增長20%。因此,美方要求歐盟出資支援烏克蘭。 三、恐戰爭波及全球三成人口,川普實施極限制裁 飛天大學章天亮教授在節目中表示:川普忌憚俄羅斯、中共、印度三國人口。2025年,世界總人口81億人,中共官方數據14.16億,印度是14.64億,俄羅斯1.396億,三國總人口佔世界的20%。 2024年底,中共GDP18.8萬億美金,印度4萬億美金,俄羅斯2.41萬億美金,世界GDP113.8萬億美金,三國佔世界的22.1%。 美國+歐洲人口佔世界10%,GDP佔世界44.3%。 俄盟及美歐聯盟經濟總量佔世界66.4%,如果發動戰爭,這筆財富將受影響,還將波及世界超三成以上人口。 可以看出川普總統積極和談為的是避免戰爭,但還是給俄盟進行了極端制裁。 2025年美參議院引入《制裁俄羅斯法案》(Sanctioning Russia Act),將會對進口俄方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國家加徵500%的關稅。8月6日,川普總統宣布:因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對其加徵25%的關稅,令該國的總關稅提升至50%。中共關稅還未出結果,普遍預測比印度還高。 四、川普此次會晤或因與俄方「核」對峙 援引中共《央廣網》的消息,8月1日,美方把兩艘核潛艇部署到俄羅斯附近。8月4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俄方退出《中導條約》。這個條約旨在消除美俄在歐洲和亞洲部署的中程與中短程核導彈,緩解冷戰時期的核軍備競賽,美國在2019年已經退出。 8月4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提醒稱:「核戰爭不可能有贏家,各方在涉及核問題上的表態都應保持嚴謹。」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認為,當前美俄之間圍繞「核」的對峙,是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明確的核威脅」。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則認為,這是一場相互釋放「戰略信號」的壓力測試。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美俄兩國幾乎掌握了全球核武力量的主導權。兩國合計擁有約87%的全球核武庫存,並控制著約83%已部署或具備實戰能力的核彈頭,兩國勢均力敵。 可以看出,為了俄烏停火,川普總統竭盡全力,軍事上對俄羅斯進行了核威懾,經濟上進行了極端制裁。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