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报导党魁植树新闻版面缩小 习要退了?
梅凌霜
2025年4月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共高官们都要装糢作样地去郊区植树。4月3日,官媒和军媒报导了2日中共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与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张升民等前往通州区绿化地块参加植树活动的新闻,清晰地对外传递了早已传出被查的另一个军委副主席何衞东确实出事的资讯。因为在去年,何衞东亦与张又侠、尹力同行。中共两会后,何衞东连续缺席几个重要场合,只能说明他确实是无法现身了。
在张又侠现身、何衞东被证出事后,4月4日,官媒和军媒又报导了3日习近平携所有政治局常委、部分政治局委员到丰台区永定河畔植树的新闻。从官网的文字与照片,似乎看不出与前几年的不同,但今年的人民日报和军报的报导与前三年同类新闻对照,出现了明显的异常,那就是整个新闻版面缩小。
众所周知,在中共官方报导中,无论是排版、字数、内容还是照片,不同级别的领导人有不同的规定,媒体必须严格遵守,一旦某个领导人某方面报导出现问题,如果不是媒体人的错误,那就是领导人大概率有了什么问题。
一般来说,中共官方报纸的版面很宽,从纵向划分为若干栏。报纸每一栏的宽度是相当的,一张报纸的各个版划作几栏必须统一、固定。这种统一的、固定的、宽度相等的栏,称为基本栏。一个版划分为几个基本栏,一篇消息通常采用两栏以上的编排,每栏字数一般相等,少数情况下会有一字之差。
报纸上的每一个版面可分为若干区域。以头版为例,可以将一个版面水平二等分,可分为上半区、下半区;垂直二等分,可分为左半区、右半区。将以上两种划分重合,一个版可分为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三个区域。按强势情况而论,上半区优于下半区,左半区优于右半区。也就是说,最重要的头版头条新闻放在上半区、左半区。
大多数情况下,头版头条内容所占版面与报头等宽,高度根据内容的多少而变化不一。有时,头条篇幅过长,又有许多其它重要性的稿件可以与头条相近,则会将头条内容下转其他版。
不过,头条的宽度也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变宽,即采用长栏和破栏。「长栏」又称「并栏」,即将基本栏成倍地合并;「破栏」,即将基本栏打破,重新等分。比如可用于关于党魁的重要新闻,关于两会的重要新闻等,另外还要加上大字型大小的标题和图片,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新闻。
说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编排情况,我们先看一下2024年4月4日、2023年4月5日、2022年3月31日和2021年4月3日的人日和军报头版,在报导同样的习去植树的新闻时,除了占据头条位置外,还突破了上半区、左半区,出现了长栏、破栏,整条新闻加上照片占据了整个版面近三分之二,非常醒目。读者第一眼就可以关注到这一条新闻。
而今年4月4日关于习植树的新闻,一个最大变化是没有出现长栏,且仅限于左半区,照片也较以前缩小,习的形象也随之缩小,整条新闻占头版也就三分之一强一点,而且完全没有了以往新闻的「核心气势」,与其它新闻相比,并无明显突出之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年的这种排版情况与疫情相当严重的2020年4月4日的排版差不多,而2019年的同类新闻的排版已经开始出现了2021年至2024年的糢式,但文字还是少一些。
那么,官媒、军媒从2021年到2024年都没有变化的习植树新闻的排版,却在今年突然生变,而且退回到了2020年,应该是继苗华、何衞东等习派将领被查,中组部部长石泰峰与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对调后,又一个佐证习的地位在下降的信号,习或许真的要「退」了。 △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