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日本、菲律賓、印尼等亞太國家達成多個關稅協議
【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星期二(7月22日)先後宣布與日本、菲律賓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國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對日關稅將從25%下調至15%;對菲律賓和印尼的關稅將是19%。這三國是在川普所訂下的8月1日最後期限前達成的協議。川普此前曾警告說,若未能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將提高關稅。 據美國之音報導,川普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二表示,已就對日本進口商品統一徵收15%關稅的方案達成協議。川普還稱美日達成的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協議。 他星期二晚間還在社交媒體「真相社交」上發帖說:「我們剛剛與日本完成了一項大規模的交易,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根據我的指示,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其中美國將獲得90%的利潤。這項交易將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交易。」 川普說,或許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汽車、卡車、大米及部份農產品將能更自由地進入日本市場。 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22日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任務完成」。日本首相石破茂對這項協議表示歡迎。日本首相石破茂於日本時間23日上午在首相官邸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次,關於美國關稅措施的日美協商,我與川普總統達成了協議。針對我國的核心產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雙方同意將自今年4月起徵收的25%的追加關稅減半,連同現行稅率一併調整為15%。我們率先在全球實現了無數量限制的汽車與汽車零部件關稅下調。」 他還指出:「關於對等關稅,原本預計日本的關稅率將被提高至25%,但我們成功將其限制在15%。這是迄今為止,對美貿易順差國家中所達成的最低水平。」 日本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兩國因貿易逆差、匯率和汽車市場准入等發生過貿易摩擦。川普7月7日曾致信石破茂,宣布將自8月1日起把幾乎所有日本輸美商品關稅提高至25%。 當天早些時候,川普還宣布了美國與菲律賓達成了貿易協定。他在「真相社交」上寫道: 「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剛剛與他的代表們離開白宮。這是一次美好的訪問,我們達成了貿易協議,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並實行零關稅。菲律賓將支付19%的關稅。此外,我們還將在軍事上進行合作。能與總統一起是我的榮幸。他在菲律賓備受尊敬,這是理所當然的。他也是一位非常優秀、強硬的談判者。我們向優秀的菲律賓人民致以最熱烈的問候!」 19%的關稅稅率略低於川普政府原本計畫對菲律賓徵收的20%關稅稅率,高於川普政府4月份宣布的對菲律賓進口產品徵收17%的所謂互惠關稅。 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星期天抵達華盛頓,對華盛頓展開了為期三天訪問,貿易和安全合作是他此行的重點。在華盛頓期間,他與川普、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以及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分別舉行了會談。小馬科斯稱兩國達成協議屬「重大成果」。 馬科斯為期三天的訪問凸顯了美菲這兩個條約夥伴之間的聯盟的重要性。此訪正值中共在南中國海越發咄咄逼人,而且馬尼拉與北京在南中國海爆發多次衝突的時候。 除了公布與日本和菲律賓達成關稅協議外,川普政府當天還公布了與印度尼西亞所達成貿易協議的聯合聲明,透露了更多細節,稱雙方談判代表將在今後數週內確定協議的最終版本。川普在7月15日宣布,他與印度尼西亞完成了一項貿易協議。 根據聯合聲明,印尼將對美國的工業與科技產品以及農產品實施市場開放,取消99%的關稅壁壘。而美國將對印尼進口商品徵稅19%。 雖然19%的稅率高於美國對幾乎所有其它國家徵收的10%的基準關稅,但遠低於4月份川普在「解放日」宣布的關稅計畫下印尼最初面臨的32%的統一關稅。 另外,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和貿易談判代表楊珍妮目前正在華盛頓就關稅與川普展開第四輪協商。 臺灣總統賴清德星期三表示,臺灣堅守兩大談判原則:深化臺美經貿關係,以及追求雙方互利互補。為緩解臺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臺灣已表態將擴大從美國採購能源、農產品與軍備等。同時,臺北也將加大對美投資,並堵住高科技出口的監管漏洞,以回應華盛頓對中共國科技發展的擔憂。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星期二表示,他將於下個星期一和星期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中共財政部長舉行第三輪關稅談判,希望將8月中旬臨時降低關稅水平的期限延後。他還說,華盛頓還希望討論更廣泛的話題,可能包括中共國購買伊朗和俄羅斯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