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唐青看時事】一帶一路豆腐渣揚名國際(視頻)
 
2025年3月3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大家好,歡迎收看《唐青看時事》 3月28日緬甸發生強震,結果竟然把千里之外的泰國一棟大樓震塌了。偏偏這樓還是中鐵十局承建的「海外標桿工程」。這下,塌的可不只是大樓,還有中共一直吹的那張「國際名片」。 與此同時,李嘉誠與貝萊德那筆涉及全球43個港口的大交易,突然按下暫停鍵,幕後傳出北京強烈干預。超人李嘉誠和股神巴菲特,都在大量囤積現金,這背後預示著什麼? 還有,美媒最新衛星圖曝光,中共又把轟炸機部署到黃岩島,時機剛好撞上美國防長訪問菲律賓,這擺明瞭是要秀肌肉、打威懾牌。那接下來南海局勢會不會再升溫?美方和區域國家又會怎麼接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話題,記得點讚、分享,打開小鈴鐺。 「豆腐渣」出海:一場地震震垮中共工程形象 當地時間3月28號中午,緬甸中部發生7.9級強震。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估計,可能有超過1萬人遇難。震中雖然不在泰國,但千里之外的曼谷也感受到強烈晃動。結果呢?一棟正在建設中的高樓,當場轟然倒塌。 這不是一般的大樓,而是泰國國家審計署的新辦公大樓,工程由誰承建?中國中鐵十局。也就是中共「一帶一路」政策下,被吹成「海外樣板工程」的明星項目之一。 當地媒體披露,當時工地上大概有三四百人。截稿時已知至少81人受困、逾40人失蹤、3人確認死亡。不同媒體的數字略有出入,但情況都很嚴重,現場幾乎是一片廢墟,搜救工作還在持續。 陸媒自己都說,這棟大樓是中鐵十局近年來海外最大房建項目之一,總高30層、137米,總造價21億泰銖,折合差不多4.2億人民幣。從2020年開工,原計畫2026年完工。去年中鐵十局還高調發文慶祝「封頂成功」,大肆宣傳這個項目是「中國海外建設的名片」。 那宣傳稿裡吹的內容,一個比一個花稍:滑模施工、自動爬架、零碰撞的水電管線布局、專門技術攻關小組……聽得都快成「下一個世界奇蹟」了。 結果呢?一場千里之外的地震,就把這所謂的「奇蹟工程」給震塌了。 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一場地震,遠在幾百公里外,就把這所謂的「奇蹟」給震沒了。 更諷刺的是,大樓剛塌,人還在廢墟裡等著救援的時候,中鐵十局第一時間不是表態救人,也不是解釋責任,而是趕緊把之前的宣傳稿全刪了。那刪文速度,比地震波都快,活脫脫演了一出「中式危機公關」加「中共速度2.0」。 更離譜的是,泰國媒體也指出,這可能是曼谷這次地震中唯一一棟倒塌的高樓。當地法律要求高層建築必須抗8級地震,而這棟樓才建了30%,就被7.9震塌,結構抗震能力可想而知。 而且據說,這棟大樓採用的結構,是「核心筒+無梁樓板」的組合。這種設計雖然省空間、看起來現代,但在地震區一直飽受爭議。美國邁阿密在2021年那場98人死亡的樓塌事故,採用的就是類似結構。 所以網友一看現場照片,直接開罵:「這不就是出口的豆腐渣工程嗎?」 說實話,類似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2017年肯尼亞的SIGIRI大橋嗎?還沒完工就塌了,27人受傷。承建單位也是中鐵十局。2024年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火車站屋頂崩塌,14人死亡,幕後同樣是中共國企。 這些所謂「標桿項目」,宣傳時是「國家名片」,一出事,就只剩一地瓦礫。而那張吹出來的中共海外形象,也隨之轟然倒塌。 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協議恐無法按原計劃簽署 下來,我們再來說說中共最敏感、最不想被提起的一塊——巴拿馬運河港口。 3月初,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集團」,突然宣布了一筆震撼交易,要把旗下全球43個港口的經營權,賣給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這些港口分布在全球23個國家,包含199個泊位,重點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戰略港口。 交易原定4月2號簽約,一旦成交,貝萊德就能拿下和記港口80%的資產,還包括整個物流配套網路。 但突然之間,交易按下暫停鍵了。 《南華早報》最早爆出簽約延期,美媒Axios也在3月28號跟進證實。他們援引知情人士說,這筆交易之所以延遲,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來自北京的政治反對」。 接著,3月28號,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立刻出面,說要「依法審查」這筆交易,保護「公共利益」和「公平競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是照章辦事,這是政治上拉閘斷電。 同時,親共喉舌《大公報》連續三天發文批李嘉誠,話裡話外都是「背叛國家」「見利忘義」「漠視民族大義」,文章還被中共中央港澳辦官網轉載。這種規格,已經不是一般的輿論戰,是官方點名圍剿。 為什麼北京這麼急眼?因為這筆交易背後,牽動的不是一般商業利益,而是地緣政治的關鍵命脈。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全球咽喉通道,每年全球約4%的海運貿易、超過40%的美國集裝箱運輸都要從這裡過,不僅是經濟命脈,更是戰略要地。 川普曾多次批評中共「掌控運河兩端」,還表示美國應該「重新奪回控制權」。他的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也透露,巴拿馬政府正在跟美國密談,要重新評估港口控制權問題。而國務卿盧比奧則說,美軍平時保護運河,戰時還要出手,那為啥還要交過境費?乾脆美國船隻通行全免費。 對中共來說,港口本就是「一帶一路」的關鍵支點,現在一旦這筆交易落地,等於把多年的海外布局拱手讓人,北京當然不甘心。 而另一邊的貝萊德,被外界稱為「華爾街之王」,它不僅是中資企業的重要股東,還是第一家在中國擁有公募基金業務的外資公司。騰訊、阿里、百度、美團、聯想、平安、茅台、甚至李寧……這些中企巨頭,都有貝萊德的股份。有媒體甚至形容它是中國「隱形話事人」。 不過近年來,貝萊德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變化。先是去年底把中國和香港踢出亞洲地產基金名單,接著,《南華早報》3月28號披露,它正在以64折賤賣上海最後一棟辦公樓,準備徹底退出中國房市。外界普遍解讀為:貝萊德早已看穿中共風向,現在是在悄悄離場。 而這場交易的另一個看點,是賣方李嘉誠的時機選擇。 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就指出,李嘉誠和巴菲特一樣,都是在市場風雨欲來之前,最擅長「高位套現」的人。 李嘉誠當年在網路泡沫頂峰時拋售英國Orange公司、2017年以天價賣掉香港摩天大樓,如今再把利潤穩定、增長潛力不小的海外港口打包出售,背後一定是看到了什麼風向變化。 文章還說,這些港口業務去年息稅前利潤增長了24%,自動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根本沒有急著套現的必要。但李嘉誠卻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出手,不顧政治阻力要賣出去。加上巴菲特也在悄悄囤現金,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其現金儲備規模高達 3,340億美元,佔集團總資產的 29%,創歷史新高。這種「高手先行」的集體動作,不禁讓人多想了一層,是不是真的有更大的風險正在逼近?這兩位都超過 90歲,商場老將,一個號稱股神,一個號稱超人。他們頻頻出手套現,是否預示著重大金融危機即將發生? 中共轟炸機現身黃岩島:美防長剛到菲律賓,就來這一出? 說完港口風波,接下來,我們再來來南海。中共在黃岩島的軍事動作,又被美媒揭了底。 路透社在3月28號發布了一篇獨家報導,說他們拿到最新的衛星圖像,發現中共又在黃岩島附近部署了兩架H-6遠程轟炸機。這可不是小動作。 因為黃岩島,是菲律賓聲稱擁有主權的海域,距離他們海岸線不到200海里,屬於專屬經濟區。而就在這同一時間,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正在訪問菲律賓。 這時間點,選得也太「巧」了點吧?說是巧合,誰信啊? 中共方面目前沒公開這次部署,也沒回應媒體提問。但美國防長在馬尼拉明確表態:美國對菲美共同防禦條約承擔「堅不可摧的承諾」,並點名說中共的行動讓美方「有必要加強在南海的威懾」。 其實,中共在黃岩島搞動作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2年中共單方面控制黃岩島之後,那裡就不斷發生中共軍警船跟菲律賓漁船對峙的事件。 去年12月,中共還在那裡搞了一次海空聯合演習,當時就用上了H-6轟炸機。這種軍機原型是仿蘇聯設計,後來被中共升級改造,不光能掛載反艦、對地巡航導彈,部分型號甚至能攜帶核彈頭彈道導彈。 澳大利亞的軍事專家彼得.萊頓(Peter Layton)分析說,這次行動不是巧合,而是在有意釋放一個信號——你們(美國)有遠程打擊能力,我們也有,而且我們有更多。 而從2018年起,中共就在南海多個島礁加速建設跑道,提高轟炸機的出動頻率。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資料也顯示,中共南部戰區現在已經有兩個H-6轟炸機團,專門負責南海的戰備巡航。 過去中共雖然也放出過「轟炸機飛過黃岩島」的畫面,但像這次這樣,被衛星清清楚楚抓個現行、擺明瞭部署意圖的,還是比較少見的。 北京這次突然亮出轟炸機,是單純軍事常態?還是在回應美國高層來訪?南海局勢是否會進一步升級?而面對中共的這種「灰區威懾」,區域國家和美方會不會採取更多動作反制?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聊聊你的看法。好了,今天這期就聊到這兒,別忘了點讚、分享、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
 
分享:
 
人氣:3,26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董軍與一批何系高官「失蹤」!中南海高層「亂象亂局」傳聞甚多,
董軍與一批何系高官「失蹤」!中南海高層「亂象亂局」傳聞甚多,
緬甸震後一片廢墟…… 滿目蒼夷 到處斷壁殘垣!
緬甸震後一片廢墟…… 滿目蒼夷 到處斷壁殘垣!
抓蠅貪蟻腐 習將失敗;失業率造假 掩耳朵盜【 #曉坤話時局 】|
抓蠅貪蟻腐 習將失敗;失業率造假 掩耳朵盜【 #曉坤話時局 】|
中國豆腐渣工程遍地 …… 曼谷唯一倒塌大樓由中鐵十局承建!
中國豆腐渣工程遍地 …… 曼谷唯一倒塌大樓由中鐵十局承建!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