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1月份PMI打臉「中國製造2025」 中共大餅緣何總是翻糊(圖)
 
胡立睛
 
2025年2月19日發表
 
這幅插圖體現了一種諷刺意味,描繪了一個廢棄且破敗的工廠場景,象徵著中共製造業雄心的衰退。(AI生成)
【人民報消息】「中國製造2025」是2014年,由中共國工業和訊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程院等20多個有關部門、50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專家報批,由中共國國務院公布的「十三五」和「十四五」的重要規劃,中共前總理李克強提出到2025年邁入世界製造強國行列;最終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幾年前,中共媒體大吹大擂,要發動一場「十年不能輸的戰爭」,大有世界製造靠中共國的勢頭。 新冠爆發前夕的期間,中共意識到歐美等國開始防範中共的野心,於是降調宣傳,變成暗暗地實施,對已確定的技術進行大量投資。新冠爆發前夕,中共承諾投資約3000億美元實現該產業計劃。據報導,新冠爆發後,至少有額外的1.4萬億美元被投資於該計劃。 不過,喜歡折騰的中共最終又一次大量浪費民脂民膏。新冠爆發後,中共國製造業活動在大多年月呈現萎縮狀態。到2024年6月,採購經理指數(簡稱PMI,是通過對企業採購經理的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製而成的月度綜合性指數,由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原材料庫存5個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之一,50%為經濟活動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PMI與臨界點的距離,表示擴張和收縮的程度)下降到50%以下,到了11月,依舊不樂觀。 現在,2025年已到了。據中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發數據,中共國「1月份,PMI為49.1%,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顯示製造業活動整體萎縮明顯。同時,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出指數與上月或同比全是下降。 「中國製造2025」成了笑話,出了國際洋相,丟人現眼。 中共把「中國製造2025」稱之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綱領」,雄心勃勃要實現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要追趕全球技術前沿,還要取得領導地位的野心,在全球市場推廣中共國的高科技製造企業,因此,這項計劃遇到了歐美國家對中共偷竊技術與知識產權的關注。中共後來改了一個名詞,叫新質生產力。不過,中共經濟低迷、國民躺平、外資撤離、國際圍堵,名詞改的再花哨,一點也沒有用。 川普回歸白宮後,又對中共國的一些商品進口增加了10%的關稅,加上對中共國一些企業的制裁,還對一些科技與資源進行了偷竊與違規出口的防範,中共國的製造業與經濟的哀敗只能是雪上加霜,以致於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大叫著威脅:美國執意打壓,中共願奉陪到底!其實就是向外界說明,中共在經濟與強爭世界領導地位上已輸得慘不忍睹。 現在,中共國的媒體已被通知要求不能再使用「中國製造2025」這個詞,違者追責。自此,以前網上常見的不可一世的「厲害了我的國」、「新四大發明」等等高調言論,再也見不到了。 用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烙餅」詞語來說,就是在宣傳和領導「世界技術」藍圖上「輕易翻烙餅」了,通俗直白一點,就是自打嘴巴了。 不過也不用奇怪,中共在歷史上畫大餅,隨即「翻大餅」的事已太多太多,自摑掌見怪不怪了。 從「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人間天堂」大餅被毛鄧翻糊到中共的「本世紀末實現小康、現代化」又被李克強「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翻個底朝天,哪個不是共黨、自曝其醜的? 不過,去年三中全會中共又畫出了新的大餅了:2029年前實現三中全會目標,2035年實現遠景規劃,2049年實現現代化……中共不斷讓中國人看到有奔頭,把他們鼓動得熱血沸騰,為此奮不顧身為黨耗盡生命,到盡頭才發現自己被騙,於是心灰意冷,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慾望,以縱欲和毀人毀己來報復社會。最終,所有經濟或物質財富,都將敗在「報復」中。 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講,「治國若烹小鮮」。然而,古今中外政權,唯有中共「治國如翻烙餅」,不斷的折騰中國和中國人,什麼五年計劃、十年計劃、百年強軍、百年強國,全是誘騙中國人為它賣命的鬼話。鬼話多了,人變成鬼了,國家和民族也就被玩完了。△
 
分享:
 
人氣:2,77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看《哪吒2》染疾者眾多;許智峯財產遭港府充公【 #曉坤話時局 】|
看《哪吒2》染疾者眾多;許智峯財產遭港府充公【 #曉坤話時局 】|
七個太陽與雙月同天,究竟是奇跡還是警世預兆?【#曼琪探祕】 |
七個太陽與雙月同天,究竟是奇跡還是警世預兆?【#曼琪探祕】 |
中國疫情持續肆虐  醫院殯儀館爆滿 !河北等多地棺材脫銷
中國疫情持續肆虐 醫院殯儀館爆滿 !河北等多地棺材脫銷
中國經濟惡化 央國企爆發裁員潮! 員工吐槽 裁員手段下三濫!|
中國經濟惡化 央國企爆發裁員潮! 員工吐槽 裁員手段下三濫!|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