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黨議員:中共濫用美國法院謀取利益(圖)
美國眾議院的一個小組委員會星期二(7月22日)舉行了主題為「外國對美國法院的濫用」的聽證會。(VOA)
【人民報消息】美國眾議院的一個小組委員會星期二(7月22日)舉行了主題為「外國對美國法院的濫用」的聽證會,重點探討中國共產黨濫用美國法律體系來推進自己議程和規避制裁的情況。在聽證會上,議員們還探討了可以採取哪些有針對性行動來挫敗中共利用美國司法系統作為與美國競爭的陣地的能力。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法院、知識產權和網際網路小組委員會星期二就中共如何利用美國法院來壓制批評者、拖延和推翻美國立法和行政部門的國家安全指令、騷擾中國公司的競爭對手、獲取戰略新興技術以及逃避制裁等情況舉行聽證。 小組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達雷爾.伊薩(Darrell Issa)在聽證會的開場白中說:「這是(有關)實際上利用我們的專利制度、商標制度和我們的法院來謀取利益。我們對此非常重視,絕不會再被侵犯。政府需要立即進行立法和規則的改變。」他說。 民主黨籍資深眾議員漢克.約翰遜(Hank Johnson)說:「今天,我們在這裡審視中共國行為者對我們法院系統的使用。我們絕對同意中共正在努力在我們的戰略競爭中取得優勢,通過鼓勵中國企業損害美國公司,甚至包括通過我們的法院系統。」 艾米麗.德.拉布.呂耶爾(Emily de la Bruyere)是專注於中國競爭方式對地緣政治影響的諮詢公司「地平線顧問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她也是捍衛民主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她在聽證會作證時說,中國共產黨利用美國法律體系來推進北京的議程,懲罰其反對者,並削弱美國的防禦,對美國的安全和繁榮構成威脅。 她說,中共對美國法律體系的濫用採取了攻防兩手的形式。「從進攻的角度來說,北京努力通過依賴或者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資源而被拉攏的美國實體,來影響美國的法律和法規及其實施。在許多情況下,北京還證明了它願意利用美國法律系統來懲罰那些阻礙它的人。例如,通過針對批評者的反公眾參與的策略性訟訴,意圖審查和恐嚇批評者,使他們面臨高昂的法律辯護費用。北京還通過知識產權訴訟,利用信息披露過程獲取有價值的技術等。」 在2023年和2024年,美國國會努力禁止在美國銷售新的大疆(DJI)無人機。這家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公司不僅採取了數百萬美元的遊說攻勢,並對國防部提出起訴,指控五角大樓將其列入涉嫌與北京軍方合作的企業名單是錯誤的。大疆不是唯一起訴美國國防部的。中國的中微半導體、小米和禾賽科技都利用了美國的法庭,成功脫離「中共軍事企業清單」。 分析人士曾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這些企業之所以能「維權」成功,並非是因為這些企業沒有涉嫌與中共軍方合作,而是他們利用了美國法律的空子。 不過,禾賽2024年10月第二次起訴國防部的案子中敗訴。7月11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裁定,美國國防部關於禾賽公司「為中共國防工業基礎」作出貢獻的認定,有「大量證據」支持,這些證據反映了激光雷達的軍事應用、圍繞中國激光雷達製造商的「國家安全擔憂」,以及禾賽公司與中共機構的合作,因此駁回禾賽科技的起訴。不過,禾賽表示,他們會上訴。 呂耶爾說,北京同時在防禦性地利用美國法律和法規,規避和削弱美國為應對中共不良行為而採取的防禦措施,特別是在美國關稅和其它貿易限制的背景下。例如,中共通過第三方國家進行轉運,往往掩蓋原產國信息。中共還在與美國建立優惠貿易關係的國家進行本地化,並在美國進行本地化。這不僅使北京能夠避免美國的貿易限制,還使中共能夠從旨在支持美國國內和合作夥伴產業的優惠政策中受益。此外,在美國的本地化還使北京能夠維護並擴大其統一戰線,通過這一網路來削弱美國系統的內在運作。 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在聽證會上說,中共對美國發動「不對稱法律戰」,將法律作為實現其政治和戰略目標的工具。 他解釋說,之所以稱其為「不對稱法律戰」是因為「中國的『黨國』可以利用其自身法律體系的弱點,在美國獲得優勢。美國政府則沒有能力利用中共法律體系來實現其自身的戰略或國家安全目標。」 他在聽證會上舉了兩個實例來說明中共濫用美國的法律體系。 一個是中共利用美國法律打壓在美國的中國異議人士馬聚以及試圖追回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前秘書李銳的日記。在前一個案子中,一家中共國有企業對馬聚提起訴訟,聲稱他欠下1,250萬美元,並在紐約長島的一家法院追討這筆款項。在第二個案子中,李銳的遺孀張玉珍委任美國律師,在美國加州的一個法庭狀告斯坦福大學和李銳的女兒李南央「串謀」,偷竊了「國家珍寶」。 布拉德福德.穆勒(Bradford Muller)是南卡羅萊納查爾斯頓管道及鑄造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他說,他以中國鑄鐵污水管道及配件生產商為例,說明中國公司利用美國國內執法體制和法院管轄權的漏洞來規避關稅、稅費和其它貿易限制。 他說:「追蹤這些欺詐殼公司並關閉它們的過程如同打地鼠,然而它們總是以新名稱重返市場。」 雖然對中共有擔憂,但是小組委員會主席伊薩強調說,中國商人和其他人採取的合法行動還是會得到保護的。 「我們希望確保他們(中國商人和其他人)受到保護,正如我們希望確保美國公司、歐洲國家的公司以及世界各地的個人可以進入我們的法院、我們的專利和商標制度以及我們的經濟。實際上,我們的一些法律使得中國人更容易利用。我們的法院是我們憲法的支柱,我們會保護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