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引發股市震盪:妙招惠及中產?
鄭俠
2025年4月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推行「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徵收10%至50%的關稅,旨在扭轉貿易逆差並促進美國製造業復興。此舉迅速引發市場動盪,美股道瓊指數兩日內市值蒸發超6兆美元,標普500下跌近5%,創疫情以來最糟單日表現。有消息稱,川普或有意通過股市下跌製造壓力,迫使各國妥協並重啟貿易談判。白宮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透露,已有「逾50國」聯繫美國尋求對話。儘管市場震盪引發爭議,但支持者認為,此舉將為美國中產階級帶來實質利益。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乍看激進,卻可能成為美國中產階級的轉機。股市短期下跌雖打擊金融市場,但對中產家庭而言,真正的經濟福祉並非來自華爾街,而是實體產業的復甦。關稅旨在迫使企業將製造業從海外轉回美國,創造更多藍領就業機會。自川普上任以來,中產階級失業率已降至歷史低點,若工廠回流持續推進,年收入4萬至8萬美元的家庭有望迎來更多穩定工作。此外,關稅帶來的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或刺激國產替代品需求,提振本土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多為中產階級提供生計。
此策略的正面意義還體現在貿易公平性上。長期以來,美國中產承擔了全球化不平衡的代價,廉價進口商品雖壓低物價,卻犧牲了本土製造業。對等關稅試圖矯正這一失衡,迫使中國(34%關稅)、歐盟(20%關稅)等經濟體放棄補貼優勢,讓美國工人與海外競爭者站在更平等的起跑線上。股市下跌作為談判槓桿,若成功逼迫各國簽署有利美國的協議,中產家庭將間接受益於出口增長與工資提升。川普首任期內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威脅就曾促成USMCA協定,證明此路可行。
對世界經濟影響複雜但非全然負面。短期內,全球供應鏈重組可能推高物價,美國通脹壓力或迫使聯儲調整政策。然而,若製造業回流美國成功,其他國家也可能效仿,推動全球貿易再平衡。中國和東南亞出口國(如越南,46%關稅)或因失去美國市場而轉向內需發展,歐盟則可能加速區域一體化。對新興市場如印度(26%關稅),短期衝擊難免,但長期或促其產業升級。小國如萊索托(50%關稅)影響較大,但全球經濟格局未必惡化。
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一場以中產為本的博弈。股市震盪只是表象,若能換來製造業復興與貿易公平,對美國中產而言無疑是利大於弊。各國反制措施與國內經濟數據將決定此政策成敗,但其正面潛力不容忽視。這或許正是川普此「妙招」真諦。△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