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2月27日发表
人气:4,211 分享:
|
|
中国地方医院成「论文工厂」? 打假侦探暗战造假大潮 |
|
【人民报消息】《自然》杂志最近的一份分析显示,从2014年至2024年,全球近60%撤稿的学术文章作者来自中国,中国地方医院尤其成为「学术不端」的重灾区。中国有超过20000篇科研文章遭到撤稿,撤稿率约为0.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全球打假的「科学侦探」们组成的团队尽管火眼金睛,但被发现的造假行为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据美国之音报导,在业界享有盛名的科学杂志《自然》近日发表一篇分析文章称,在过去十年里,全球近60%撤稿的学术文章作者来自中国,撤稿率为世界平均水平三倍,而中国地方医院此现象尤为突出。《自然》团队使用了三家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诚信研究和分析公司提供的数据发现,中国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居榜。2014年至2024年,其发表论文总数的5%以上(超过100篇)被撤稿。这一比例比中国的撤稿率高出一个数量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0倍。
排名前十的机构中,除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另有六家也来自中国,分别是: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其他三家机构分别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的高校。
《自然》的这篇分析报告开篇提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曾于2021年至2022年陆续发布十份通报,涉及107篇论文和学术不端事件。
论文造假猖獗:是「被发现」变多,还是问题本就严重?
曾在微博上活跃多年,现在转战社交媒体X和「蓝天」(Bluesky)的学术打假专家Tiger(应本人要求只使用其网名)表示,造假现象看起来越来越猖獗,一个原因是像他一样的学术打假者越来越多,所以有更多的造假被发现。
Tiger向美国之音解释说,撤稿并不都意味著学术不端:「科学研究是有阶段的。每个阶段发现新东西的时候,可能会纠正以前错误的发现。有的人会把以前的错误留在那儿,不更正。他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数据不支持以前的,那个不正确。有的人很认真,说『我们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他们会撤稿。所以撤稿不等于造假。」
「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有些人是被卷入的。一篇撤稿的文章,假如有十个作者,不是说每个作者都是造假的那个。科学研究都是团队研究,你如果原来有十个作者,他可能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团队,或者五个不同的任务。所以造假的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Tiger也强调,「但是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发现有问题的,要么造假,要么是买的论文」。
中国地方医院为何成为造假「重灾区」?
熟知中国地区医院情况的Tiger告诉美国之音,他所观察到的中国造假重灾区,从地域上看起来像是以济宁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这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可以说,山东绝对是个造假大省。」
他解释道:「中国什么样的医院论文基本上都是假的呢?地区级的。比如这次抓住的潍坊,临沂,沧州,这些地方医院的医生哪有时间写论文啊,还发英文的,不可能的。不少医院都没有科研设施,还发细胞学论文,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看就是假的。」
「科学侦探」如何揭露学术造假?
Tiger告诉美国之音,「学术打假侦探」起初都是独自行动,后来慢慢通过交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他说:「我们这些『科学侦探』,一开始是各自为战,或者互相通通气,但是后来成了团队。也不是很严谨的团队,没有领导和秘书,也没钱。我们很松散,每天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互相交流信息。大量的造假论文是由我们这帮人发现的。现在世界上撤稿至少百分之六七十和我们这几个人有关系。」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荷兰微生物学家伊丽莎白·比克(Elisebath Bik)介绍自己时使用的头衔是「科学诚信顾问」,她从事科学打假工作已经12年。「如果把各种各样的、各领域的期刊都算进去,至少也有几万份吧。我自己给至少546份期刊写过信反映造假问题,」比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调出自己的统计数据时说。「我已经非常落后了。我目前发现至少有9000篇论文是有问题的,但是我毕竟时间有限,来不及向所有期刊及时反映。」
Tiger这样解释撤稿的过程:「我们发现造假后,会向期刊反映,也同时公布于众。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能公布几十篇。理想的情况是,期刊收到反映后,投入调查。如果发现有问题,会找作者解释。作者如果拿不出比较过硬的证据,期刊就会撤稿。但我们的经验是,反映给期刊后,大部分没有被撤。被撤稿的仍然是少部分:快的几个月,慢的十年都没有撤。」
虽然《自然》所揭露的造假问题大都存在于生物医学领域,Tiger表示,这可能只是因为医学领域使用图片较多因而更容易发现,以及「统计上的幸存者偏差」。他告诉美国之音,材料学也是个重灾区。「材料学造假现在是相当的严重,尤其是先进材料,比如说纳米材料。如果把纳米和医学结合一下,差不多一半都是假的。不是没真的,但是整个领域的声誉非常差。」
他补充说:「还有一个是数学。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不太可能吧?但是其实数学的造假非常严重。因为数学非常的专,所以去打数学造假的人非常少。」
Tiger说,数学方面的假论文和论文工厂主要集中在伊朗和伊拉克。「他们晋升也跟我们一样需要看论文,但是他们造假的规模已经不能用晋升来解释了。他们就是真的卖论文,做成一门生意。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埃及、俄罗斯、波兰,这些国家造假是扎堆的。数学造假,生物医学也有,还有草药研究的造假。」
二流期刊疏于审核助长造假之风
比克把学术期刊比作「卖车的经销商」。她说:「我花钱买车,那我期待厂商和经销商对车的质量有把控。这车不能轮子掉了,安全气囊自己炸了,对吧。学术期刊也是,我向他们反映问题,他们应该解决。但是现在期刊并没有该有的质量把控,也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我们反映问题后,他们仍然无动于衷。虽然现在有些期刊进步了,至少我写信过去他们可能出于礼貌会说『收到了』,这还是比以前完全不搭理要强。」
比克认为,期刊的经营模式也无形中助长了造假业的繁荣。「期刊以前可能普遍是对读者收费的,但是现在有不少期刊采用了对论文作者收费、对读者免费的模式。论文作者造假为自己牟利,期刊靠这个挣钱。读者呢,虽然他们现在可以免费看论文,可是他们看到的都是垃圾。」
「这有点像毒品买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不像贩毒,现在发表造假论文并不违法,」比克苦笑著说。她告诉美国之音:「没人会因为某个期刊登出一篇造假论文去告他们,这个过程并没有明确的犯法行为。」
Tiger也认同比克的说法。他说:「假论文最泛滥的主要就是那些影响力二流的期刊。这种杂志首先质量就没那么高,再有就是最近这些年金钱当道。发论文主要不是追求科学事实和突破。他的商业模式就是赚钱,所以审查机制就不高,甚至有些论文审都没有审,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名声。」
有时候,被不停曝光丑闻的期刊也会纠正,甚至矫枉过正。Tiger说:「有时候被揭发得多了,把他们打疼了,他们也会去坐下来做点事情。好家伙,一撤就撤五百篇。有一次一下子撤了两千多。那个时候他们真的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的期刊后来干脆就是,中国医院的投稿一律不接受。」
论文造假并非「人畜无害」
比克和Tiger不约而同向美国之音提到了2024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开发造假事件。
2021年7月,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仅有25名员工的生物技术公司木薯生物科学(Cassava Biosciences),凭借阿尔茨海默症药物「simufilam」的优秀二期临床数据,股价从6.84美元涨到最高时的146.16美元,市值达50亿美元,仅半年时间暴涨20倍。然而,2021年8月,有律师代表其客户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请愿书,质疑simufilam研究数据有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文章图片经过人为编辑,并呼吁暂停该药三期临床试验。
2023年,simufilamd的共同开发者、纽约城市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木薯科学顾问王厚炎(Hoau-Yan Wang)经调查被发现有学术「严重不当行为」。王厚炎在2024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指控操纵数据,「以制造出该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生物标志物方面产生显著改善的假象」。
2024年9月,木薯科学宣布与SEC就「过失披露指控」达成和解,同意支付4000万美元的罚款。SEC还宣布,木薯的两位前高管在误导投资者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二人分别支付了17.5万美元和8.5万美元罚款;王厚炎被罚款5万美元。
Tiger在提到木薯科学丑闻的时候说:「这个案例最后到了什么变态的程度呢,我们揭发他,病人在推特骂我们。因为这个公司是个小公司,不是大公司。病人说,你们接受了大公司的钱来压制这个研究。你能怪他们吗?科学界的人自己造假,我们也觉得很难过。可是让病人用了假药不是更不好吗?」
比克告诉美国之音,《自然》杂志提到的三家学术诚信研究分析公司,都在研发自己的反造假软件,以帮助期刊更方便的审查论文。「期刊早就该审查了,现在这么做,有点太晚,有点太慢。不过,至少他们还是开始查了,总比不做强,」她说。
比克和Tiger一致认为,学术造假可能短时间看不到太多的直接受害者,但是长远来说后患无穷,尤其是隐形的祸害。Tiger说:「对我们科学侦探团体来说,我们对科学界的造假是非常悲观的,可以这么说:太多了!」
他分析道:「不光是假的问题,还有假的影响。生物医学论文,生物制药,有多少都依赖于最基础的研究,从细胞到动物,从小动物到大动物,然后再到人。如果你这方面造假,会浪费多少的钱财、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科研工作者的精力。」
他以一个想读博士的年轻学生开始找选题为例。「他会大量的阅读文献。如果这些造假的文献被他看中了,那他会觉得很有兴趣去投入。一个博士生在美国投入的时间至少是四五年,但他可能整个学术生涯的开始要被浪费掉,因为他做不下去,很可能就放弃了做科研。」△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27/89093.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高层形成了共识 习权威消失退位快了(图)
( 39,996次)
2. 习退位官宣不过明年 三个83岁老人主掌过度局势?(图)
( 28,422次)
3. 习近平王岐山权力争夺激烈
(26,982次)
4. 传习近平再次中风 中共做好预案了吗
(26,873次)
5. 中共内斗最新动向:太子党欲拥王岐山 习近平下狠手
(26,805次)
6. 坐实传闻!新华社和央视公开降低习规格(图)
( 26,212次)
7. 气数已尽 习被普京和金三胖抛弃?(图)
( 25,534次)
8. 四中全会为何迟开?中南海乱套了(图)
( 25,180次)
9. 中共气数尽散党魁权威消失 官员爱看禁书
(24,620次)
10. 王毅吹中乌是战略伙伴被骂惨(图)
( 24,234次)
11. 丁薛祥腿被打瘸 儿子和兄弟被查?
(24,118次)
12. 习李握手目不对视 蔡奇下手 顾万明被判刑(图)
( 23,449次)
13. 川普私下骂中共难听至极 习知晓吗?
(21,503次)
14. 习二度脑梗 丁薛祥想做华国锋第二而被「不妙」?(图)
( 21,059次)
15. 湖南民众提醒习近平:这一天等很久了(图)
( 20,432次)
16. 中共最恐惧的恶梦来了 美国要致力于推动宗教自由
(20,391次)
17. 延寿9年,习近平当劫在此 — 荧惑守心Vs守鬼(多图)
( 20,279次)
18. 传习二度脑梗 「蛇始蛇终」真的应验于2025?
(19,428次)
19. 世界公民法院已对习近平发出逮捕令 4月全面审判
(19,021次)
20. 龙蛇之变 乙巳年会改写国运吗?
(18,435次)
21. 两种不同声音显示中共军心失控(图)
( 18,386次)
22. 中共打碎千万人饭碗 掐死这一娱乐市场生机
( 18,339次)
23. 中共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家:预知大动荡即将来临(图)
( 18,332次)
24. 蒋超良落马是新冠背锅还是打压王岐山被牵连(图)
( 17,973次)
25. 48岁一级女警长、公安局政委去世后引出的思考
(17,916次)
26. 共军要改造「关键少数」 铁帽子王呼之欲出
(17,882次)
27. 过年疫情严重医院爆满死讯纷传(图)
( 17,721次)
28. 古人不以私废公的故事
(17,714次)
29. 妙瓦底被断网电油后诈骗为何能继续 佘智江话中有答案(图)
( 17,666次)
30. 川普步步为营 习近平进退失据
(17,552次)
31. 中国多地爆发讨薪罢工抗议事件(图/视频)
( 17,542次)
32. 王毅慕尼黑吹口哨壮胆 俄乌谈判习近平被下架(图)
( 17,444次)
33. 石泰峰不再让班禅领悟「两个确立」很蹊跷
(17,348次)
34. 一年撤销1670个本科专业点 经济寒风席卷象牙塔
(17,323次)
35. 别让大家跑了 中国护照收紧或停办!(视频)
(17,306次)
36. 中国14亿人在哪呢? 农村没人 县城没人(视频)
(17,297次)
37. 中国新能源汽车太垃圾了 谁买谁后悔!(视频)
(17,182次)
38. 当中共的历史垃圾时间遇到川普的黄金时代
(17,106次)
39. 习此举逆天而为 市场失望股市不涨反跌(图)
( 17,103次)
40. 上海现状 倒闭潮失业潮席卷上海!(视频)
(16,961次)
41. 宁夏又突发地震 民众恐慌狂逃(视频)
(16,927次)
42. 中国房价暴跌 房奴们肠子都悔青了!(视频)
(16,883次)
43. 美国密集释放挺台信号 习近平误判川普
(16,690次)
44. 痴心侍女相约再世缘 修行僧侣因「怨」而堕入深渊(视频)
(16,680次)
45. 从落马高官「被精神病」揭中共「人体试验」的邪恶(图)
( 16,579次)
46. 川普关税开炮 习近平拉马云当炮灰
(16,489次)
47. 惊人爆料:李尚福、魏凤和、刘亚洲等被「精神失常」(图)
( 16,361次)
48. 美国务院网页不再使用中共「国号」
(16,359次)
49. 中国经济泡沫破灭 到处呈大萧条景象!(视频)
(16,290次)
50. 党官「搞迷信」花样百出 千奇百怪荒唐可笑
(16,258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