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瘋狂10年後悲催 習近平最後一次自救?(圖)
雄安新區成爲中國最大的爛尾工程。(網絡圖片)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昱報導)近日,中共黨魁習近平突然召開了高規格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這次會議要解決的是房地產大衰退問題。10年前,習近平一手打造了中國房地產瘋狂的發展,現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危機重重。習近平的這一次自救能成功嗎? 習近平爲何時隔10年再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 中共在歷史上召開了4次城市工作會議。 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先後召開全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城市工作會議。這兩次城市工作會議主要是明確對城市的基本認識。 1978年3月,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第三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制定了關於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意見。當時的背景是,隨著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城鎮數量大幅度增加,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 2015年12月20日,時隔37年後,中共第四次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此次是時隔10年再次召開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 那麽,這一次和1978年2015年那兩次城市工作會議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時政評論家文昭在其節目中指出,1978年2015年那兩次的任務是解決發展問題,而這一次解決的是衰退問題。「以習近平對經濟的理解,這是習近平能做的爲數不多的嘗試之一,也可以說是最後一次自救。」 文昭表示,以前中共是要為發展舖就道路做足政策的提前量。目前則是在中國的城市化已經走到接近天花板位置的時候,還得在城市當中找出新的增長點來抗衰退。 獨立時評人士,原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法律顧問室執行主任杜文則指出,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前後,正值中國房地產和城市化的高歌猛進時期。當年的樓市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房價一年一個價往上竄。中國沉浸在一場所謂的房地產盛宴之中。 「十年之後,情形可謂急轉直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低迷和崩盤。」杜文說。 從官方數據來看,近兩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和投資雙雙大幅下滑。房企資金鏈斷裂,可謂整個樓市持續陰天,買房者信心崩盤。據野村證券公訴,目前全國有超過兩千萬套預售房遲遲未完成交付。 召開城市工作會議的兩個背景:失業率高漲和房價下跌 文昭認爲,北京在時隔10年後再次召開城市工作會議的背景,一是城市的大規模人口失業,這是之前沒有面臨過的。第二就是房價的下跌。 中共官方7月17日公布最新數據稱,今年6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4.5%,較5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這是中共官方自2023年8月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後,首次公布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數據。官方公佈此數據後,立即遭到網友的痛批「造假」、「謊言」。 北京大學學者張丹丹2023年的研究顯示,2023年中國青年失業率就可能高達46.5%。 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丁學良今年3月在香港《信報》發表文章表示,據有經驗的幾位觀察者估計,去年應屆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率大約是30%至35%範圍內,不會高於40%,肯定達不到56%。2025年會更差。 這是什麼概念呢? 「20%的失業率被認為是社會能夠承受的底線」,文昭說,多數國家失業率10%到20%持續幾年,就會看到大規模的街頭抗議和騷亂,以及肉眼可見的自殺率和犯罪率的上升,還有政府頻繁的改組下臺。希臘經濟危機就是一個最近可以作爲觀察對比的例子。 杜文則直接點名,青年失業潮,是習近平執政十年,失誤累積的一個必然結果。 杜文進一步指出,習近平一方面高壓管制,整頓各個平臺企業,打擊教培和互聯網等,曾經吸引大批青年勞動力的行業。另外一方面,經濟結構沒有及時轉型,製造業和民營企業,又因各種不適應性因素,縮減招股。企業經營難以為繼,最終年輕人在畢業季發現自己無處可去,只能躺平。 文昭特別指出,就業率和資產價格這兩個背景是交織在一起的。就業很慘淡,房價就會下跌。而資產價格下跌又會導致銀行的壞賬率上升,導致信貸緊縮,讓失業變得更加嚴重。 目前中國房地產價格和銷售數據已經無法粉飾下去了。 中共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70個大城市新屋價格較5月下降0.27%,為8個月來最大降幅;二手住宅(中古屋)價格月跌0.61%,為去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今年以來房價較去年同期下跌4.7%,開發商仍在奮力因應過剩的房屋庫存和沉重的債務負擔。 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與房市有關的其它數據同樣令市場感到沮喪。6月新建住宅銷售年減12.6%,創今年以來最大降幅,今年前6個月新建住宅銷售額下降5.2%,跌幅大於前5個月的下降2.8%;今年前6個月房地產投資年減11.2%,創疫情爆發以來最大,也大於前5個月的下降10.7%。 誰是始作俑者? 杜文認爲,過去十年,中國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樓市的大起大落,每一環都打了習近平的烙印。2015年的房地產有多瘋狂,2025年的房地產就有多麼悲催。 「十年前中國蓋房子下餃子,十年後卻留下了堆積如山的爛尾樓,隱患已經到了危及社會穩定的程度。」 習近平要如何尋找出路呢? 杜文讀完會議內容後,他感覺到滿滿的計劃經濟味道。他說,「會議公報裡反覆強調要加強黨對城市活動的全面領導,城市建設今後要完全聽中央的號令。熟悉中國經濟市的人都知道,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是早已被證明為低效且僵化的。」 杜文表示,權力性的後果是嚴重的。買單的人是全體老百姓,老百姓再苦也苦不了習近平。 文昭認爲,這次會議提出的一個重要精神是,城市建設要從量的鋪開轉變為質的提升。具體做法就是要加快危房和舊房的改造,推進城中村的改造,又要加快舊管線舊基礎設施的改造。簡單一句就是「以舊換新」。 「習近平以危房舊房的改造,來達到城市的以舊換新,它到底是便民還是擾民?」 文昭認爲,如果政府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動機去推進這樣的運動,那幾乎可以肯定在執行過程中,它就會變成害民和擾民。 文昭指出,習近平已經沒招,把消費品「以舊換新」當成了刺激經濟的法寶。可他沒有想過,他自己就是「那個舊」,為啥不能讓別人「換換新」呢?中共就是那個「最大的舊」,為什麼不能換別的黨「來個新」呢? 習近平主導下最大的房地產爛尾工程——雄安新區 2017年4月,習近平親自敲定河北雄安新區發展方案,雄安新區是中國第19個國家級新區,將要打造成為北京的衛星城,並承擔起北京的非首都職能,旨在緩解北京存在人口、房地產和交通等多方面的壓力。雄安新區被官方稱為「千年大計」,視為繼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個全國性的新特區。 此後,中共豪砸約6,100億元打造雄安新區,其成本為三峽大壩的2倍多。以前的玉米田現在矗立火車站、辦公大樓、住宅區、五星級飯店、學校和醫院。這個人口稀少的窮鄉僻壤房價水漲船高,從每平方米4000元人民幣飆升至40000元。 2023年,有大陸旅客在農曆年假期開車到雄安走了一圈,發現這個城市已建設得美侖美奐,但街上仍然空無一人。該名民眾形容「小區幾乎沒人,入住率大概在1至2%」,「巨大的十幾平方公里的生活區只有幾間店開門」,「開兩三個紅綠燈也看不到一輛車」,「幾乎沒有生活痕跡」。
雄安成爲中國最大的爛尾工程。(網絡截圖)
至於號稱亞洲最大的雄安高鐵火車站,更是冷冷清清的。 《彭博》記者在去年1月某一個工作日訪問當地時,通往雄安市的一條高速公路幾乎空無一車。在市中心,街道兩旁是嶄新的政府總部、辦公大樓、社區大樓和飯店,但是街道兩旁商店和餐廳幾乎都關門,沒有營業。 儘管官媒繼續大吹特吹雄安市的美好,但雄安缺少了一個最重要的要素:居民。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Alfred Wu表示,人民正在「用腳投票」,反對雄安。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視察雄安新區,主持召開「推進雄安建設」座談會。中共官媒報導,習近平在座談會上強調「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 確實如此,雄安新區已經成為習近平的治國敗筆「奇跡」之一——鬼城。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